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熙北伐:大军出击,却在燕云十六州折损十万禁军,北宋从此变怂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时间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皇帝,这些皇帝大部分都追求着流芳百世,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将自己的名字,铭刻在历史的纪念碑上。当皇帝最大的功绩无非两种,一者文治,一者武功。

雍熙北伐:大军出击,却在燕云十六州折损十万禁军,北宋从此变怂

何谓文治呢?文治就是指在这个皇帝的治理之下,百姓安居乐业,整个朝代繁荣发展国力强盛,最好是推行一些有利于民生或者带领整个王朝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改革。在中国历朝各代,有着不少皇帝在文治这一方面有着自己独有的贡献。

雍熙北伐:大军出击,却在燕云十六州折损十万禁军,北宋从此变怂

而武功则更好理解了。作为统治者,谁不希望开拓疆土呢?在统治者看来,自己能够统治管理的地区自然是越大越好,有些统治者甚至希望在自己统治的时期,可以将国家的疆域扩张到历史上最大的面积,用来彰显自己的成就。

雍熙北伐:大军出击,却在燕云十六州折损十万禁军,北宋从此变怂

赵光义也不例外。文治上,此时宋朝国内局势刚刚稳定,百姓们正在按照计划和政策繁衍生息,国内经济也在不断地繁荣和发展。文治短时间内不必担心,于是宋太宗赵光义就将目光移到了武功上面,但是他要怎么做呢?

雍熙北伐:大军出击,却在燕云十六州折损十万禁军,北宋从此变怂

赵光义首先想的就是要胜过自己的哥哥赵匡胤,他要证明,自己比他要强。但是赵匡胤已经将周边的政权全部剿灭了,也就是说,赵光义想要开疆扩土,就必须往更远的地方看,于是他将目光放到了燕云十六州这个地方。

雍熙北伐:大军出击,却在燕云十六州折损十万禁军,北宋从此变怂

燕云十六州几乎成了赵匡胤的心病,但是因为占据这个地方的是契丹人,大家知道,契丹人生活在草原上,骁勇善战,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打不下燕云十六州。契丹人可不是好惹的,所以赵光义为这次行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雍熙北伐:大军出击,却在燕云十六州折损十万禁军,北宋从此变怂

早在五代十国时期,石敬瑭就将燕云十六州白白送给了契丹国,而这次,宋太宗准备一举收服燕云十六州。对于赵光义来说,如果能够顺利夺回燕云十六州,就证明自己比哥哥要强,而且,如果顺利收回,还标志着汉族人洗刷了少数民族给自己带来的耻辱。

雍熙北伐:大军出击,却在燕云十六州折损十万禁军,北宋从此变怂

兴致勃勃的赵光义带着军队出发了,随军出征的将领们都是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将,而且当时宋朝经济已经恢复,不用担心补给问题,所以赵光义没有想过这次行动会失败。现实给了志高意满的赵光义沉重的一次打击。

雍熙北伐:大军出击,却在燕云十六州折损十万禁军,北宋从此变怂

契丹人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来对付赵光义的军队。他们知道,如果比拼军队数量,自己肯定不是宋朝军队的对手,而且草原上也没有足够的补给,所以他们必须速战速决。契丹先攻击一路军队,在援军到来之前,将整个军队击破。

雍熙北伐:大军出击,却在燕云十六州折损十万禁军,北宋从此变怂

这之后的事情就容易的多了。赵光义这次出征大败,这次行动也成为了宋朝命运的转折点,史称雍熙北伐。这是改变北宋命运的一战,此战之后,北宋开始走上下坡路,十万精锐禁军损失,宋朝从此变怂,而契丹也认识到了北宋的实力,不再害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