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考烈王无子说”被炮制出来的前因后果


“楚考烈王无子说”被炮制出来的前因后果

前言

在《史记 楚世家》中,司马迁曾经记录了楚考烈王无子这么一条历史信息,并且在《史记 春申君列传》中详细记录了春申君黄歇如何暗箱操作,最终鸠占鹊巢,把自己的儿子变成了楚王这样一个故事。想来,大家对这个故事都不陌生,笔者也不在此啰嗦。

从故事情节来看,基本上和吕不韦与秦庄襄王(子楚)的故事一致,都是进献宜子的女人,后来生子,这个孩子又成了王,最后老子的下场都很凄惨云云。

可是,历史就是历史,故事毕竟是故事,如果把历史当成故事来写,那岂不乱了套?

春申君黄歇进献女人的理由是因为楚考烈王无子,那么,历史上的楚考烈王真的无子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还原历史吧。

“楚考烈王无子说”被炮制出来的前因后果

历史背景

公元前272年,楚顷襄王太子熊完来到秦国做质子,同年,在安国君夫人华阳夫人的安排下娶了秦昭襄王的女儿,次年生下一子,取名熊启,他就是在秦灭楚之战中留下过浓墨重彩一笔的昌平君。由此看来,楚考烈王是有子的。

公元263年,楚顷襄王病危,要求秦国放回熊完回国继位,可被秦昭襄王拒绝。无奈之下,熊完在黄歇的协助下易服成仆人逃出了咸阳。因为熊完是逃走的,所以根本不可能带走妻子,兼之他的妻子是秦国的王女,熊完也不敢把自己逃走的事情告诉她。

熊完回国后三个月,楚顷襄王病死,熊完继位,史称楚考烈王。此时,熊启已经8岁。

可楚考烈王回国继位后,却生不出儿子来了。

据史书记载: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求妇人宜子者进之,甚众,卒无子。

其实,这是正常现象,现实生活中生了一堆女儿的人比比皆是。可是,对于楚王室而言,这就是天大的事情。因此,春申君的门客李园劝说春申君,《战国策》中的记载如下:

今君相楚二十馀年,而王无子,即百岁後将更立兄弟,则楚更立君後,亦各贵其故所亲,君又安得长有宠乎?

这段记载反映了一个历史信息,重点在黄歇已经担任二十余年的相国这一句上。楚考烈王在公元前262年继位,同年任命黄歇为相,也就是说,李园的进言应该是公元前242年左右。如果该年李园进妹于黄歇后怀孕,献给楚考烈王后于次年生子,这位后来被史称为楚幽王的熊悍应该是公元前241年生人才是。可是,在历史的记载中,这位楚幽王可是公元前268年出生的,这不是一个大大的乌龙吗?

“楚考烈王无子说”被炮制出来的前因后果

楚幽王生卒年辨析

据历史记载:楚幽王的生卒年代是前268年―前228年。大家有没有发现,公元前268年,楚考烈王在哪里?还在秦国做质子呢。他又怎么可能接受黄歇在二十六年后献上来的女人呢?

这还不算,楚幽王还有一位同母弟熊犹,也就是在历史上被称为楚哀王的那位,他的生卒年为前266年—前228年,也应该是楚考烈王在秦国做质子时所生。

除了熊悍和熊犹之外,楚考烈王还有一位庶子,就是杀死楚哀王后篡位的楚王负刍,他的生卒年是公元前265年―?也是楚考烈王在秦国做质子时所生。史书上说他是楚哀王的庶兄,但根据生卒年代来看,他应该是楚哀王的庶弟才对。

这样算起来,楚考烈王应该有熊启、熊悍、熊犹和熊负刍四个儿子,并且都是他在秦国做质子时所生,这又哪里来的无子一说呢?史书上一面记载楚考烈王无子,一面又记载了他有四个儿子,如此自相矛盾,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春申君黄歇是否献女固宠?

要想搞清楚楚考烈王是否无子的问题,关键在于要先搞清楚春申君黄歇是否献女,如果黄歇献女一事为假,那么,楚考烈王无子之说自然就站不住脚。

后世很多人在评论这件事的时候,认为春申君黄歇献女之事是子虚乌有,是负刍为了打击楚幽王和楚哀王继位的合法性,为自己篡位后能够合法的继位提供舆论上的支持而采取的抹黑楚幽王和楚哀王的手段。

“楚考烈王无子说”被炮制出来的前因后果

可是,后世评论却忽视了两个问题:

一是,楚幽王和楚哀王是同母弟,也就是一个妈生的,如果楚幽王是黄歇生的,那么楚哀王可是正儿八经的楚考烈王的儿子。如果说,负刍用这个言论攻击楚幽王还算可行的话,那用来攻击楚哀王那就不那么有用了。

二是,如果楚幽王真的是春申君黄歇的儿子,那么,楚幽王应该是三岁继位。因为楚考烈王是在公元前262年继位,过了二十余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41年左右生的楚幽王,公元前238年去世,此时楚幽王熊悍3岁。楚哀王和负刍应该是2岁和1岁。

楚幽王3岁继位,在位十年,于公元前228年去世,享年13岁;继任的楚哀王在位未满一年,于公元前228年被负刍杀死,享年12或者11岁;负刍此时应该是10岁或者9岁。一个不到10岁孩子能够做出如此大事,即使身边有人协助,笔者也是不相信的。

但如果楚幽王、楚哀王和负刍的生卒年代是前268年—前228年、前266年—前228年和前265年―?的话,一切都顺理成章起来。按照这个年代计算,楚幽王是在30岁时继位(楚考烈王公元前238年去世);楚哀王是在38岁时继位;负刍是在37岁篡位。负刍在这个年龄行篡逆之事,是有着充分的条件的。他可以找各种理由来污蔑丑化楚幽王和楚哀王,但就是不能以楚幽王是黄歇儿子为由,因为这太不专业了,大家的年龄就摆在那里,不仅起不到污蔑诽谤的作用,反而会弄巧成拙,把自己的真实意图暴露在大家眼中。

既然如此,那么司马迁为什么会在《史记》中记下这段历史呢?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难道没有经过认真考据吗?不仅如此,后世刘向在《战国策》中也是对此事大书特书,难道古人治学就是这么不严谨吗?

“楚考烈王无子说”被炮制出来的前因后果

三种可能性分析

笔者经过认真分析认为,之所以在历史上会出现如此大的乌龙事件,究其原因有三种可能性:

其一、前人可掌握的文献资料因为秦始皇帝的“焚书坑儒”和秦末战火的原因已经遗失大部,又没有有效的手段,如考古等来获取第一手资料,以至于造成楚国世系的混乱。而后人们则不同,他们有着各种手段来弥补前人资料的不足,经过了不懈的努力,后人们终于完成了前人未竟的事业,完整地再现了楚国世系,最终使得楚国后三代楚王的生卒年代展现在世人面前。

其二、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谣言是秦国放出的,其目的在于动摇楚国王族的统治,造成其最高统治阶级的内乱,为自己火中取栗,攻灭楚国创造条件。不过,笔者认为这个不太可能,因为这个谣言和秦王政自身所遇到的谣言太像了,他就不怕引火烧身吗?

其三、通过编造楚幽王是黄歇私生子事件来影射秦王政得国不正

笔者在开篇时就提到过,楚幽王是黄歇私生子事件与秦王政是吕不韦私生子事件有着惊人的相似,虽然过程有着不同,但其骨架脉络基本一致。所以笔者认为,所谓的楚幽王是黄歇私生子事件是无中生有的,其目的在于要影射秦王政的得国不正。

秦灭六国,受到最大伤害的是六国贵族,楚国尤甚。但在秦王政的淫威之下,他们也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了。既然不敢明着来,那就暗着做!于是,原楚国贵族们就以已经广泛流传在六国之间的关于秦王政是吕不韦私生子的故事版本加以改造,出台了楚国版的楚幽王是黄歇私生子的故事来影射秦王政得国不正,以此来泄愤!

笔者认为,第三种可能性最大。

司马迁在写《史记》之前,曾经广泛游历各地,很有可能是在楚国听说了这个故事,于是就把他采集进了创作素材并写进了《史记》。至于《战国策》,那本就是以记载游说、纵横之术为主的作品,对历史的考据本就不那么严谨,何况还是这么有故事情节的作品呢?因此,把它收录入《战国策》也属正常。

“楚考烈王无子说”被炮制出来的前因后果

还原“楚考烈王无子”的历史真相

最后,笔者进行大胆的猜测,以期还原“楚考烈王无子”的历史真相。

公元前272年,十八岁的楚国太子熊完来到秦国做质子,同年,在安国君,也就是日后的秦孝文王夫人华阳夫人的撮合下,熊完与秦昭襄王之女成婚。秦楚之间的联姻由来已久,楚国太子娶了秦国王女,这在当时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也有利于改善两国之间的关系。次年,即公元前271年,秦王女生下一子,取名熊启(昌平君)。这是熊完的嫡长子。

时任左徒的黄歇陪伴着太子熊完同在秦国为质,他对秦国很不信任。黄歇认为,秦国虎狼也,毫无信义。如果将来熊完回国继位,秦国扣住秦王女生下的嫡长子不放,以此来要挟楚国做出让步,楚国将受到损失(从楚怀王的遭遇来看,这种事秦国绝对做得出来。)。因此,黄歇认为,太子决不能只有秦王女一个女人,也绝不能只有一个儿子。

于是,黄歇开始在外面为太子熊完物色女人。这时,赵国人李园主动提出,自己的妹妹李嫣天姿国色,是合适的人选。果然 ,李嫣大受太子熊完宠爱,于公元前268年和266年连生二子,这就是日后的楚幽王熊悍和楚哀王熊犹。同时,太子熊完又和另一个女人在公元前265年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杀死楚哀王篡位的负刍。

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危,希望太子回国继位,可被秦昭襄王拒绝,说是要再等等消息。秦昭襄王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要等楚顷襄王死后再放熊完回去。先王死去,太子又不在国内,楚国诸公子们肯定会争个你死我活。此时秦国再出面派兵送熊完回去,定会攫取最大的利益。可惜的是,秦国的图谋已经被黄歇识破,因此,黄歇和太子熊完商议,决定让熊完假扮成楚国来使的车夫逃回楚国。

熊完逃走,把妻妾子女全部留在了秦国。待到熊完即位后,请求秦国把自己的妻妾送回国,可又被秦国拒绝。此时的秦国已经恼羞成怒,自己精心设计出来的计谋被熊完识破,自己没能从熊完继位一事中谋得利益,心有不甘。因此,又提出秦王女不愿离开秦国,熊启年纪尚小,需要母亲照顾之类的话来搪塞楚考烈王,其目的就是想通过楚考烈王接妻子回国一事上再度谋求利益。

“楚考烈王无子说”被炮制出来的前因后果

楚考烈王也不含糊,既然秦国不愿意把秦王女和熊启交回,那我也不要了。那么,我其他的女人和儿子你没有理由扣住不放吧?

可能是秦国也觉得不能太不要脸吧!于是,就留下了秦王女和熊启,把李嫣和熊悍、熊犹及熊负刍放回了楚国。

回国后,楚考烈王为了彻底断了秦国想要利用秦王女母子要挟自己的念想,马上立李嫣为王后,熊悍为太子。就这样,熊悍变成了嫡长子,远在秦国的原嫡长子熊启彻底被边缘化了。

综上所述,楚考烈王并不是无子,而是生有四子,并且都是在秦国为质子时所生。

写在后面的话

人们常说,大胆的想象,就是成功的一半,那笔者在该文中的猜测是否可以视为“大胆的猜测,就是真相的一半呢”?

请关注 ,吾愿与诸君共同探讨历史的真相。

“楚考烈王无子说”被炮制出来的前因后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