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億日元巨資收購!明治乳業終於在中國有自己的牧場和奶源了!

​文 | 李珂


中國乳業的上游、牧場近年來可謂“歷經磨難”,剛剛從原奶價格低迷的泥潭中抽身,又遭遇了疫情帶來的沉重打擊。這不,新西蘭乳業巨頭恆天然也將出售其在華牧場的計劃提上了議程。


可就在這個當下,偏偏有一家公司選擇“反其道而行”,下重金“押寶”上游奶源,它就是日本的百年乳企——明治乳業。


01

在華首個自有奶源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4月15日,日本明治公司發佈消息稱,將出資280億日元(摺合人民幣約18.4億元)收購在中國經營牧場的新加坡乳製品企業澳亞公司(AustAsia)25%的股份。當日,明治與澳亞的母公司、印度尼西亞農業食品公司佳發集團(Japfa)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


快消君瞭解到,根據協議規定,明治將於7月從澳亞的母公司收購25%的股份,將澳亞變成權益法適用公司(關聯公司)。而280億日元的出資金額,堪稱明治併購史上最大規模。


280億日元巨資收購!明治乳業終於在中國有自己的牧場和奶源了!


針對上述收購的目的,明治在公告中表示:為實現企業價值的長期提升,明治集團以長期計劃“2026願景(the Meiji Group 2026 Vision)”為基礎制定了“為海外市場的增長奠定基礎”的重點方針。通過上述收購,擬在牛奶需求不斷擴大的中國建立穩定的生乳採購機制。


據明治控股公司年報數據顯示,2019財年,明治實現銷售收入759.70億元,其中食品類佔84%,藥品類佔16%。明治特別強調,在2020財年的中期經營計劃中,中國被定位為海外市場中最重要的地區。


具體而言,中國的乳製品生產商正在推進對牧場經營的縱向整合,為實現牛奶及酸奶業務在中國的繼續增長,需要保證優質原料奶的穩定供應。此次股權收購的目的即是強化從原料奶採購到生產的價值鏈,併為在中國實現業務的可持續增長打好基礎。


據瞭解,明治在中國的業務包括牛奶和酸奶業務,冰淇淋業務以及糖果業務。尤其是隨著巴氏奶市場的擴大,由於對其鮮美的口感和對安全性的期望,銷售量顯著增長,尤其是在華東和華南地區。今後,我們將在蘇州擴建牛奶和酸奶的生產基地,成立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並新建天津工廠。


快消君瞭解到,明治此前在中國上游牧業沒有自有奶源。進入中國市場至今,明治的奶源主要來源於江蘇、河北兩地的第三方大型牧場,並與華夏牧業、恆天然、澳亞牧業等企業有過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被明治看中的澳亞,“來頭”也不小,甚至可以稱之為中國牧業當之無愧的“低調巨頭”之一。


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澳亞牧業的銷售額約為410億日元(摺合人民幣約27億元)。該公司於2009年開始先後在中國華東、華北地區投資建設了7個“萬頭牧場”,至今飼養了約8萬頭奶牛。目前,它是明治中國牛奶和酸奶業務的主要原料商。


280億日元巨資收購!明治乳業終於在中國有自己的牧場和奶源了!


“我們的產品種類非常豐富,包括鮮牛奶、純牛奶等,公司為餐飲,咖啡,烘焙,航空,酒店等渠道提供產品。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可以接受到我們的優質奶製品。”澳亞牧場的相關負責人此前在接受採訪時,對該企業的業務如此描述。


據外媒報道,澳亞的生乳生產效率在行業內屬於較高水準,每頭奶牛的日產奶量約為34公斤,比日本奶牛的平均產奶量高出約10公斤。而澳亞自有品牌Greenfields,在印尼是排名第一的牛奶品牌,同時在國內也是瑞幸咖啡等大型下游企業的重要供應商。


值得注意的是,澳亞的母公司佳發集團是印尼最大的綜合性家禽公司之一,並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上市。


02

逆勢收購有講究


近年來,國內大型牧業公司大多滿盤皆虧。究其原因,業內普遍認為是上游奶價太低。


而奶價持續走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包粉”。所謂“大包粉”,是指將鮮奶噴粉製成工業奶粉,再用於乳品和食品企業再加工或生產使用。將鮮奶噴粉相當於延長了鮮奶的保質期並更容易運輸,可以賣到半徑更大的市場。


“大包粉的湧入讓中國原奶市場在短時間從供不應求變成供過於求。”這是一家上市公司在年報中的表述。大包粉的湧入對國內原奶產業形成了巨大沖擊,國內原奶價格大幅下跌三成左右,部分地區奶價甚至低過了礦泉水。


280億日元巨資收購!明治乳業終於在中國有自己的牧場和奶源了!


不過,從2018年底開始,我國原奶價格開始明顯上漲。一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其背後的主要原因是2015-2018年奶牛養殖行業持續虧損,散戶和中小牧場加速退出,生鮮乳供不應求。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今年的原奶價格走勢,方正證券分析師認為,將呈現“先降後升”的態勢。具體而言,原奶價格受疫情衝擊,國內庫存積壓,進口需求將減少,因此上半年將承壓。不過,疫情衝擊是一次性的,可能進一步加速淘汰中小散戶。隨著下半年需求恢復正常,渠道庫存出清,整體需求恢復正常增長。因此,預計國內原奶價格上半年壓力較大,三季度旺季或見向上拐點。


可以說,上游牧業的種種“低迷”,似有逆轉之勢。


乳業專家宋亮在接受快消君採訪時表示,此時收購上游奶源對於下游乳企有兩方面的好處:


其一,受限於上游牧業近年來的持續低迷,企業估值走低,反而對於下游乳企來說是一個“抄底”的好機會;其二,從長期來看,牧業公司的估值一定會逐步恢復,通過收購和入股等方式,下游乳企可以穩定獲取奶源並控制奶源成本。


事實上,從2018年開始,下游乳企投資上游牧場,“搶奪奶源”的現象就已變多,尤其是伊利和蒙牛等龍頭乳企,為了穩定上游原奶供給,紛紛與大型養殖集團合作。


此外,收購澳亞牧業股份,對於明治而言更有特殊意義。


宋亮認為,明治的產品主要是低溫乳製品,其原料主要是生鮮乳。不過,中國生鮮乳的整體規模和數量都在大幅減少。穩定奶源,保證在華東、華南市場巴氏奶和酸奶的產品供應,對明治來說是當務之急。


280億日元巨資收購!明治乳業終於在中國有自己的牧場和奶源了!


03

奶粉業務將回歸?


隨著明治斥資收購自有奶源被“坐實”,一個沉寂多年的疑問又被擺到了案頭,明治奶粉以及其代表的日本奶粉會迴歸中國市場嗎?


六年前,明治將其奶粉業務乾淨利落地撤出了中國。當時,明治發出聲明稱中國乳製品市場競爭逐漸激化, 在嚴峻環境下,堅持採用澳大利亞全進口奶源的明治乳業生產成本逐年遞增,造成了對公司成本及收益的嚴重影響。


事實上,2010年之前,明治乳業也曾在中國奶粉江湖上有過頗高的“江湖地位”。根據日本行政單位農林水產省統計,2008年以明治為主力的日系奶粉品牌在華市場佔有率達7%,而所有的中國國產品牌奶粉合計佔比僅為30%;2009年,日本對華奶粉出口量多達2044噸,比2007年增長了近5倍。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在2010年報告中稱,通過對2008年、2009年深圳市沃爾瑪超市的調研發現,明治奶粉在深圳市沃爾瑪超市奶粉銷售額中佔比達5%;2008年10月初在淘寶檢索的結果顯示,在售出的145914件奶粉中,中國國產品牌合計僅18484件,而明治奶粉則售出10539件,在所有的奶粉品牌中高居第一。


然而,該公司在2011年12月遭受了嚴重的挫折,原因是福島核電站因地震和隨後的海嘯而遭受破壞,而核洩漏導致其產品樣品中含有痕量的放射性銫。彼時,兩次災難削弱了日本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聲譽,也讓其在華戰略的前提徹底改變。


280億日元巨資收購!明治乳業終於在中國有自己的牧場和奶源了!


2013年,中國發起奶粉市場整頓,對奶粉行業監管趨嚴。該年,國家發改委對合生元、多美滋、美贊臣、雀巢、惠氏、雅培等6家企業的定價違規行為開出了1.1億美元的天價罰單。明治因積極配合調查而免於處罰,代價則是將旗下奶粉全部降價7%左右,並承諾在之後的兩年內以這一優惠價格供應中國市場。在宣佈降價的3個月後,明治總部做出了將奶粉業務撤出中國的決定。


此後的日子裡,明治一直低調地依靠液態奶在中國市場維持著百年乳企的身份。那麼,這一次在上游的大舉佈局,是否說明明治的奶粉業務即將回歸中國市場呢?


宋亮認為,收購奶源不代表明治奶粉重回中國市場。一方面,日本奶粉還沒有考慮重新進入中國市場;另一方面,由於核洩漏導致中國對日本奶粉的限制還沒有解禁。此外,明治的奶粉基來自澳洲麒麟乳業,即便進入中國市場,也不可能使用本國奶源。


“佈局上游牧業和奶粉沒有任何關係,明治未來的乳製品業務依然在巴氏奶和酸奶上。其奶粉可能僅僅通過跨境購等方式出現在國內市場上。”宋亮表示。


那麼,佈局了產業鏈上游的明治乳業在中國市場將有著怎樣的“蛻變”,且讓我們耐心地等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