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家長做到這三點,壞孩子也能成英雄

導語:我們都知道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無比重要,但是面對一個眾人口中的“壞孩子”,家庭教育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也許《哪吒》能給我們一點啟示。做好這三點,也許你也能拯救一個“壞孩子”。

《哪吒》:家長做到這三點,壞孩子也能成英雄

天地靈氣孕育出一顆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將混元珠提煉成靈珠和魔丸,靈珠投胎為人,助周伐紂時可堪大用;而魔丸則會誕出魔王,為禍人間。並且元始天尊還啟動了天劫咒語,3年後天雷將會降臨,摧毀魔丸。一個命中註定要毀天滅地,而且還活不過3歲的孩子,還能拯救嗎?或者說,還有必要拯救嗎?

對於哪吒的父母而言,有必要,而且他們還成功地讓孩子成為了一個英雄,實現了命運的逆轉。而他們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做到了這三點:

1.相信

《哪吒》:家長做到這三點,壞孩子也能成英雄

電影中有這樣一句臺詞:“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麼搬都無法搬動。”對於哪吒而言,最大的劣勢便在於所有人都相信他是命中註定要毀滅世界的“魔丸”,這種被全世界被背棄的感覺會對孩子造成多麼大的傷害?

因為所謂的“命運”,縱然他表現出友善, 別人也會憎惡他,縱然他只是一個小孩子,所有人也依舊是待他如惡魔。因為有所謂的“命中註定”,所有一切對他的惡行也都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可以向他扔臭雞蛋,打他,哪怕哪吒認認真真做了好事也不會有人相信。試想一下有哪個孩子受得了這麼多的誤解?

《哪吒》:家長做到這三點,壞孩子也能成英雄

所以他最終自己也放棄了,邁著吊兒郎當的步伐,叼著不著四六的狗尾巴草,嘴裡哼著自己亂唱的歌,做著捉弄別人的壞事。徹徹底底做一個“小壞蛋”。既然全世界都這麼看我,那我就做這樣的人好了。多少孩子也就是這樣慢慢在人生路上走丟的。

幸好哪吒的父母從未放棄他。不論是溫柔的殷十娘,還是外表嚴肅的李靖,他們對於這個孩子都是發自內心的疼愛。殷十娘雖然知道他的孩子是命中註定的“魔丸”,但依舊堅持用母愛去疼愛這個孩子。明明疼的不行,依舊要和哪吒踢毽子。縱然全世界指責,父母也願意相信哪吒。在母親眼中,哪吒始終是一個可以教導過來的孩子。哪怕最終全世界都來指責哪吒,李靖也願意相信自己的兒子,一力承擔罪責,努力還孩子一個公道。


《哪吒》:家長做到這三點,壞孩子也能成英雄

在孩子眼中,父母永遠都是他最親最近的人,是他最後的世界。父母的堅持和相信能夠給予孩子對抗一切的勇氣。孩子不怕其他人的誤解和汙衊,只有當父母也不相信他時他才會放棄變好,放棄積極向上的希望,徹底變成世人眼中的“壞孩子”。

沒有孩子不犯錯,最可怕的是不給他改正的機會。每個孩子在人生路上都會遭遇不止一次的誤解,這時候來自父母的鼓勵和相信就顯得尤為重要。這種相信不是盲目的信任自己的孩子,而是首先承擔起對孩子的管教責任,先保護孩子,再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為孩子證明清白,只有這樣才能給予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2、正確的愛

《哪吒》:家長做到這三點,壞孩子也能成英雄

愛不是溺愛,愛他不等於放縱他。

毫無疑問哪吒的父母是愛他的,甚至願意為他犧牲生命。但是他們的愛從來都不是溺愛,對於自己的兒子他們很清楚他的性格和能力。所以即使是總兵的孩子,哪吒也會因為無法掌控自己的力量而被父母圈禁。所以,即使李靖有強大的武力,也要低頭向一群普通人低頭道歉。

父母永遠是孩子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老師。我們常常講的原生家庭,其實不僅僅是家庭的環境,還有父母的為人處世以及行為規範。這些東西都會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傳遞給孩子。父母如何對待世界,那麼孩子便會如何對待世界。

《哪吒》:家長做到這三點,壞孩子也能成英雄

哪吒天性跳脫,討厭規矩和束縛,那麼父母便教導他如何有規矩的對待世界。規矩並不一種束縛,他更多的是人與這個社會達成的一種相處方式,教導哪吒規矩其實就是教導他如何與世界和平相處。

正確的愛包含著正確的三觀,明辨是非、遵紀守法、勇敢無畏、愛護家人、敢做敢認。對待孩子犯的錯要包容但是不能放縱,孩子並非是不懂道理的人,只是他們對於道理的理解和表達方式與我們不同。成年的道理可以講出來,孩子的道理只能做出來。言傳與身教缺一不可。

3、建立憧憬

《哪吒》:家長做到這三點,壞孩子也能成英雄

建立憧憬並不是給孩子畫不切實際的夢想,而是通過了解孩子來建立目標,並幫助他制定實現的路徑。比如從小受盡歧視和白眼的哪吒來說,最大的夢想便是能夠得到他人的認同,而他的父母便以此來促使他跟從太乙真人學習法術。

有時候孩子可能真的只是缺一個正確的引導,這種引導並不是父母強壓式的“你要考北大”這種目標,而是尊重孩子的喜好,從孩子的想法出發來幫他進行提升。

現實生活中,有幾個家長能真正尊重孩子的愛好呢?可以允許孩子放下功課全心去學藝術、允許孩子高考選擇自己喜歡的大學和專業、允許孩子去玩樂隊、說相聲、搞話劇、寫小說?有時候孩子的壞並不是本性壞,他們只是單純想跟父母唱反調而已。

《哪吒》:家長做到這三點,壞孩子也能成英雄

人生路漫漫,有幾個人能保證自己絕對不會走錯呢。孩子遭遇一時的挫折不要緊,這並不代表孩子一定是錯的。鼓勵他走下去,說不定就會有意外的收穫。

與哪吒相對的敖丙,則是“建立憧憬”的反面教材了。龍王對自己的孩子不可謂不好,請名師教導、用全族人身上最堅硬的鱗片給孩子織就“萬鱗甲”,並把拯救全族人的重任交給了他,但是他卻並沒有指引孩子走正確的道路。敖丙將哪吒當做朋友,父親卻要他殺死朋友來達到目的,這便違背了他的本心,也為他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沒有人是天生的好或是壞,一切都是後天教育的作用。遇見好的父母,魔丸哪吒最終成了英雄。遇到不稱職的父母,靈珠敖丙也淪為了“反派”。

《哪吒》:家長做到這三點,壞孩子也能成英雄

被父母影響的自我認同,可能會跟隨我們的一生。但這並不能決定我們的一生。一個人真正的成長便在於認識到了父母的侷限性。正如結尾時哪吒制止了李靖的自我犧牲,而選擇去迎接本就屬於他的天雷。正如敖丙摒棄了對父親和宗族的執念,選擇友情。

孩子是在不斷進步的,他們會從父母的影響中吸取養分,開出屬於自己的花朵。做出自己的判斷,踏出屬於自我的人生第一步,這才是家庭教育的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