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村秋則:一個種出了神奇蘋果的“傻瓜”

木村秋則:一個種出了神奇蘋果的“傻瓜”

第一次知道木村秋則這個人,是來自一位大德的一篇演講:

禪修過程中,持之以恆的努力是非常需要的。實際上不論做任何事,期望短時間中獲得了不起的成就,都不現實。

禪修最初,一般人往往妄念紛飛,一會兒想這個,一會兒想那個,此時很容易灰心喪氣:“我修得太差了!”其實不必要這樣,禪修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大多數人剛開始禪修時,心識像陡坡水一樣片刻不息,不斷修下去,慢慢就會像江河水,之後像大海水,最後像須彌山一樣,可以平穩安住很久——一旦達到這種境界,哪怕面對嚴重的人生變故,也能如如不動。

我曾看過日本老人木村秋則的故事,頗受啟發。

木村秋則:一個種出了神奇蘋果的“傻瓜”

木村秋則是一名普通的果農,因為妻子對農藥過敏,他又偶然接觸了一本《自然農法》的書,於是下決心在種植蘋果樹的過程中不使用化肥和農藥。這樣實行之後,最初他的果園裡昆蟲肆虐,很多果樹枯萎了。不過這並沒有讓木村氣餒,他不斷尋找合適的解決辦法,鍥而不捨地努力著

八年過去了,木村的全部收成只有兩個蘋果,但是這兩個蘋果卻好吃得令人驚訝。又歷經三年艱辛,他的果園終於迎來豐收,不僅結出的蘋果掛滿枝頭,而且這些無農藥蘋果香甜可口,深得人們的青睞,頃刻間就被搶購一空。

如果大家想要禪修,也要學習木村秋則的忍耐與堅持精神,這樣才會有所收穫。

——《現代社會的正念與禪修》

木村秋則:一個種出了神奇蘋果的“傻瓜”

看到這篇演講,對這個日本的果農生起一種強烈的好奇心——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出生在1949年的木村秋則,是日本青森縣蘋果農家的二兒子。後來他與高中同學木村美榮子結婚並繼承木村家蘋果園,留在青森生活,當了他最不想當的蘋果農。

為了讓蘋果長的又大又好,去除蟲害,當地的蘋果農們要不斷地給果樹噴灑農藥。而木村的妻子對農藥極度過敏,經常出現嘔吐、皮膚潰爛,甚至高燒、昏迷等症狀。木村本人也因為長期噴灑農藥把身體弄垮了。

有一次,他看到了一位農業學家寫的書——《自然農法》,提倡無農藥栽培,讓農業迴歸自然。他深受啟發,並決定依此去實踐。

為了逼自己更有決心去完成此事,木村秋則說服了岳父將四座果園全都投入無農藥栽種的實驗中。他年復一年地嘗試實踐,結果都失敗了。連續八年,果樹幾乎顆粒無收。

木村秋則:一個種出了神奇蘋果的“傻瓜”

蘋果是家中的經濟支柱,當其他蘋果農大賺其錢的時候,沒有收入的木村秋則,不得不去外出打工補貼家用。他甚至去夜總會門口拉客,並被當地的黑幫打掉了很多顆牙齒。

事業的失敗,家庭的窘迫,親人的疏遠,讓木村壓力大到了極點。除此以外,他還要飽受其它果農的嘲諷,這個堅持不噴農藥的木村,被其他果農稱之為“傻瓜、笨蛋、瘋子”。

夢想?在需要養活自己、養活老婆、岳父岳母還有三個孩子時,還敢追求自己的夢想嗎?還能堅持多久?面對周圍親戚的勸阻、鄰里的嘲笑、孩子們身上的破衣爛衫,還有動力走下去嗎?

每當家人想放棄的時候,他總是不斷地和家人說:“再堅持一年吧,等到大雪過後春天到來吧!”女兒也支持他說:“如果放棄的話,那我們為什麼堅持到現在?”

到了第六年的時候,果園依然一片凋零,他發現自己無論做什麼都不起任何作用。有一天,他一個人坐在蘋果園裡思考,想起很多事情,內心充滿了挫敗和愧疚,覺得對不起家人,打算以死來彌補對他們的虧欠。

木村秋則:一個種出了神奇蘋果的“傻瓜”

他夜裡進山,準備選個地方一死了之。卻在路途中意外發現一顆果實累累的核桃樹,在月光下散發著光芒。他驚訝地發現核桃樹的周圍充滿了勃勃生機,各種雜草、昆蟲、微生物等有機地融為一體,相互依存,而且樹根部的土壤鬆軟又肥沃。

所有的生命都不是孤立而存在的,都和大自然是一體的。他忽然意識到,自己要做的,不是單純地給蘋果樹除蟲、拔草、祛病,而是想辦法讓蘋果樹融入大自然!後來接受採訪時,他也強調說:

“不是我在培育蘋果,我只是在給蘋果樹創造一個適合它生長的環境罷了。主角是蘋果,我只是幫助它生長。”

想到這裡,木村秋則恍然大悟,他回來後,不再給果園拔草,而是讓他們自然生長,蘋果園也漸漸變成很多野兔、山雞、蚯蚓的樂園,土壤也變得越來越鬆軟肥沃。

他細心觀察蘋果樹的變化,控制益蟲和害蟲的數量,以達到蘋果樹自然生態的平衡。他說:“我的眼睛就是化肥農藥。”

他用玉米、大米釀造的醋來給蘋果樹噴灑殺菌,並且堅持人工噴灑,不使用大型噴霧機,避免泥土遭受碾壓而變硬。他說:“有比效率更重要的東西;如果我是樹根的話,重機器從上面碾過,應該很難受吧。”後來蘋果園遭受了一場颱風侵襲,但因為他家的樹根深達幾十米,所以安然無恙。

木村秋則:一個種出了神奇蘋果的“傻瓜”

他把蘋果樹當成自己的家人,經常和它們聊天。長得好的蘋果樹,他會說一聲:“謝謝,辛苦了,辛苦了。”他也曾經給果園裡幾百棵蘋果樹一一道歉:“讓你們這麼辛苦,我真的很抱歉。就算不開花也沒有關係,不結果實也無所謂,千萬不要死去。”果園裡還剩下80多棵沒有去道歉,因為那些果樹靠近別人的果園,他怕別人看到,令人詫異的是,沒有道歉的80多棵樹後來全死了。

經過一番努力,蘋果樹自身的生命力漸漸被激發出來。那一年,蘋果樹終於開出了七朵最美的蘋果花。

第一年收穫的果實非常少,只有兩顆,而且非常小。木村秋則將這難得的果實,供奉佛堂後,和家人一起分享。這果實的味道甜美之極。

幾年後,他的蘋果園終於喜獲豐收。他種出的蘋果因為口感絕佳而備受追捧,供不應求。

有人形容木村的蘋果,“好吃得令人難以置信。第一次知道,原來人在吃格外美味的東西時,會情不自禁地流淚。咬第一口的時候,可以感受到全身的細胞都欣喜若狂。”

還有人說有一種回到媽媽懷抱裡的感受。許多日本人都有一個心願:希望可以吃到木村先生的蘋果,哪怕只有一次。

木村秋則:一個種出了神奇蘋果的“傻瓜”

他的蘋果可以放在空氣中數年不爛,只會枯萎風乾,還帶著蘋果的果香味。專業的水果研究者都不解,只能解釋為木村的蘋果“凝聚了種植者的靈魂”。

在東京白金臺的一家法國餐廳,預約用餐常常需要等待達半年之久,而那家餐廳的招牌菜,就是木村的“蘋果湯”。

木村的故事轟動了整個日本,有人把他的經歷寫成一本書叫《這一生,至少要當一次傻瓜》。2013年被改編成電影,名為《奇蹟的蘋果》。電視臺邀請他來參加節目,主題叫《獻給放棄人生的你》,被觀眾要求重播了一百多次。有位黑幫老大看完後說很久沒有這麼感動了,只想約木村一起喝酒。

木村秋則:一個種出了神奇蘋果的“傻瓜”

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曾說:“當你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神靈就會出現。”木村秋則因為自己的忍耐和堅持,終於收穫了奇蹟。

木村成名以後,有人拜他為師,他將所有的技術傾囊相授,但是他的徒弟,卻並沒出現同樣的奇蹟。單單是人工噴灑除菌,他都無法做到,覺得實在是太麻煩了。

當節目主持人問木村認為“什麼是專業?”,他想了想說:“心和技術的結合,才是真正的專業。”“這一切,都是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結果。都是因為愛,蘋果是用愛來培育的。”

他看起來是位普通的農夫,但是內心卻像一位了不起的修行者、哲學家。

木村秋則:一個種出了神奇蘋果的“傻瓜”

在電視臺的採訪中,主持人問木村:“是什麼讓你堅持下去的呢?你的意志力真的好強啊!”

他說:“認真吧,我相信一定會成功的。不管要經過多少年,也沒有對蘋果失去信心。蘋果是我的救命稻草。我固執地認為蘋果一定不會辜負我,總有一天會結果的。為了結果,我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人還是笨一點比較好吧!這一生,至少要做一次傻瓜。”木村的一生,只是鍥而不捨、堅持到底地用心做好一件事——種蘋果。

這多麼像一個修行者的故事啊!

各位讀者,您心中的蘋果是什麼呢?

您打算如何收穫那最甜最美的神奇果實?

相信這個農夫和蘋果的故事一定會給您一些啟示。


木村秋則:一個種出了神奇蘋果的“傻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