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返鄉白領到現代茶人

清明時節,光山縣涼亭鄉信陽東方盛世茶業有限公司5600畝生態茶園裡,一株株茶樹鬱鬱蔥蔥,綠意盎然。又是一年採茶季,茶山上到處是一片熱鬧的採茶場面。總經理姜光勇幾乎每天都要來到不同的茶園區域,與茶農們一起採茶。

從返鄉白領到現代茶人

從返鄉白領到現代茶人

從返鄉白領到現代茶人

今年42歲的姜光勇,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從山村裡走出來的大學生,畢業後進入一家報社,做起了令人羨慕的新聞工作。後來他辭職經商,先後在上海、信陽和雲南開設了4家公司,成為名符其實的城市白領。

從返鄉白領到現代茶人

2012年,在參加家鄉——光山縣涼亭鄉組織的一次茶事活動後,姜光勇果斷的決定回鄉種茶,投資發展家鄉的茶產業。

從返鄉白領到現代茶人

從返鄉白領到現代茶人

“我生長在涼亭,涼亭是有名的茶鄉,我參加工作後每次回到家鄉,看到茶農各自生產不成規模,生產加工工藝落後,嚴重影響了茶葉標準化、規模化發展和產品質量提升及茶農增收,為改變家鄉這一現狀,2013年我回鄉創辦了信陽東方盛世茶業有限公司,前期投資了3800多萬元,發展茶園面積5600多畝,其中綠色食品種植基地2411畝,建設了現代化茶葉加工生產車間、低溫倉儲、安全檢測中心等,引進信陽毛尖全自動生產線及紅茶生產線各一條。”姜光勇說。


說幹就幹,2013年2月姜光勇一股作氣,與光山縣涼亭鄉大金村、畢店村簽訂2800多畝荒山承包協議書。後來他又通過租賃、承包等形式與106戶茶農簽訂了約2700多畝老茶園流轉合同。

從返鄉白領到現代茶人

從返鄉白領到現代茶人

位於畢店村的東方盛世綠色食品種植基地,原是一片荒山野嶺,雖然濱臨潑河水庫,區位優勢明顯,但一直未被開發利用。2014年姜光勇在該區域啟動靜思園園區建設,已投入1600萬元栽種茶葉品種達8個,配栽各種花木達20000多棵。如今這裡花香飄逸,茶觀光園、體驗園、觀光長廊、登山步環境優美,景色宜人。

從返鄉白領到現代茶人

為帶領茶農共同致富,姜光勇註冊成立了光山縣畢店茶葉專業合作社、光山縣引航茶業專業合作社,入社社員260戶,以“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的形式引領社員種植茶葉。在合作社運行中,他無償為社員提供技術、信息服務及產業指導,並與社員簽訂了保護價收購協議。為助力脫貧攻堅,他還為228戶貧困戶提供了臨時就業崗位或被聘為公司員工,參與勞務人均月收入4000元以上,順利脫貧致富。

從返鄉白領到現代茶人

從返鄉白領到現代茶人

“過去我家有10畝茶園,因效益不算好,就流轉給了東方盛世公司,公司一年給我兩萬多元錢。然後,我又在東方盛世公司務工,一年也能掙兩萬多元錢,像現在採茶葉,一天也能掙150多塊錢。”凉亭鄉畢店村貧困戶劉玉梅說。


當年開墾的荒山,如今已成為當地生態茶葉示範基地;低產老茶園也成為標準化高產茶園,並建成現代化的茶葉加工廠一個,被評為“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展望未來,姜光勇滿懷信心:一個以“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為核心的萬畝生態農業與鄉村旅遊的藍圖已經繪就。

從返鄉白領到現代茶人

從返鄉白領到現代茶人

從返鄉白領到現代茶人

姜光勇介紹說“在發展茶產業同時,公司正在打造東方盛世‘靜思園'園區,投入1600多萬元,配栽各種花木達20000多棵,一年四季花香飄逸,茶觀光園、體驗園、名片認購園、已建設完成,觀光長廊、登山步道等正全面實施。作為信陽東方盛世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我將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愛光山、加油幹、奔小康”的號召,主動肩負起企業的社會責任,在發展的過程中帶動更多的父老鄉親致富。”



▲姜光勇釆訪視頻


監製/蔡大恩 裴仁和 方明利 策劃/張國善 責編/梅曙賢 江原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