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18個月估值20億美元,Bird怎麼做到的?

最早進入“共享電動踏板車”市場的創業公司Bird,在成立不到18個月之內,就獲得了多輪融資,估值超過20億美元,成為近幾年成長最快的獨角獸。

驅塊屏 | 成立18個月估值20億美元,Bird怎麼做到的?

它的投資人Mark Suster撰文,解釋了自己投資Bird的原因,以及為什麼Bird會如此與眾不同。

20億美元,Bird真能值這麼多錢?

成立不到18個月,20億美元,這樣的估值漲幅是非常快的,以至於很多人,包括行業記者和分析師們都表示了擔憂。對於這種估值增長做出反應是可以理解的,但對於任何親眼看到它消費者需求如何旺盛以及實際收入急劇增長的局內人,都不會對這種估值表示驚訝。消費者是在用腳投票,Bird的前期營銷費用並不高。

當我第一次在Santa Monica的街上看到Bird的電動踏板車,我認為這個服務應該沒有人會用。但僅僅幾個月後,我開始頻繁看到有人在使用Bird電動踏板車,之後這個使用量仍然在繼續增加。當我從6樓的辦公室往下看,每隔2-3分鐘就會有幾輛Bird電動踏板車經過。於是我踏上一輛,去到它的辦公室,找創始人談投資,因為我從沒看過哪個消費者品牌如此迅速地崛起。

Bird很有可能是我見過的增長速度最快的公司,我不會披露它的財務信息,也不會有預測或時間表。但我想說的是,它的收入增長讓人震驚,而且由於消費者的需求一直沒得到滿足,只有供應才是公司發展速度的限制因素。

Bird的崛起有道理麼,誰會是它的強力競爭對手?

這也是我經常看到的一個問題,並且在每一個新的偉大公司成長過程中,這種質疑都會存在。人們對Facebook、YouTube、Airbnb、Uber、Twitter、Instagram和其他技術或互聯網巨頭表示理解和歡迎,但對於Bird,人們會說它沒有網絡效應,沒有進行病毒傳播,任何人都可以在這個領域創業。真的是這樣麼?其實Bird已經具有相當大的競爭優勢。

資金

Bird是第一個進入這個領域的公司,它的創始人很有領導力和實際經驗,使公司擁有極強創新能力,也在短時間內就獲得了1.25億美元的資金。這些因素使它獲得了較強的先發優勢,當它產品已經成熟,在多個地方市場擴張時,很多同類公司還在草擬商業計劃。於是,Bird的融資更加順利,在籌集了3億美元融資後,它更容易獲得規模優勢。在“贏家通吃”的To C市場,它可能會面對一些競爭,但不會有太多有分量的競爭對手。

密度

Bird作為先行者,擁有的另一個優勢是密度。當Bird已經以較高的密度,在城市裡投放了成千上萬的踏板車,那麼消費者就可以在較短的步行距離內找到踏板車並使用它,這個需求就被初步滿足了。而一旦這種情況出現,新進入的跟隨者就很難獲得大量資金再進行投放,因為有眼光的投資人不會再去進行無效投資。

驅塊屏 | 成立18個月估值20億美元,Bird怎麼做到的?

產品與配套服務

Bird就像2007年的蘋果iPhone一樣,確定了電動踏板車的設計風格和標準,後來者們都是在它的基礎上進行模仿和改造。而它已經利用自己的領先優勢和積累下來的市場反饋進行下一代產品的開發。

充足的融資讓Bird可以建立起完善的配套設施與服務。首先是充電服務和電池,Bird的服務團隊會在晚上把散落的踏板車重新規劃擺放並充電,也有足夠多的充電設施,這建立起一個高效的充電網絡,讓消費者能夠獲得良好的充電體驗。當然,在電池上Bird也做了改進,它使用了具有更長使用壽命的電池,讓踏板車的續航里程有所增加。

共享電動踏板車是一項高頻的服務,電動踏板車的損耗是意料之中。Bird會在每個市場建立本地的工程維修團隊,以修理損壞的車輪、制動器、電纜、並更換電池等等。這樣的團隊對於每一個同類的創業公司來說都是必須的。但是相比電動踏板車作為一種工業品可以大規模生產複製,專業的工程維修人員卻沒那麼多,而且Bird已經建立了這樣的團隊,其他競爭對手想要挖人必須付出更高的成本。

數據

Bird在數據收集方面擁有巨大的領先優勢。電動踏板車實際可以看成一臺帶輪子的計算機。在服務運行的過程中,踏板車搭載的電子設備可以記錄大量的運行路線數據,也能記錄大量的消費者偏好數據,比如哪個區域的需求是最大的,哪些線路是最熱門的。這些數據可以使Bird動態調整在每一個城市的車輛投放量並優化投放的區域,以達到最優配置;也能夠向城市管理方提供這些數據,幫助他們更好地規劃未來的城市。

品牌與用戶心智

另一個明顯的先發優勢是品牌,更確切的說是用戶心智。就如人們想要打網約車時,首先會想到Uber;人們想要使用電動踏板車時,首先會想到Bird。當Bird等於電動踏板車這個概念在越多消費者的心裡生根,消費者的習慣越牢固,Bird的品牌建立得就越好。

為什麼人們要使用電動踏板車,而不是走路、騎自行車或打車?

這是一個市場需求是否為真的問題。走路通勤有利於健康,但有時候人們的通勤距離可能是1.6英里(2.56公里)以上,這種距離花的時間就會更長。如果選擇Uber或Lyft,在市中心會陷入擁堵的陷阱,可能等網約車來和堵在路上的時間都會超過走路的時間;另外,你要去的A點和B點之間也沒有公共交通。這個時候,電動踏板車就能很好的解決問題,它是出色的“最後一英里”通勤解決方案。

驅塊屏 | 成立18個月估值20億美元,Bird怎麼做到的?

自行車也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但是在美國市場,電動踏板車正在碾壓短途自行車(路程<3英里),如果你不想開車,自行車或者公共交通則會成為首要選擇。

當然,不用只相信分析,可以到大街上去看一看,在密度高的街區,幾分鐘內就有數十輛Bird電動踏板車經過,當Bird進一步在更多市場佈局,這種場景會在更多城市出現。沒錯,消費者們就是在“用腳投票”。

驅塊屏 | 成立18個月估值20億美元,Bird怎麼做到的?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驅塊屏,邀您共享錢程! (責任編輯:小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