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人只因为儿子太优秀,才最后当了皇帝(二):李旦

唐睿宗李旦是唐高宗李治最小的儿子,武则天的第四个儿子,在兄弟们之中,极不起眼。

这几个人只因为儿子太优秀,才最后当了皇帝(二):李旦

范冰冰演的武则天,那时候冰冰还没有出事,李晨天天还睡她旁边

这几个人只因为儿子太优秀,才最后当了皇帝(二):李旦

李治、武则天并称二圣,可见李治很宠她,所以说,李治也是个情圣

弘道元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他是李世民的儿子)于洛阳去世,遗诏命太子李显灵柩前即位。这个李显就是李旦的亲哥哥,也是武则天的儿子。

李显继承皇位之前,哥哥李忠被废;接着,被立为太子的同母长兄李弘和二哥李贤也先后被废赐死。李显他亲眼目睹两个哥哥的下场,因此在执政的母后武则天面前恭敬小心,从不多说一句话。因此,初期他的太子位较稳。

开耀二年正月,李显的长子李重润出生,高宗十分欢喜,在李重润满月时改年号为永淳,还将他立为皇太孙。当太子的李显极力避免与母后冲突,因此成为武则天儿子中第一个顺利即位的太子。


这几个人只因为儿子太优秀,才最后当了皇帝(二):李旦

李显剧照

不过,即位后唐中宗李显有些膨胀,忘记了母亲还是极有权力欲的,而他爸爸先皇李治的遗诏也明确说:“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处分。”有一天,中宗想要任命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裴炎坚决不同意,唐中宗发怒说:“我就是把天下交给韦玄贞,又有什么不可以呢?难道还吝惜一个侍中的职务?”

裴炎很惧怕,就把这事报告给了武后。

武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武则天把朝中重臣召集至乾元殿,命令军队入宫,下令废中宗为庐陵王。中宗李显问:“我有什么罪?”

武太后说:“你想把天下交给韦玄贞,你有这么大的权力吗?擅让天下,怎么说无罪呢?”李显就此被废,皇家母子也如此绝情啊。

于是,李旦一不小心,就被出列当了皇帝。

本来,做梦也不敢想自己能当皇帝。这就是捡来的皇帝啊,天上掉下一个林妹妹,不,比林妹妹还要爽,天上掉下来一个皇帝位。


这几个人只因为儿子太优秀,才最后当了皇帝(二):李旦

李旦剧照

不过李旦也不算太好运,因为,朝政大事都由武太后他亲爱的妈妈决定,自己虽然是皇帝,其实也没有什么正经的事儿要轮到他来做。

这皇帝做的还有什么味道呢?

想想再想想,其实不做也罢。

其实,他就是想做也不行了,因为,他的妈妈也想当皇帝了。

不久,唐睿宗李旦李旦上表逊位(估计也是被上表),武则天登上皇位,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还成立了大周朝。

武则天当了皇帝,那可是了不得,李唐宗室子弟大多被杀戮,又发生了扬州徐敬业等人的兵变。不久,宗室琅琊王冲、越王贞等相继起兵。他们都打出反对武则天,匡复庐陵王的口号。

这样也让废中宗皇帝庐陵王李显担十分担忧被他亲爱的妈妈所害,于是惶恐不安。有一次听说朝廷有使节到房州来,李显以为老妈要杀他就直接拿刀要自杀,幸亏与之共患难的老婆韦氏加以安慰,才安然无恙。

这几个人只因为儿子太优秀,才最后当了皇帝(二):李旦

韦后剧照,说实话,韦后对李显,开始还是好的。只是最后------

这几个人只因为儿子太优秀,才最后当了皇帝(二):李旦

李显和韦后

圣历元年三月,武则天突然把庐陵王李显从房州接回来,称庐陵王有病,需来洛阳休养,实际上是她是想让李显重任太子,因为,武则天年事已高,且,病了,很重。

中宗李显为搞好与母后武则天的关系让母亲放心,决定与武氏联姻,于是将女儿永泰公主嫁予武则天的侄子武延基(魏王武承嗣的儿子),幼女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

长安元年九月,皇太孙李重润和永泰公主夫妇对武后宠信的张易之、张宗昌兄弟表示不满,结果二张反而告他们诽谤朝廷,这让李重润与永泰夫妇被迫自杀。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这是千古不变的。

面对二张的威胁,重当太子的李显与弟弟李旦和妹妹太平公主经常往来,开始暗中计议对策。

这几个人只因为儿子太优秀,才最后当了皇帝(二):李旦

这个太平公主,可是一个非常有故事的女同学,是文学创作者喜爱的人物

长安四年,武则天病居迎仙宫,除了二张,外人不得入内。

神龙元年正月,张柬之等人起兵发动政变,占领玄武门,斩关而入,进入迎仙宫,杀死二张。相王李旦也率南衙禁兵加强警戒,配合这一行动。武则天于是先传令太子李显监国,次日传位,隔天中宗复位,并大赦天下。

于是论功行赏,李旦加为安国相王,拜太傅,同中书门下三品;妹妹太平公主加镇国太平公主称号,表彰拥立之功。张柬之等人也加官晋爵。

武则天死后,唐中宗李显懦弱无能,结果朝政大权又落到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手,原来发动政变恢复唐朝的功臣、宰相张柬之也被他们贬官驱逐,太子李重俊被杀。韦皇后效仿原来武则天的做法,让自己的兄长韦温掌握大权,对于女儿安乐公主的违法卖官鬻爵也不加制止,大加纵容。

景龙四年(710)六月,中宗李显被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杀,改立少帝李重茂,改元唐隆。

起初,宰相等重臣十几人集体商议并由上官婉儿执笔的中宗遗诏是由韦后以皇太后临朝称制,而以时为安国相王的睿宗加太尉参谋辅政。后来,韦后的党羽认为不应该用相王辅政,实际上是韦后想仿效武则天把持朝政,把睿宗李旦当作了一大障碍,是对曾经做过大唐皇帝和皇嗣的睿宗李旦心怀疑忌。

李旦在先有中宗顾托遗志,而韦后自怀私心剥夺其辅政权力的时候,他也从没有敢正面争锋,一如既往地恭俭退让,避免遭到已经把持了朝政的韦后的陷害。这说明睿宗在躲避政治斗争漩涡的冲击时,也具有寻常人不曾具备的高超本领。

由于倒行逆施,韦后最终走上了末路穷途。

李旦也有不少儿子,其中第三个儿子叫李隆基,是不是听名字很熟悉?

对,这个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唐玄宗,爱上了一个女人,叫杨贵妃。

李旦的这个第三子李隆基与他的姑姑太平公主(武则天的儿女)等联络禁军将领拥兵入宫,将韦后诛杀,废黜少帝李重茂,拥立睿宗重新登基,史称“唐隆政变”。

政变成功后,李隆基很激动地跑到父亲那儿报告说,爸,我把皇位又给你抢回来了!

唐隆(710)元年6月24日,睿宗即位于承天门楼,大赦天下,李隆基也因功被立为太子。其实李隆基并不是长子,长子是曾经当过太子的李成器,这下,成器也成了不成器,没有出色的才能和贡献,李成器终于当不成太子了,后来也自然当不成皇帝。

但是,唐睿宗李旦因为他的成长经历,所以做事优柔寡断,不愿也不敢和太平公主发生正面冲突,总是忍让。而太平公主则认为是自己给了哥哥李旦做皇帝的机会,功劳巨大,所以她掌握了朝政大权。

随着自势力的强大,太平公主的野心也膨胀起来,想像她妈妈那样也做做女皇帝。

太平公主的主要对手便是太子李隆基,就开始防范他。她制造舆论说,李隆基不是长子,没资格做太子,更不能继承皇位。

太平公主的目的是要废除李隆基的太子身份,为自己以后做女皇帝开路。

到公元712年,睿宗李旦怕再这样下去,李唐江山又大乱,于是毅然把帝位让给了儿子李隆基,只保留了朝廷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和军政大事的决定权。


这几个人只因为儿子太优秀,才最后当了皇帝(二):李旦

李隆基看上去很胖的样子


这几个人只因为儿子太优秀,才最后当了皇帝(二):李旦

杨贵妃也很不瘦,还能让“汉皇”一见倾城又倾国,本领还是不小的

睿宗李旦的让位加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除掉对方。

在公元713年的7月3日,皇帝李隆基果断地先下了手,他亲自率领兵马除掉了太平公主和她的手下骨干几十人,将倾向太平公主的官员全部罢官废黜,唐玄宗终于掌握了皇帝应有的权力。

当年,唐玄宗把年号改为开元,表明了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果然,李隆基真的开创了开元盛世)。

李隆基当了皇帝,就尊李旦为太上皇了。

所以说,李旦第二次当上唐朝的皇帝,也是因为自己有了一个好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