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虛假交易還被吹“國貨之光”!缺少正確價值觀的企業害了誰?

4月2日之前,瑞幸在消費者的印象中只是一家折扣力度很大的咖啡品牌,離國民品牌尚有一段距離。自曝造假後,過去的一週,瑞幸製造了國民話題。

撰文 | Melody


瑞幸咖啡官網上的品牌主張有一句Slogan:改變,才能改變。鼓勵職場及新一代消費者要充滿自信,突破以往,勇於改變。瑞幸自己確實一直在突破以往,將互聯網思維帶入咖啡消費市場,誕生僅18個月,就實現赴美上市。


瑞幸虛假交易還被吹“國貨之光”!缺少正確價值觀的企業害了誰?

圖源:瑞幸咖啡官網


上市後,瑞幸以“純粹燒錢”的商業模式在資本道路上狂飆突進,直到2020年4月2日,按了一下暫停鍵。

4月2日,瑞幸總裁辦發佈一封致全體員工的信,自曝偽造了22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金額,這意味著瑞幸過去三個季度所發佈財報都不可信。

在員工信中,瑞幸稱,公司事先對此次事件並不知情,是公司COO劉劍及其下屬人員的個人性質行為。


瑞幸虛假交易還被吹“國貨之光”!缺少正確價值觀的企業害了誰?

圖源:網絡


4月3日,瑞幸董事長陸正耀在朋友圈發聲:“今天更要元氣滿滿!小夥伴加油!”隨後瑞幸官方微博兩度發文響應。


瑞幸虛假交易還被吹“國貨之光”!缺少正確價值觀的企業害了誰?

圖源:瑞幸咖啡官方微博

在這場造假事件中,消費者的利益並沒有受到影響,以致網友一度稱其為“國貨之光”“民族英雄”,不少網友在瑞幸官方微博下方評論“加油”“挺住”。瑞幸咖啡訂單猛增,APP一度崩潰,出現程序員搶修狀況。

不僅如此,有網友發現,瑞幸也在借勢宣傳。某門店甚至貼出宣傳單,打出“國貨之光,美利堅收割機,支持民族咖啡品牌”的標語。


瑞幸虛假交易還被吹“國貨之光”!缺少正確價值觀的企業害了誰?

圖源:網絡

與瑞幸樂觀態度相反的是,中國證監會在聲明中表示“中國證監會高度關注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對該公司財務造假行為表示強烈的譴責。不管在何地上市,上市公司都應當嚴格遵守相關市場的法律和規則,真實準確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瑞幸虛假交易還被吹“國貨之光”!缺少正確價值觀的企業害了誰?

圖源:中國證監會官網


與此同時,瑞幸聲稱如此規模的造假是高管個人行為的說法也無法讓人信服,不少專業人士發出質疑,“以COO一己之力,瞞過CFO、CEO,帶領數千家門店所有業務員,供應鏈,造出一個超過營收70%的假。這才是洪荒之力吧。”《趙爺:陸正耀,不應再躲在瑞幸造假背後了》一文更是具體指出其造假規模無法由個人完成的三點理由:動力不足;手段不足;能力不足。

無論此次事件是個人行為還是公司授意,其造成的負面影響必然不可小覷。隨著事件的持續發酵,4月5日,陸正耀在朋友圈發文道歉,瑞幸咖啡也在同一天發佈道歉聲明。


瑞幸虛假交易還被吹“國貨之光”!缺少正確價值觀的企業害了誰?

圖源:網絡


陸正耀說:“造假事件出來後,讓太多人失望、受傷,包括一直信任我們的投資人、合作伙伴,喜愛我們的消費者,還有兢兢業業的瑞幸員工和他們背後的家人。”

但是,除了陸正耀所提到的受到“傷害”的人群,“航通社”發佈《瑞幸的倒掉,不是“老實人”、“事後諸葛亮”和“民族英雄”的故事》一文指出,瑞幸造假事件帶來的影響,恐怕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其間受到影響的還包括:

  • 作為一支成長迅速的,代表性的中國概念股,瑞幸醜聞將不可避免造成對所有中概股的共同打擊。在當前反全球化論、脫鉤論甚囂塵上的嚴峻局面下,很難說美國監管部門會不會專門針對中概股,出臺一些更嚴格的應激性政策。
  • 受到刺激的美股“老實人”難免會增加對中國企業和中國人的偏見與隔閡;
  • 包括瑞幸審計機構安永在內,一大批“事後諸葛亮”對中概股萌生更高的警惕心,為中國企業全球化增加有形和無形的門檻;
  • 而所謂“薅資本主義羊毛”的“民族英雄”傷害了所有想踏踏實實做生意,尊重商業規律的中國企業,特別是參與全球化分工的企業。

北京時間4月7日,消息稱,美股週二盤前,瑞幸宣佈停牌。


★“做正確的事”遠比“把事情做正確”重要★

以文化價值觀的出色建設為人稱道的奈飛(Netflix)在2009年公開了一份介紹其企業文化的PPT文件,文件開頭直接地列出安然公司破產的例子:宣稱“正直”是其企業文化價值觀的安然,高層卻因欺詐而入獄,這顯然表明了該公司並不真正珍視“正直”。

奈飛認為,公司真正的價值觀是通過哪些員工被獎勵、提升和解僱等非常具體的行為體現出的,而投射到員工個人的行為上,價值觀則通過被員工重視的行為和技能得以展現。

“每日人物”發佈的《瑞幸的瘋狂故事,終於有了結局》一文援引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的觀點認為,論資本市場的運營能力和執行力,論咖啡市場的品類機會把握,論數字化營銷的能力,瑞幸都把規則運用到了極致,只可惜它一開始就是“為資本而生”,缺乏了企業家精神和正確的企業價值觀,過於急功近利。

瑞幸在4月2日員工信中表示公司將“強化企業價值觀和組織建設,夯實健康發展基礎。”陸正耀4月5日在社交平臺上也表示:“過去兩年公司跑得太快,引發很多問題,現在狠狠地摔了一跤……”

十幾年前在同一個地方摔跤的安然公司,在其持續多年精心策劃的財務造假醜聞曝光後,“安然”幾乎成為公司欺詐的代名詞。

安然事件後,美國對上市公司的財會報告的準確度發佈了一份重要的法案:《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提高了對銷燬、篡改、編造財會記錄以試圖妨礙聯邦調查和欺騙股東的懲罰力度。眼下,據專業人士稱,瑞幸或將面臨《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制裁。

前迅達電梯中國人力資源高級副總裁包臘梅深耕人力資源領域20多年,她說,“企業文化摸不著,一談就空,難以掌握,但它的影響是最大的,是細水長流的。”

永恆力中國區總經理白大平認為,文化更多的是組織內部深層的一種內在的聯繫,而這種深層的聯繫賦予其成員一個共有的身份,被聯繫著的成員具備類似或相同的對於生存和發展的適應模式。企業要實行文化轉型,很多時候是以組織成員、組織架構的長期的、大規模的、深層次的調整為整體路徑。

組織文化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白大平說,很少有職業經理人會專注於長期的企業文化建設,因為這是一個“煲湯”的東西。煲湯要花很長時間,而且是潛移默化,需要很大的功力和成本,但收效可能在任期內都無法體現出來。

在文化價值觀方面,瑞幸與前首席執行官特拉維斯·卡蘭尼克領導下的Uber有某種程度上的相似之處。《紐約時報》曾介紹過Uber的14條核心價值觀,包括:放手一搏、顧客至上、永遠奔忙等原則,卡蘭尼克認為,為了達到業績目標,可以不擇手段。Uber敢於打破規則,有時甚至會違反“遊戲規則”。

阿里巴巴前首席人才官彭蕾談到阿里巴巴的價值觀時曾說:“不管是60後、70後,還是90後、00後,對於正道的追求不會變。我們可能在方式和形式上要不斷進步,但是這個內核,至少現在沒有打算改,我們要去倡導正確的事情,要去堅持的最底線的原則不會變。”

瑞幸走得太快了。管理者更多關注業務的發展和追求短期利益。沒有堅實的文化作為支撐,所有的遠望都只是在圍繞著眼前的苟且。就如《人力資本管理》在《企業文化是真的還是胡扯?》一文中提到的,企業文化價值觀不但不是胡扯,反而是企業生存的基石。但很不幸的,實際工作中,“企業文化價值觀是真的還是胡扯?”這樣的討論仍舊廣泛存在。也許很多人會辯解稱,這是因為很多企業的發展還處於起步階段,先要解決生存問題。這樣的解釋似乎有些道理,可要記住的是,人類終其一生,最終追尋的,還是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