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綽,文治武攻的全能冠軍,"澶淵之盟"結束二十年戰爭

導語:

耶律阿保機在髮妻述律平的輔佐下建立了契丹國以後,耶律氏皇族便與蕭氏幾乎世代為婚。從遼太祖阿保機,一直到遼天祚帝耶律延禧九代遼帝的皇后有八位娶了蕭氏女。其中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后蕭綽是多名皇后中的佼佼者。

蕭綽,文治武攻的全能冠軍,

蕭綽像

蕭思溫悉心教導蕭綽

蕭綽,生於聊穆宗耶律景應歷三年。她的父親蕭思溫是遼朝北府宰相。此人自幼受到良好教育,通曉契丹史書和漢古之經典,富有文采,精明幹練,是契丹族中少有人才。一次,蕭思溫令三個女兒掃地,兩個姐姐都是隨便揮動了幾下掃帚,敷衍了事,只有年幼的蕭綽掃的非常認真,父親見了感慨說:"此女必成大器。"從此,他便悉心培育這個女兒,教她讀書,兼習漢蕃兩種文史。

公元969年二十三歲的遼景宗耶律賢即皇帝位,建元保寧。年僅十六歲的蕭綽以其貌美睿智、明達事理而被選為皇妃,不久即冊立為皇后。她的父親蕭思溫長期擔任遼朝留守南京要職,經常接觸、接受漢封建社會的多種文化,這對他培養小女兒極為有益和便利。耶律賢能夠繼遼穆宗耶律景的皇帝之位,在很大程度上得力於蕭思溫的支持。遼穆宗耶律景生性殘忍、暴虐無道,深為契丹朝野官民所憎恨。

應歷十九年二月在懷州的山林狩獵後,他的近侍和廚師六人,趁他酗酒沉睡之際將他刺死。他無子嗣,一時無合適人選繼承皇位,蕭思溫立即派心腹之人,乘快馬通知遠在上京的耶律賢,速來懷州為遼穆宗盡皇子之孝。耶律賢得訊便立即登程,很快到達懷州。在遼穆宗的靈柩前祭拜之後,馬上宣佈即皇帝位。他與蕭思溫素來友好,當上皇帝之後,自然更加感謝他的擁立之恩,便封他為魏王、北府樞密使兼宰相。

蕭綽,文治武攻的全能冠軍,

蕭綽像

蕭思溫對新皇帝的青睞和重用也是感恩戴德,所以捨得把自己最為鍾愛的小女兒送進宮裡為妃。其實他這樣做大大傷害了另一個深愛蕭綽的男人,這個男人便是漢臣韓德讓。韓德讓的父親韓匡嗣原為遼朝南面的軍事重鎮幽州留守。公元979年,當宋太宗趙光義攻打收復幽州時,代父留守的韓德讓,晝夜不眠,披甲登城,抵禦宋軍,最後與蕭綽派遣的三萬契丹精兵,內外夾擊,大敗宋軍。這使得當時的蕭綽非常滿意,對韓德讓更為動情。但遼景宗還在,她的感情必須深藏胸中。

蕭綽少時,由父親做主將她許配給年長她十三歲的韓德讓,兩人都是遼朝重臣之後,又都聰明精幹、相貌不凡,金童玉女,天生地造。蕭綽長到十五歲時,已經是一位亭亭玉立、風姿秀美的成熟姑娘;而風華正茂的韓德讓更是身材偉岸、風度翩翩,兩人相互愛慕,只等擇日成婚。遼景宗也早就聽說蕭思溫的小女兒,貌比天仙,聰明精幹,對她垂涎欲滴,但礙於她與德讓已有婚約,不好開口。可當上了皇帝以後,便可為所欲為了。蕭思溫不敢抗旨,便毀了婚約,將女兒送進了新皇帝的懷抱。韓德讓眼見自己心愛的女孩離自己而去,心如刀撹。經過了一番感情的折磨後,又娶了漢姑娘李氏為妻。

蕭綽,文治武攻的全能冠軍,

蕭綽劇照

蕭綽進宮不久,景宗耶律賢便封她為皇后。他生來體弱,再加之受過重度刺激,精神也很少振奮。他四歲時,父親遼世宗耶律阮死於本民族叛亂。當叛亂分子又要誅殺他時,御膳房的一位師傅搭救了他。當時他在廚師的懷抱裡嚇得渾身哆嗦,心理受到嚴重刺激,長大以後,罹患多種疾病。繼位之初,尚有強國富民之志,對歷朝積弊做了一些改革,但不久便難以繼續了。沉湎於酒色,身體每況日下。

後來,這位騎射氏族的皇帝竟然登不上馬背,這對於豆蔻年華的蕭綽來說,自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她唯一的慰藉是父親的鼎力支持。可新的不幸又接踵而至,父親又被人刺殺了。她失去了依靠,陷入了真正的困境。正是這種困境,給了她堅強自立、施展才華的機會。才只有十七八歲的她,勇敢地挑起了經理軍國大事的重任。她深知治國先治吏、治軍靠良將道理。

所以,問政之初便重用了一批契丹貴族和漢人中的賢德之人,擔任北南二府和南京幽州的重要職務。並對朝政中的弊病予以革除,出現了政治清明和社會進步。契丹各部看到了新的希望,遼朝的中興出現了端倪。

蕭綽,文治武攻的全能冠軍,

蕭綽像

蕭綽名正言順進入政治舞臺

到了保寧八年,耶律賢的身體更加衰弱,他決心將全部皇權移交皇后,特准皇后可以自稱為"朕"或"予",不得更改。如此一來蕭皇后便可以名正言順地步入政治舞臺,無所顧忌、大刀闊斧的臨朝理政,成了遼朝真正的最高統帥。

乾享四年九月,耶律賢終因沉痾難愈,剛剛年滿三十六歲便與世長辭了,蕭綽皇后才進"而立"之年。他們的兒子耶律隆緒只有十二歲,遵景宗遺詔由他即皇帝位,為遼聖宗,改元統和。十二歲的皇帝無力臨朝主政,便仍由事實上的皇帝蕭綽代為執政,賜尊號"承天皇太后"。

蕭綽雖然名貴權重,但她畢竟年輕,兒皇帝年幼,一人擔起治國重任不免感到壓力沉重。她又是一位志向遠大、勵精圖治、意欲成就一番偉業的人,這無疑又給自己柔嫩的肩膀上加重了負擔。

蕭綽,文治武攻的全能冠軍,

蕭綽像

她曾從父親那裡學到了許多漢人歷代興衰的經驗教訓,以及統一與分裂、戰爭與和平的成敗原因。她喜歡漢文化的久遠精深,更喜歡漢人中的才俊之人。聰明人除了精於學習和事業,還往往在大腦的深層儲藏著豐富的感情,"才子風流",才女呢?同樣不乏對真愛的苦苦追求。而當時的蕭綽不只是才女,還是一位政治上的精英。

當她在感情上需要愛、政治上需要忠誠精幹男人的輔佐支撐時,首先想到了他以及他的漢同僚。當時她面臨兩大問題,一是契丹貴族內部阻礙改革和進步的舊勢力的反撲,一是宋趙王朝的軍事進攻。內憂外患的形勢要求她必須在任用官吏上,做新的調整。經過深思熟慮,她決心對於契丹族中的忠勇之士,給予重用,同時兼顧漢臣中忠於她的傑出人物。很快提拔了具有經國之才的耶律斜軫為北府樞密使,託付他一定要治理好東北大片領土和國府重鎮;任命善於用兵攻戰的休哥為南京留守,把好南大門,總理南面軍中要務。

對於景宗在世時的契丹族老臣,只要沒有二心的都繼續留任;漢老臣室昉繼續擔任北府宰相,新的優秀人才如邢抱朴等也都得到重用。

韓德讓,這位性格淳厚、才智過人、做事穩妥、德高望重的英俊男人,在她心目中的地位重之又重。還是在景宗耶律賢剛剛病逝時,她遵遺詔命他與耶律斜軫同為顧命大臣,他是她治國中須臾不可離開的左膀右臂,是她的心腹和"中樞神經"。對他,除了政治上的依賴,更有感情上的纏綿,對他的信任和重用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韓德讓擔心那些擁有兵權、心懷叵測的契丹貴族伺機反撲,建議蕭綽"密切關注,伺機應變,如有不軌,削其兵權",蕭綽對此十分欣賞,從速詔令"諸王歸第,不得私相燕會",這就以皇命剝奪了那些人的行動自由。然後,又以種種理由削了他們的兵權,刀箭未發,悄然消除了隱患。

蕭綽,文治武攻的全能冠軍,

蕭綽像

蕭綽與韓德讓在生活上,日益親密。開始還有些避諱,後來竟是出雙入對,勝過夫妻。蕭綽是個陽光性格,不願意與自己真正相愛的人,過這種不陰不陽的生活,便在一次眾臣參加的會議上,公開了她與韓德讓的關係,並決心正式嫁給他。

明聖宗耶律隆緒和兩個弟弟,要像對待親生父親那樣禮敬韓德讓。而韓德讓對幼帝也十分尊愛。表面上是君臣,實際上情同父子,關係融洽。他對蕭綽的感情真摯而又深厚,傾注全力幫助她內振朝綱,外求拓寬領土,把遼朝視為第二祖國,願意把畢生精力奉獻給它。

蕭綽深諳國欲強必先使民富的道理,而欲民富就得解放生產力。在韓德讓和契丹族臣僚們的協助下,她效仿中原王朝的統治方法,對社會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首先解放了一批奴隸,給了他們以平民身份和自由生產的權利。

遼朝長期處於奴隸制社會,本無法制可言。在蕭綽執政以前,契丹族和漢、貴族和奴隸是極不平等的,特別是在定刑治罪上存在著很大差異,"同罪議論"是他們的法定原則。這就使得漢人和契丹族奴隸常常遭受冤獄之苦。同樣犯法,受罰輕重懸殊,真正的"王子犯法,不與庶民同罪"。這無疑加劇了社會矛盾。蕭綽以一個女人少有的遠見卓識,看到了它的弊端,決心推行"以法治遼",取消了"同罪議論"的陳舊章法,強調"犯罪同罰"。

蕭綽,文治武攻的全能冠軍,

為了避免契丹貴族官員執法不公,凡是契丹人犯了罪都交由漢官審理。對犯人實行"刑罰從寬",允許罪犯"上訴"。她還親自為冤獄者平反,這是她政治又上一大功績。

蕭綽在領土上是有佔有慾的女人,對於宋朝統治的中原一直懷有覬覦之心。燕雲十六州本是漢王朝領土,這片領土人口密集、物產豐富、經濟發達,是漢歷代王朝抵禦北面少數民族入侵的屏障,也是宋遼為此戰火不斷的原因。

宋太宗趙光義對於韓德讓與蕭綽的情愛關係和他殫精竭慮為遼朝服務,深為不滿,單為這件事也足以向遼舉兵聲討。於是,他於遼聖宗統和四年三月,向遼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蕭綽面對宋軍的強大攻勢,雖有壓力,但並沒有慌忙,沉著思考,師古之張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調兵遣將,謀取勝算。她決心縱敵深入,以逸待勞。

兩個月之後蕭綽才親率大軍與休哥的軍隊會和,大敗宋軍於涿州西南的岐溝關。在此後的征戰中,為了讓兒子耶律隆緒增長軍事才幹,母子兩人並駕齊驅,共同督戰。遼軍見了,士氣大增,她乘此機會,立馬橫刀、衝鋒陷陣,兒子緊隨其後,精神抖擻。宋太宗趙光義見敗勢已定,急令全線撤兵。到了是年七月,宋之邊關名將楊繼業奉命再次出兵北征,因潘美沒有如約接應,致其孤軍奮戰,最後全軍覆沒,楊繼業被俘,絕食而亡。遼軍大獲全勝,史稱"燕雲大捷"。

蕭綽取得"燕雲大捷"後又兵分兩路,西征阻卜、敵烈,東討高麗。聯合西北夙敵黨項首領,謀劃共同抗宋。

蕭綽,文治武攻的全能冠軍,

蕭綽劇照

蕭綽親自領兵向中原進攻

遼聖宗統和十七年,蕭綽或親自領兵,或調兵遣將,不斷向中原進攻,幾乎每戰必勝。統和二十二年閏九月,已經年滿四十七歲的蕭綽同兒子耶律隆緒、寵臣韓德讓領遼軍二十萬,揮師南下,一路取勝。十一月到達澶州近郊,宋真宗趙恆大驚,朝廷很多臣僚建議皇都南遷,惟有宰相寇準力排眾議,苦苦勸諫真宗御駕親征。

宋真宗趙恆的親臨澶州,大大鼓舞了士氣。而遼軍前鋒主將蕭撻凜,卻在宋軍的進攻中,中箭身亡。這不只使蕭綽十分悲痛,全軍鬥志也大大受挫。蕭綽面對這種前進不能、後退獲辱的局面,反覆思忖,韓德讓也從旁建議,最好與宋議和。而宋真宗趙恆也正希望立即停火。當他見遼方有意議和,便派出使臣曹利用面見蕭綽太后,蕭綽暗喜,便與韓德讓同乘一車與曹利用交涉。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終於達成了和解協議:宋遼雙方認同兩國為兄弟之邦,遼聖宗耶律隆緒稱宋真宗趙恆為兄,趙恆喚蕭綽為嬸母,雙方罷兵,各守疆土。從此結束了遼宋長達近二十年的戰爭,換來了此後一百二十多年的和平共處,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澶淵之盟"。

蕭綽,文治武攻的全能冠軍,

蕭綽為了振興遼朝,蕭綽大膽改革吏治,模仿漢科考取士制度,從遼聖宗統和六年開始,錄取名額逐年增加。光是統合二十四年就有二十三人考中及第,這些人都得到了重用。這其中有許多漢知識分子,蕭綽一視同仁,量才使用。這不僅密切了契丹族和漢人的民族關係,也帶動促進了遼朝文化和教育事業的大步前進。

蕭綽不愧是一位精明豁達的政治家,進退有度,不計沉浮。她在輔佐兒子掌權二十七年以後,於統和二十七年還政於聖宗耶律隆緒,自己要過一過常人的清閒生活。她對兒子非常關愛,經常教育他要勤奮學習,節儉吃穿;友好漢人,用好漢臣。

隆緒年少時曾一度貪戀遊獵,她開導他說:"聖人有言,欲不可縱。我兒乃大遼之主,如因此發生意外,後果不堪設想,請即收斂"。隨後,就把《貞觀政要》等漢治國典籍,拿給兒子反覆研讀。耶律隆緒也十分尊愛母親,雖然早已長大成人,從未有過向母親索政之心。所以當母親把朝政歸還他時,這位年近"不惑"的兒子,還一再挽留母親。

蕭綽在當年一月退位時,身體尚好。可就在一個月以後,她突患重病,逝世於行宮,享年五十七歲,安葬於乾陵。對於她四十年的輔政執政功績,遼史給予充分肯定。她逝世一年多以後,忠心耿耿、輔助她大半生的韓德讓因思念她過度,也一病不起,於統和二十九年與世長辭,葬於乾陵之側。這對蕃漢之戀,生時同寢,死後相伴。

蕭綽,文治武攻的全能冠軍,

結語:

蕭綽從十七歲冊為皇后到五十七歲逝世的四十年中,蕭綽兩字便於遼朝的休慼興衰密不可分。遼朝的繁榮、興旺和鼎盛是她一手鑄成;遼與北宋互不侵犯的睦鄰友好,也有她絕大部分功勞。從她文能治國、武能遠征、善於用人、銳意進取等方面看,她比西漢的呂雉、大唐的武則天、清初的孝莊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她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巾幗英雄。後人贊她英明幹練,治國有術;特別是她"親御戎車,指揮三軍"的氣魄,為許多男人所不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