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向陽開 問題小區蝶變和美家園

00:00

“花儿”向阳开 问题小区蝶变和美家园

紅網時刻記者 萬牧昆 長沙報道

人間最美四月天,桃花細雨潤綿綿。4月23日,長沙高新區東方紅街道尖山湖社區麓谷小鎮政務服務點揭牌,綜合政務服務、公共服務、便民服務三大功能,贏得居民贊聲一片。

誰曾想到,今天受到居民群眾交口稱讚的和美善治小區,不到兩年前,還是遠近聞名的“問題”小區,2018年開始,小區因嚴重的房屋質量、配套設施、物業服務等問題,業主、物業和開發公司間屢屢爆發激烈衝突。短短兩年間,小區的蝶變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黨建引領,大家有了“主心骨”

“人與人不和,沒問題也能找出茬來,人與人和睦了,有問題也能坐下來和氣解決。”這是社區黨總支書記黃榮兩年來的“經驗之談”。面對治理中的種種難題和困境,尖山湖社區一開始就緊緊抓住黨基層組織建設這個龍頭,迅速成立小區黨支部,“口袋黨員”紛紛響應,前往社區報到,全面搭建起“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的三級黨建引領體系架構。

“黨支部成立後,黨員有了歸屬感,居民有了主心骨,問題有了反映途徑,說話有人聽、辦事有人信、號召有人跟,大家開始心平氣和地面對矛盾,解決問題。”黃榮回憶道。

在此基礎上,街道、社區幹部下沉到小區15個網格充當網格員,網格幹部通過四民走訪廣泛聽取收集意見,有效推動化解矛盾,消除隱患、解決問題,迅速提升了社區治理現代化水平。“書記,樓上搞完衛生總是把拖把放在外面,水就滴到我家陽臺了,能不能辛苦跟樓上說一說?”“主任,電梯過道等又不亮了,什麼時候能修好?”每天網格幹部的網格微信群人氣都很足。“我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微信群看看群裡最新反映的問題。”小鎮支部書記易浩說。

通過線上線下等渠道,網格幹部累計收集民情民意5000餘條,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72件,排查處理安全隱患103起,提供民生服務1800餘次。

融合共治,大夥成了“一家人”

聯席會議、民主協商是小區治理的另一大“法寶”。面對小區複雜多元的矛盾和問題,業委會、樓棟長、物業公司、志願者隊伍、專業養老機構等五類組織共建共治,通過等機制,借力於自治、法治、德治、共治、慧治等方式,迅速扭轉了原有的各行其道的做法,構建起互聯互助的治理格局。

通過實行聯席會議、民主協商等機制,小區累計處理了房屋質量問題2000餘個,小區內部環境煥然一新,新增了兒童遊樂設施、文化走廊、綠化、視頻監控、電動車棚等公共設施,居民居住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自從裝了智能門鎖,再也不擔心房屋租給不法分子,也不擔心收不到房租了。”小鎮業主張先生說。尖山湖社區將麓谷小鎮小區作為基層治理創新的試點小區,聯合東方紅派出所,大力推行小區治理的科技手段,開發商、物業公司和業委會紛紛響應,共同配合實現了車崗門禁的智能化升級,出租房的智能門鎖安裝近200戶,提升了小區的安全指數。

“智慧小區的建設,將讓小區更為安全,小區穩、社區安,社區安、社會寧。”社區聯點領導、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張志遠感慨地說。

文化升級,小區變為“心家園”

為了凝聚崇德向善,文明向上的正能量,社區在麓谷小鎮小區建設紅色廣場、黨建長廊,提質德文化、家文化廣場,建立“道德講堂”。通過開展“麓谷之戀”“千人風箏節”、文體聯誼、文藝匯演等活動,打造“親情”文化品牌,開展“鄰里節”“籃球賽”等文體活動,把陌生人社會變成了熟人社會,引導居民群眾聚在了一起、樂在了一起。

短短兩年時間,在尖山湖社區麓谷小鎮,小區由“亂”到“治”,鄰里關係由“疏”到“親”,居民滿意率由“低”走“高”,朵朵和美和樂、美麗美德的幸福之花競相綻放。“社區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單元,社區治理水平直接影響著城市治理的水平。我們要繼續開拓創新、擔當作為,切實完善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打造小區治理共同體,實現居民群眾幸福感的不斷攀升!”東方紅街道黨工委書記馮向陽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