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线城市哪家强?北京经济只能称第二

现在说到一线城市,你肯定想到的是北上广深。至于五百年前的明朝时期,谁又是明朝的一线城市呢?上海、深圳在明朝时还是个小渔村,肯定排不上号,那么就是北京和广州了吧。北京是明朝首都,是政治中心,那么经济中心是广州吗?


其实,在明朝,有一座城市,如果它的经济说第二,那么没人敢称第一,这座城市就是苏州。苏州这个明朝城市的超级明星,它的经济实力到底有多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一下它的风采。

  • 粮食产量全国首屈一指

在古代社会,民以食为天,一个地方经济繁荣,首先需要农业发达能够养活大量人口。苏州自宋朝以来,就成为了天下的产粮中心,当时就流传着一句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就是说苏州地区的粮食丰收了,天下人民都不会饿肚子了。可见苏州的农业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明朝一线城市哪家强?北京经济只能称第二

粮食码头

根据数据记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苏州府土地仅占全国的1%,实征税粮米麦合计却占全国实征税粮的9..6%,苏州府一府的总纳粮量就超过了湖广、山西、陕西、四川、福建等重要产粮省份全省的产量。由于粮食产量高,苏州成为了全国著名的米市,源源不断地大米从苏州经运河运到全国各地,也为苏州带来了大量财富。

  • 赋税收入全国第一

在明朝,大运河是南北经济流通的大动脉,无数的商品通过运河在南北方之间买卖。在大运河上,明朝设立了八大钞关,收取关税。其中,在苏州设立了浒墅关,浒墅关的钞关收入在全国八大关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北方的临清钞关,在南方排名第一。

明朝一线城市哪家强?北京经济只能称第二

大运河

除了关税收入,苏州的工商业税收更是全国的翘楚。苏州地区商业繁华,出现了大量的商业会馆,据统计,苏州一地的商业会馆数量,就占到了江南地区的一半以上。商业的繁荣和大量的关税收入,让苏州成为了明朝政府的纳税大户,据数据统计,万历六年,仅苏州府的赋税就占到了全国的11%,所以又流传着一句话“苏松税赋半天下”,可见苏州商业经济的发达了。

  • 引领明朝时尚潮流

苏州除了是全国的经济商业中心,更是全国的时尚潮流中心。苏州本地本身盛产丝绸,又有许多能工巧匠,所以产出了精美绝伦的苏绣,引领者全国的风尚。在明朝富豪圈中,都以能够拥有一身最新款的苏绣裙子而自豪。

明朝一线城市哪家强?北京经济只能称第二

苏州刺绣

苏州还出现了明朝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当地的大手工业者,雇佣数百工人,产出大量精美的手工艺产品,畅销全国,把苏州的手工业品带向了明朝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全国各地的新奇的产品都在苏州聚集,西方舶来品,北方的毛皮马匹,南方的丝绸茶叶,无论你想买什么新奇东西,无论你要卖什么大宗商品,都可以在苏州办到。可以说,苏州就是明朝当时全国市场的中心,也是全国时尚潮流的中心。

  • 才子辈出,文化风向标

苏州的富庶让苏州人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写字、陶冶情操,而苏州人的才华在文化方面更是大放异彩。明朝最著名的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竟然都是苏州人。四大才子在绘画、诗文、书法等方面造诣非常深厚,他们四个形成的文学社团,引领者明朝文化的风向,是整个明朝文人的翘楚。

明朝一线城市哪家强?北京经济只能称第二

唐伯虎点秋香

浓厚的文学氛围,造就了一个一个大师级的艺术家,也产生了明朝最多的状元。明朝历史上,苏州一地就曾经出过七个状元,在全国排名第一。除此之外,苏州人还创造了苏绣、苏帮菜、苏派园林、昆曲、吴门医派等等,可以说在各个领域上都有着苏州的风采。所以,苏州的繁华,更重要的是引领的全国文化发展的方向,是明朝文化发展的风向标

明朝一线城市哪家强?北京经济只能称第二

苏州园林


苏州的繁华,不仅仅是在经济上的遥遥领先,在时尚上吸引着全国的目光,更是在文化上引领者全国文化发展的潮流,所以,苏州才成为了明朝全国人向往的天堂,正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成为明朝的经济中心的背后,和苏州人注重教育的人文底蕴是分不开的。在这种文化氛围下,苏州的经济一直也在全国名列前茅,现在也是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