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恣蚊飽血》圖,引發古人孝道的討論,也是傳統文化的體現

很多古人的繪畫作品都在講一個故事,通過欣賞古人的繪畫作品,你可以看到關於作品背後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東西,甚至某一些古典的繪畫之中飽含著太多古人用意的內容在裡面,這也就成了學者們研究的對象。

一張《恣蚊飽血》圖,引發古人孝道的討論,也是傳統文化的體現

二十四孝之中講了關於古人對孝道的理解與深入研究,但這中間其實也有一些討論的聲音存在,下面我們聊到的這二張繪畫作品,正是取自於這二十四孝的內容之中,也是通過繪畫作品引發了大家對於古人孝道的討論,更是體現了傳統文化對人們的影響有多大。

一張《恣蚊飽血》圖,引發古人孝道的討論,也是傳統文化的體現

第一張作品就是講了一張《恣蚊飽血》圖,繪畫的內容就是講家中的蚊蟲太多了,一到了晚間要睡覺的時候,孩子就無法正常入睡。

而此時的孩子想到了父親也會被蚊子咬到,所以孩子就乾脆直接脫掉了上衣,然後扒坐在書桌前面喂蚊子。這樣子他就會以為蚊子不再咬父親,父親就可以睡一個好覺!

一張《恣蚊飽血》圖,引發古人孝道的討論,也是傳統文化的體現

一張《恣蚊飽血》圖,簡單的古人生活場景卻引起了大家對於孝的一種討論!很多網友表示孩子太傻了,這樣子做就是一種愚孝,這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二十四孝裡面的那一種糟粕,這一點就需要清掉。這與郭巨埋兒,臥冰求鯉又有什麼區別了。

一張《恣蚊飽血》圖,引發古人孝道的討論,也是傳統文化的體現

但也有一些網友聲稱是孩子太傻了,他的做法是有問題,但本身所講的孝順是沒有問題的。要怪只能怪父親無能,這個父親可以說是極度的不合格了,所以古人在孝字面前,孩子自然就成了犧牲品。

孝是可以的,但古人也別給弄成了一種愚孝,這樣子就不好了!

一張《恣蚊飽血》圖,引發古人孝道的討論,也是傳統文化的體現

其實通過這一張繪畫,孩子應該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讓自己成為父母這樣子無用的人。為什麼這一張圖能引發大家的討論,那就是古人口中的孝與現在大家所形容的孝似乎有了變化,大家覺得古人的孩子太孝順了也不好,可以用愚孝來形容,則當父母的太不上心了,太大男子主義了!

一張《恣蚊飽血》圖,引發古人孝道的討論,也是傳統文化的體現

還有同樣出自於二十四孝之中,讓人們感覺可以接受的一種古人的孝順,那就是漢文帝的親嘗湯藥圖。據傳漢文帝的母親臥病三年,母親在這三年裡面,她所服的湯藥,全都是由兒子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一張《恣蚊飽血》圖,引發古人孝道的討論,也是傳統文化的體現

這樣子做一方面就是出於兒子盡孝的一種表現,另一方面就是為了給母親試藥的溫度與好壞。這其實也是一種愚孝的表現,但多少還是可以解釋得通,至少算是一種古人盡孝的方式。

一張《恣蚊飽血》圖,引發古人孝道的討論,也是傳統文化的體現

相比《恣蚊飽血》中所形容的孝,漢文帝嘗湯這一種孝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是在大家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其實為什麼一個孝的說法會引發大家的討論,原因就是現如今年輕人已經不太懂得什麼是孝了,都被生活的一些事情給沖淡了。

一張《恣蚊飽血》圖,引發古人孝道的討論,也是傳統文化的體現

​甚至連在生活之中,兒子很難對母親說出一句“我愛你”,網友你們說現在的社會之中,年輕人應該如何學習古人把孝這一個字很好的發揮出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