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世界读书日,你开始读书了吗?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你开始读书了吗?

这是魔投谭的第049篇文章

本文约1755个字,阅读需用5分钟

前言


读书是每个年轻人能够内心积淀的好习惯,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作者智慧的结晶,曾经有人说,“读书,一定要读这个作者的第一本书,还要读这个作者没有成名的那些作品,更值得深读。”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你开始读书了吗?


很多人的读书习惯来自于童年时期的贫乏环境,除了读书能够有独自愉悦的想象空间以外,剩下的空间里都不能让自己安静下来。


我记得当年母亲奖励我获得“三好学生”,给我买了人生第一本拼音版本的《西游记》,我坐在门口的石磙旁边,大夏天从日落到月亮升起,看的如痴如醉,连蚊子咬了很多大包都没有来得及关注,然后紧接着就是《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在年少时期的男生只对刀枪棍棒感兴趣,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故事到了初中才开始慢慢品读。


读书,仿佛在我这几十年里是一种看向世界远方与问道自己内心的一种双重思考,特别是现在,对待人生不同阶段的感受,看书也是不一样的感受。


1


在我看来,读书可能是唯一突破阶层的一种共鸣行为,一本《三体》可以在雷军手里去看,也可以在你手里去看,你看到了科幻的想象,雷军可能看到了商业环境的丛林法则思考。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你开始读书了吗?


有些书是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你再次读下去的感受也会不同,比如我最近十几年的枕边书《沉思录》,从高中时期获得这本书,正值人生关键关口的选择,这本书带给我在课堂下的镇定,还有面对生活与学习方面的从容,而时隔多年,再次在工作里感受迷茫时,翻看这本书的时候,居然也可以启发自己的思考,特别对于事物本质的看法,诸多启发都是来自这本书。


这个屏幕经济的时代,视频播放速度已经超越了大家的想象,5G时代即将来临,视频化的生活已经要成为常态,但在这种高速运转的时代里,你可以认真去看一本书,其实是一个奢侈的事情,特别是当看书有了目的,你就会渴望更多捷径来帮你看这本书的精华之处,阅读的快感会上瘾,根本停不下来。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不是要你打开得到与樊登读书会,通过语音去了解一本本书的分解信息,而是随手找一本纸质书,无论什么学科,手机静音,认真看完,你会收获不同的东西。


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从我们小时候已经到你现在,都是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这个阶梯在我们面对社会的生存压力,而忘记去在内心里去搭建,每天大家都是疲于奔命,为了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第一层需求,在不断地透支自己的身体与精神,而且是一条物欲横流的不归路,只能朝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你开始读书了吗?


改变自己的人生观念是从大事件发生开始,比如这次疫情就是一个影响太多人选择生活态度的重要历史事件,在大流行传染病面前,你的任何职场竞争力都帮不了你,只有你的身体免疫力可以帮到你。


如果你不幸被染中,只能成为历史影像资料的一种回顾,渺渺众生,回味无情,世界之大的意义就是,很多人的存在还不如一颗流星的璀璨,但普通人的一生,也是一个生命意义的诠释。


内心的强大是普通人能够正确认识一个生命的顽强之处,也是自我挣扎的动力来源,有些人面对不可预测的事情,就是可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勇往直前,而有些人只能是惶惶不能度日,哀莫大于心死,麻木不仁而自怨自艾。


最近几年喜欢看人物传记,从一个普通人到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里获得同行的想象体验,然后从自己的角度去看一个人在世人眼中的评价,有些观点与真相的崩塌,往往都是从你知道的越多开始,也是树立自己的人生志向开始。


3


很多人的看书来自于他人的推荐,而我自己是喜欢去书店逛,可能是获取书籍的通道不一样,很多人对于书的理解也是不一样。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你开始读书了吗?


读书到底带给人们的是思想愉悦,还是技能提升?二者亦可兼得的是书籍分类不同,但绝大多数的技能书籍大于文学书籍的销量,这是一个现实的反馈,多数人看书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一种技能的沉淀,而不是想去看一个小说人物映射现实的悲欢离合。


这种挑书时的区别,就是年少时读书对自己影响不深的延续,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工作,为了生活,而真正为了自己而读一本关于社会现实与思考的书籍,可能在思想层面上的堡垒,才能更加稳固的不被社会动荡所击破。


不要做行动的巨人,做思想的矮子,但凡匹夫之勇者,可抵一时,不敌一世。


读一本好书,影响你的一生。


影响我写作与人生10本书


路遥《人生》

沈从文《边城》

钱钟书《围城》

姜戎《狼图腾》

奥勒留《沉思录》

张贤亮《绿化树》

苏童《妻妾成群》

张抗抗《隐形伴侣》

余华《在细雨中呐喊》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END---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你开始读书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