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描淡寫的湖心亭看雪,憑什麼能夠成為曠世佳作

張岱的「湖心亭看雪」,是我教會女兒背的第一篇古文!那一年,她四歲。為什麼要選這一篇,作為她學習古文的開端呢?

因為它很高級,與眾不同,用現在流行的話講,就是極簡主義。究竟好在哪裡?

輕描淡寫的湖心亭看雪,憑什麼能夠成為曠世佳作


先說說時代背景

中國古代,文人的這個小圈子裡,最有生活情趣的,一個是兩宋,一個就是晚明。晚明政局動盪,宦官專權,大批文人厭倦了官場,當然也是被動的逃離。他們躲開了政治的漩渦,無心再過問家國天下,於是寄情山水之間,迴歸守成,想尋一份安寧。

輕描淡寫的湖心亭看雪,憑什麼能夠成為曠世佳作

逃離了現實,這批文人,很會生活。他們田園粗足,丘壑可怡,水侶魚蝦,山友麋鹿,耕雲釣雪,誦月飲花,或兀坐一室,習靜無營,或悠遊林下,披月山巔 ,又或讀書冶園,醉酒花間。此之為樂,不減真仙,完全把日子過成了藝術。

輕描淡寫的湖心亭看雪,憑什麼能夠成為曠世佳作

張岱就是這個群體中的代表人物。他才情恣意,文章不流俗。晚明的大體環境,構成那個時期小品文的藝術特性,總體上比較灑脫,又充滿了幽思。這篇就是明清交替之際,表現文人情懷的上乘之作。

張岱的高明之處

一篇好文章,不在於長篇累牘,在於短。長篇容易寫,短文卻很難寫好。因為短文需要凝練,主旨不減的情況下,就意味著要用更少的字來作更精準的表達,甚至要更生動。考驗的是作者的水準。張岱的湖心亭看雪,展示了他這方面的極強功力。

一篇好文章,也不在於堆砌詞藻,在於淡。寫作的人,起初的階段裡,都喜歡炫技,每個句子裡恨不得都引經據典,奪人眼球。這種文章會膩,多看幾眼倒胃口。真正高級的文章,從來是清淡如蘭,回味深長。

輕描淡寫的湖心亭看雪,憑什麼能夠成為曠世佳作

這篇文章,全文只一百五十九字,堪稱字字珠璣。篇幅雖小,意境卻闊而幽遠。文章開頭簡單地交代時間與地點,接著便切入描寫的主要對象,「雪」,大雪三日,作者並沒有極盡渲染之能,只用了「湖中人鳥聲俱絕」七個字加以概括,簡潔得近乎吝嗇,卻抵過千言萬語。

緊接著,「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三言兩語,輕描淡寫,交代清楚了天地與景與人的空間關係。你可以想象那個畫面,凌駕於西湖之上的第三視角,完全是一幅完美的山水畫。

輕描淡寫的湖心亭看雪,憑什麼能夠成為曠世佳作

以雪景起筆,從寧靜、空明的景緻傳達出清涼、孤寂的意緒。筆墨精煉,文筆清秀,表現力強,僅僅幾十個字,卻融敘事、寫景、抒情於一體。

寥寥幾句,奠定了全文的色彩和基調後,文章進入又一重要情節,亭中所遇,「湖上焉得更有此人」,既道出飲酒人的驚訝,同時也道出作者的驚訝。有了意外的相遇,全文的色調在這裡得到調節,清冷的基調融入了暖色。

輕描淡寫的湖心亭看雪,憑什麼能夠成為曠世佳作

雖然是路人,卻又是情感上的相知;雖是相知,卻終究是路人。這種複雜而又微妙的心理,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表達方式,只有藉助酒才能得到完滿的傳遞。「強飲三大白而別」。

文章最後,清涼的雪景隱退了,落寞的心境也因亭中偶遇而變得微溫。舟子的話,「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是對作者內心感慨的點白,表達的很隱蔽,很節制。不求多而求簡,無聲勝有聲的效果。相當高級!

想讓孩子學習古詩文的家長,不妨先從這一篇開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