「红色沃土·生态灌阳」之「红军在灌阳」

「红色沃土·生态灌阳」之「红军在灌阳」

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

一、红六军团西征在灌阳作战
1934年9月2日,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部队第六军团9000多人,在中央代表、军政委员会主席任弼时和军团长肖克、政委王震等率领下,由湖南道县经湘桂交界之清水关进入灌阳文市 五里坪一带,9月3日占领文市。其主力随即渡过灌江,往全州方向急进。红六军团在文市渡江后,为掩护主力继续西进,留下第五十团一个营和第五十三团在文市镇的灌江两岸阻击尾追之敌。红军一营一团与尾追的桂军十九师师长周祖晃率领的五十五、五十六两个团展开激战。激战半日,红军打垮了桂军多次进攻,重创了敌人。但学己也付出了代价,第五十三团团长刘式楷等100多名红军指战员壮烈牺牲。 这次阻击战,保证了红六军团顺利地向全州石塘方向挺进。

「红色沃土·生态灌阳」之「红军在灌阳」

红军遗骸

红三十四师后卫战
红一方面军在长征中,红三十四师担任后卫阻击任务,部队减员很大,进入湖南道县蒋 家岭时,一个师只剩下约2000人。该师进入灌阳水车时接到军团命令,在水车布防,阻击国 民党军的尾后追击,以掩护全军抢渡湘江。前锋部队进入水车时,因部队纪律严密,对群众 的东西秋毫无犯,得到群众拥护支持,群众主动帮红军磨米、带路、架设浮桥。临时医院设在夏云村文保和家,沿途收容伤病员。这些伤病员是在道县至水车途中,被桂军埋在道路上 的竹尖刺伤脚的。这种竹尖长约五六寸,尖如钉,用火燥干,乘热泡入尿中,然后埋入各条 要道上。被刺伤中毒者,伤口肿大、化脓溃烂,许多红军因此刺伤掉队。

「红色沃土·生态灌阳」之「红军在灌阳」

新圩阻击战战地救护所

红八、九军团离开水车急速向湘江挺进,红三十四师立即进入阵地,以第一零二团防守水车,第一零零团、一零一团在梯子岭、倒木塘、洪水箐一带布防。这时,新圩阻击战正激 烈进行, 红五师阻击三天两夜后,奉命撤离阵地,由红六师接防。12月1日红三十四师奉命 到新圩掩护红六师撤出新圩。这天清晨,红三十四师从水车夏云村出发,在过灌江浮桥时, 遭桂军3架飞机轰炸扫射, 伤亡惨重,全师只剩下1000多人。行军到洪水箐高山上发现桂军 已越过红军新圩防区,往新圩接防已不可能,遂穿过公路,向西沿板桥铺、湛水、流溪源, 过宝界山,尾随红六师前进,到达全州的横塘、麻子渡时,又与国民党军遭遇,激战半日。 此时湘江东岸已被湘、桂军队封锁。红三十四师在凤凰嘴强渡湘江,遭敌军重创,师政委程 翠林、政治部主任蔡中均阵亡。突出重围复向灌阳方向撤退,在到达灌阳的铁炉头村时,又 遭民团伏击,撤退到洪水箐后,桂军紧紧追击,前面又有民团阻击,前后夹攻,红三十四师 被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往水车方向,在先公坝渡灌江时,遭民团伏击,全部壮烈牺牲;另一 部在师长陈树湘、参谋长王光道率领下,退往八工田方向,经腾家湾、茶叶箐、麻园、柳木 箐撤到湘桂交界的癞子山, 部队只剩下200余人。12月11日,经道县清水塘村时,被湖南民 团成铁侠部包围,大部指战员牺牲,陈树湘腹部受伤,小肠流出,不便行走被俘。在押解去 道县途中,陈树湘察觉民团有报功请赏意图,他在担架上将小肠掐断,光荣牺牲。其余部由 王光道率领,因与红军大部队失掉联系,在国民党统治区孤军作战,于1935年冬全部壮烈牺牲。

「红色沃土·生态灌阳」之「红军在灌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