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出处遭质疑?岳飞或从未写过,乃明人于谦、王越等人伪作

《满江红》是一首抒发岳飞立志报效国家,面对壮志未酬的处境能够坦然面对的一首词。

“怒发冲冠”,怒气直指发梢,冲破发冠,往事纷争,三十年功和名,俨然都是过眼云烟,不足挂齿。岳飞最希望的就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出处遭质疑?岳飞或从未写过,乃明人于谦、王越等人伪作

以往,大家都认为这首词就是抗金将领岳飞的杰作。这一点大家都比较认同。但是关于这个作品还是有存在着一些争议。这个争议的集中点在于该作品的出处。有人认为这个作品并非岳飞所作,但也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岳飞有能力写出这样的一个作品。《满江红》他人伪作之谈,子虚乌有。那么人们时发现了哪些疑点,才会有这些言论的呢?在正式讨论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岳飞。

抗金将领岳飞

满江红出处遭质疑?岳飞或从未写过,乃明人于谦、王越等人伪作

岳飞在抗金战役中是主张用武力来将金兵驱逐出境,重新收复失地,稳定宋朝江山。岳飞几次带兵出战,多次立得战功,大败金军。可是由于宋高宗赵构只想求稳,不想动太大的干戈,所以就听从了赵构等一行的建议,主动和金军议和。颁布指令,让岳飞班师回朝。

满江红出处遭质疑?岳飞或从未写过,乃明人于谦、王越等人伪作

岳飞和赵构意见不和、彼此之间矛盾激化

,赵构对岳飞的权力也有些害怕,怕他功高盖主,所以想方设法想要打垮岳飞,最终岳飞就被赵构用“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蒙受了千古奇冤。

满江红出处遭质疑?岳飞或从未写过,乃明人于谦、王越等人伪作

所以,后人对秦桧等人很是厌恶,还特地制造了铜像,让他们永远跪着,让他们接受后人的唾弃。

满江红出处遭质疑?岳飞或从未写过,乃明人于谦、王越等人伪作

人们关羽岳飞,有很多的争论。比如是该称岳飞为“爱国者”还是“民族英雄”,另外一个就是关于他的作品《满江红》出处的争议。

关于《满江红》的争议

反对者认为,《满江红》最早被记载于明朝。当时人们一致认为这首词就是岳飞写的,并没有提出什么异议。可到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关于《满江红》的出处,有人提出了疑问。余嘉锡等列出点点证据:第一,该词没有出现在《金佗稡编》和《鄂王家谱》中;第二,在明代之前,该词并未曾在民间传播。借此,他们对于岳飞是否真的作了这首词作而感到疑惑。

满江红出处遭质疑?岳飞或从未写过,乃明人于谦、王越等人伪作

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是明朝中期的诗人王越所作。后来也有人认为这是出自于于谦之手,因为岳飞的这首《满江红》在风格上和于谦类似。

满江红出处遭质疑?岳飞或从未写过,乃明人于谦、王越等人伪作

还有人认为岳飞在词中运用自己的典故实数是不可思议的。因为,用典一般都是借用古人的故事或言论来对比、暗示、讽刺、比喻当朝的一些事情。所以,这一点也成了反对者不赞成岳飞写下《满江红》的一个证据。这一些证据可靠么?

有反对者,自然也就有赞成者。

之后有人则对此进行了反驳,他们认为《满江红》实属岳飞之作。他们还通过岳飞庙的词牌来否定该词是王越所作。又通过列举有关岳飞的元杂剧的台词来证明,在元代的时候就已经有“怒发冲冠”的句子存在了。所以也就再一次把《满江红》可能最早出现在明朝的言论给推翻了。虽然这不是能够百分百确定《满江红》就是那岳飞写得,但是至少能够确定在元朝的时候,就已经有这首词的存在了。

人们会有这些争议,证明了人们对于岳飞的看中,从以上的各家观点来看,《满江红》出自岳飞之手是最有可能的,如果按照赞成派的说法来看,岳飞是作者一说毋庸置疑。但其实与其去纠结出处,倒不如去感受一下词中精神。不管这首《满江红》出自谁的笔下,它要传达给我们的思想是正义的,也是积极的。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虽然词中本意是想表达要抓紧时间,加入战争和金人对抗,也好早日恢复中原。但是这句话也可用在对学生和已经出来工作的年轻人的鼓舞,让他们趁着年少,赶紧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去见自己喜欢见的人,不要等到年纪到了,两鬓出现白发的时候,没有能力可以干一番事业,或没有机会为自己或一把的时候,才来后悔莫及。

所以,我认为与其一直在争议倒不如,只去感受这首词带给我们的满满的正能量。去感受作者笔下的精彩的故事和丰富的情感,去学习这首词能带给我们的一些好的东西。这或许要来得重要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