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传统文化,总需要有年轻人在路上

这个时代,有人选择顺势而行,就会有人选择背道而驰。无疑,用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上,也并不为过。

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的,且没有对错之分。

如果说到传统文化,就不能不谈到戏曲。中国戏曲是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传承至今,也仍在舞台上活跃,向世人展现它那灿烂的艺术瑰宝。

相对于而言,随着互联网等媒体的发展,传统的艺术形式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从事专业戏曲的人群在减少,受众群体的老龄化等问题,都是探讨艺术传承中逃避不了的问题。

不过貌似这个问题有点大,也不是我等要探讨的问题。 我想通过以下年轻人的视角来表达一些独特的视角,来试图呈现出另一种关于戏曲的魅力所在,和其必要性。


守护传统文化,总需要有年轻人在路上




有一个发小,他今年刚好21岁,属于青春正盛的年纪。我曾向他问过他是如何爱上这门艺术的,他这样和我说。

我接触到戏曲应该很小的时候,记得那时候村口的爷爷奶奶都会拿着唱戏机坐在村口的大槐树下话家常。耳熟能详的,自然自己也会哼上几句戏词,那时候的自己并没有觉得会喜欢上戏曲。

真正接触到戏曲的时候,还是村里的爷爷奶奶拜托我下一些戏曲,在他们眼里我们年轻人会捣鼓这些东西,其实我并不会怎样的去下。但是,那些年长的叔叔阿姨更不会了,我只能佯装轻松的答应。


守护传统文化,总需要有年轻人在路上



一开始的时候,并不走心,也实属不知道怎么弄这东西。草草的从酷我音乐里面下来一些戏曲选段拿给他们,当然我们之后也和我,我要听的不是这些,我要听那些,是谁唱的,是那个版本。

无奈自己实在听不懂,只能婉言谢绝帮助他们的要求。当我看见他们失望的心情,无疑这是最能够打败我心里防线的武器,我再一次的答应了他们。

那一刻我觉得,关爱老人生活不仅要从物质上满足,更多的是在满足其老人的精神生活,而他们的精神生活就是听戏,看戏,可以说不亚于我们的手机在我们心中的位置。

后来,我潜心研究了关于戏曲的知识,弄清楚了专业名词,了解到了怎样下载的途径,就这样反复几次折腾,便慢慢的被这种韵味所吸引,最后变成了喜欢。

当老人拿着唱戏机听着自己喜欢的戏曲的时候,无疑是自己最开心的时候,也是自己最欣慰的时候。以至于,隔壁的大爷也会找我下载戏曲,说到这个小伙子真可以,不像我家的那个孙子。


守护传统文化,总需要有年轻人在路上



大爷和我说,我想听豫剧版本的《大祭桩》,不是京剧版本的;我想听的是常香玉大师的版本,不是其大女儿常小玉的版本,也不是其小女儿常如玉的版本,也不是孙女小香玉的版本;我要听的是舞台版本,不是音配像版本,也不是电影版本;我要听的全场戏,不是精选片段;我要听的是1987年下乡版本,不是后来的剪辑版本。我欣然应允,并答应到可以的。

我走的时候看见那略微驼背的身影,大爷也看了我一眼,露出了一丝微笑,知道现在,我仍旧会觉得心里暖暖的。

慢慢的,也就愈加了解到戏曲的艺术,并为之深深地折服。

我听罢朋友的讲述,心中感慨万千,这只是一种缩影,折射出来的不仅仅是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世界,还有那些传统艺术形式的确需要更多年轻人去喜欢,需要他们去守护。


守护传统文化,总需要有年轻人在路上




再小的微光,也会散发出光芒。

总会有那些许个年轻人喜欢戏曲,也曾立志于传承民族文化,也曾想屹立于舞台上舞动那水袖。

大学之后,认识一个朋友,他喜欢戏曲我想是发自内心的,他也曾幻想过自己穿上那戏装,唱起那曲高和寡的京剧时,然后接受观众的掌声,我想这应该是最幸福的时候。得到他人的认可,无疑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

那是骨子里的热情,那是对艺术的执着。我想,那是旁人所不能理解的。哪怕,在别眼里这是一种过时的文化。

后来,他没有选择走下去,我相信他最后一次决定转身回眸的时刻,心情一定是五谷杂陈的。


守护传统文化,总需要有年轻人在路上



决定是痛苦的,也是无可奈何的。背后的付出都将随时间消逝在这个抉择中,哪怕接下来是百无聊赖的人生。

有些东西可以放下,有些东西却早已烙印在他的身体里,那些东西早已成了他前进的动力,以至于时至今日谈起那段光辉岁月还可以侃侃而谈。

我能够感受到,那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现在的他,依旧会时常听起戏曲,依旧会想念那熟悉那味道,依旧会哼上两句,依旧会做梦遇见那个最想成为戏曲演员的自己。的确,那是属于他的梦,也是属于他的青春。

那个一听可以听一天的戏曲的人,你无法想象他的热爱;那个经常做梦自己登上舞台的上人,你无法试图撼动他内心的执着;那个将戏比天大的精神坚守至今的人,你无法想象戏曲对于他的意义。


守护传统文化,总需要有年轻人在路上



的确,我都为之触动,在今天这个时代,还能够这样对戏曲艺术执着的人,值得我们的尊敬。

他曾坦言:如果早生20年,我想我一定是一个戏曲演员。

我想这样和他说,我相信他也会看到,人生的路总是在曲折蜿蜒的前进,而前进的路上会放弃很多东西,也会考虑更多的因素,纵使自己早已遍体鳞伤,可那些不能打垮自己的,终将会成为自己此生难忘的记忆。

埋藏在灵魂深处的东西,是值得骄傲的。无疑,那是你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你生命的全部。


守护传统文化,总需要有年轻人在路上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给予艺术创作的灵感,

总会有人爱上传统艺术的,那不仅有历史的足迹,更多承载的是几代人的记忆,它不应该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

在这条路的年轻人,值得所有人的尊敬,因为无论何种艺术形式,都是不分高低贵贱,一样可以雅俗共赏。

真的,一样可以雅俗共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