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媽媽的悲傷自責的孩子更有可能面臨抑鬱和焦慮

一項新研究發現,孩子對他們母親的悲傷或抑鬱承擔責任,更有可能自己面對抑鬱和焦慮。

家庭心理學家、主要作者克里斯提娜·庫羅斯說,

“儘管抑鬱症狀較嚴重的母親面臨著孩子也會出現抑鬱和焦慮症狀的風險,但研究表明,並非所有孩子都是如此。更確切地說,是這些孩子覺得他們應該為他們母親的悲傷或抑鬱負責。”

根據調查結果,父母和其他經常與孩子互動的人密切關注孩子對母親症狀的評論,並在孩子錯誤地認為母親抑鬱是他們的錯時進行干預,這一點至關重要。

承擔這種責任的兒童可以受益於針對負面思想的治療和干預。

為媽媽的悲傷自責的孩子更有可能面臨抑鬱和焦慮

德克薩斯基督教大學的心理學副教授內奧米·艾卡斯也參與了這項研究,該研究發表在《家庭心理學》雜誌。

這項研究基於對129位母親和她們的孩子的調查,這些孩子是通過學校、傳單和在線廣告從達拉斯-沃斯堡社區招募的。

平均來說,被納入研究的兒童是13歲。

母親們被要求同意或不同意20條陳述,如“我無法擺脫憂鬱”和“我對我的日常活動失去興趣”,以評估她們是否有抑鬱症狀,即使她們實際上沒有被診斷出患有抑鬱症。

近12%的被調查女性被發現有潛在的臨床抑鬱症狀。

這些母親也被要求評估她們是否覺得自己的孩子有抑鬱和焦慮的症狀。

與此同時,孩子們被要求完成總共四項調查,看看他們是否在應對任何焦慮或抑鬱,以及他們是否因為母親的任何抑鬱跡象而責怪自己。

對於母親的抑鬱症狀和孩子自身的心理健康問題之間的聯繫,有兩種可能的解釋,

“如果孩子把母親的抑鬱症狀歸咎於自己,那麼他們更有可能對母親的症狀耿耿於懷。從大量的研究中瞭解到,反覆思考壓力,尤其是那些無法控制的壓力與抑鬱和焦慮有關此外,如果孩子覺得自己對母親的症狀負有責任,他們可能會試圖讓事情變得更好,並使用無效的應對策略。這可能導致孩子的無助感、失敗感和低自我價值感,因為最終孩子會錯誤地歸因於母親的抑鬱症狀。"

研究人員認為,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看看抑鬱的父親是否對他們的孩子有同樣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