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个串吧 -《人生一串》

撸个串吧 -《人生一串》

剧情介绍:

关于烧烤,共6集数,每集30分钟。

正片:

《人生一串》-哔哩哔哩(点击文末-->了解更多)

观后感:

1. 同一种欲望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无肉不欢,但多数人会因吃肉愉悦。

烧烤,以最原始也最恰当的方式释放了肉的魅力。

与国外直接大块烤肉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的烧烤多是以“串儿”的形式存在,这样的形态除了便于操作,我猜测部分源于肉类的稀缺,就像想通原因催生的中式炒(肉)菜。

尝试了很多风格的烧烤之后,发现中国的烧烤地域风格差异很大,在外面的城市,找一家本地人聚集的摊位,常常会发现很多本地人习以为常,却让你非常惊讶的东西,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体验到一番风土人情。

虽然口味不同,但追求随性、洒脱的感觉却很相似,烧烤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流淌在每个城市的大街小巷。

2. 重口味的迷思:

有朋友说看到第二集身体有明显的不适感,先介绍第二集的内容:

  • 百色的猪眼睛
  • 百色的猪鞭
  • 东北的烤蝉蛹、蝉蛾、蝉虫
  • ...

对于一种具体的食物,每个人都能明确地给出一个是否重口味的答案,但这个答案在全部人群的认知里并不统一。

对于重口味的认知是源于观念,而非口腔。这个观念的养成取决于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基本上就是童年的口味,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最初是不以“重口味”来歧视事物的,这种观念的养成来自于长大过程中的不断强化,最终,那些与习惯不同的食物将被打上“重口味”的标签,甚至一生都不得翻身。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不同的地域(成长环境)对食物的偏好相差这么大呢?

-- 很可能是由于资源的限制,就是说,之所以有人能够吃那些你认为重口味的东西,可能是因为在该地区的某个阶段,这种食物资源丰富,热量获取的成本极低,代代相传,慢慢变成了一种饮食偏好。

这么说来,重口味的根本原因,可能是某地资源的不“合群”。

对自我观念的不自知,会让人产生“与我不同的都不正常”的幻觉,我希望之后再看到重口味的东西的时候,在嗤之以鼻的同时还能伴随一些思辨吧。。。

3. 被低估的现代美食

不管是商家还是食客,大家都喜欢追求“正宗”。我们经常在商家的招牌上看到“正宗”两个字,也经常在一家小店的墙上看到小店的食物“悠久”的历史。

事实上,中国人不吃粗盐的历史才100年,更别提口味丰富的其他调味料,可以想象那时候的食物能有多美味?所谓的正宗又有多重要呢?

这里质疑“正宗”的概念并不是出于批判的目的,而是呼吁大家对现代美食要有自信:

很可能,大多数的小吃出自于并不遥远的过去,在出名之后才“优化”了自己的历史。

在本片中提到的最受欢迎的烧烤单品,都是烧烤师傅的灵机一动的原创,论历史也就几年到十几年吧,但美味程度是有口共睹的,市场经济下的饮食行业蓬勃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用太久的未来,中式美食还能迸发出精彩的花样。

看到最后,伴随着饥饿感,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绪:

烟熏火燎,光怪陆离,这是人间最市井的氛围。

有的人拖家带口,有的人满身戾气,人们坐在一起,心里想着各自的故事。

不管怎样,我爱这个乱七八糟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