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陪孩子读一首诗经《关雎》

每天陪孩子读一首诗经《关雎》

关关:鸟鸣声,象声词,类似“呱呱”。雎鸠:一种候鸟。洲:水中的小块陆地。窈:内心美好。窕:外貌美好。淑:善良,美丽。逑:追求,匹配。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菜:水生植物,可食,也可用来献给神明。流:捋,摘取。寤:醒着。寐:睡。

诗说

春天来了,冰雪消融,一对水鸟在河中的小洲上此起彼伏地鸣叫,相互唱和着寻求伴侣。河水里生长着鲜嫩水灵的荇菜,有位姑娘正在采摘。

看到这一幕和谐而悠然的美景,诗人不禁想到自己理想中的爱情生活。他想追求的那个姑娘,内心和外貌都非常美好,正是君子心中的理想伴侣。因此,无论白天黑夜,是醒是睡,他对她都难以忘怀。


每天陪孩子读一首诗经《关雎》

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是中国先秦时代民歌。是《诗经》的首篇,又为十五国风第一篇(风,地方乐调,这一部分共选了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乐调,称十五国风,共160篇,内容都是民歌。十五国风绝大部分是周室东迁以后到春秋中叶的作者,大部分是民歌。)。关雎诗中许多句子都蕴含着很深很美的含意,千古传颂的佳句有“窈窕淑女”,既赞扬她的“美状”,又赞扬她的“美心”,可说是前后呼应,相辅相成。又如“辗转反侧”句,极为传神地表达了恋人的相思之苦,后来白居易《长恨歌》“孤灯挑尽难成眠”,乔吉《蟾宫曲·寄远》“饭不沾匙,睡如翻饼”,都是从这里化出的名句。《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