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籌創始人沈鵬致歉,出售苦難,收割善良韭菜的生意能走多遠

Hi,我是明媚,專注職場分享,點個關注,一起向上生長。



水滴籌創始人沈鵬致歉,出售苦難,收割善良韭菜的生意能走多遠

水滴籌創始人沈鵬昨天致歉了,全文洋洋灑灑,回顧了創立水滴籌的初衷,以及這些年的歷程。最後承諾如果再管不好,就把水滴籌交給公益組織。

電影《我不是藥神》裡,藥販子不屑一顧地說:

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

現實生活中,缺乏醫療健康保障的中國人,很多是戰戰兢兢過日子,一場大病就能讓一個家庭轟然倒下。

根據艾瑞諮詢日前發佈的國內首份《健康保障行業研究報告》,中國目前潛在癌症發病風險人群超過277萬人,癌症的平均診療費用在30-50萬不等。

即便是在擁有基本醫保的條件下,大部分民眾尤其是絕大多數低收入人群都難以負擔得起一場大病所帶來的診療開銷費用。

截至去年,我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家庭有388.2萬戶。

在這樣的情況下,水滴籌,輕鬆籌等個人互助組織很有存在的必要。

根據相關數據,水滴籌累計籌款金額超過200億元,匯聚了2.5億愛心人士指尖的溫暖。


水滴籌創始人沈鵬致歉,出售苦難,收割善良韭菜的生意能走多遠

01

收割善良的韭菜

此次爆出來的水滴籌地推團隊掃樓拉求助的視頻,再次引發網友的質疑。

在大眾心目中,水滴籌可能是一個公益組織,一個生病後無力承擔,可以藉助其幫助自己籌得善款,從而實現看得起病的目的。

捐助者也醒悟過來,原來引發我的同情和愛心的“苦難”故事,是由套路和專人撰稿寫出來;

以為平臺發佈的信息一定經過審核的;結果不但不審核,甚至被地推人員刻意忽視或是惡意造假。

那一刻,無數頭草泥馬在心中奔過。

信任一旦被消磨,就很難重新建立。

尤其是在當下公眾對慈善信任度本就低到極致的情況下,原本以為的愛心救助變成了求助者的私心,和平臺希望高速發展的貪婪,一起踐踏誠信,合謀收割善良韭菜的行為。


水滴籌創始人沈鵬致歉,出售苦難,收割善良韭菜的生意能走多遠

今年5月,吳帥(吳鶴臣)因突發腦溢血需要手術,手術費用15萬,家人竟為他籌款100萬。在勾選家庭財產情況時選擇貧困戶。後經網友曝出其為德雲社郭德綱的徒弟,在北京有兩套房還有車。

雖然後面在輿論發酵的壓力下,吳帥退回所有的籌款,但是在網絡上引發的聲討和罵戰還猶在昨日。


同樣的,18年南寧武鳴區出現一起疑似詐捐的事件;


主人公鄧女士在水滴籌發起籌款:她的女兒是大二的學生,在7月被檢查出病毒感染,在重症監護室每天都要花費2萬多,初期治療起碼要三十萬;鄧女士和丈夫為了看病夜夜失眠,無計可施,醫藥費沒有著落,希望大家能伸出援手。


水滴籌創始人沈鵬致歉,出售苦難,收割善良韭菜的生意能走多遠

很快,預期的25萬籌款就籌集到了,鄧女士於7月11日全部提現。她的女兒黃某也很快得到救治,19日順利出院。

7月22日,有網友爆料稱,鄧女士家裡並不缺錢,其在武鳴開有3家粉店,家中有奧迪車,名下有多套房產。

對於網友的揭底,大病初癒的小黃在網上公開和網友展開罵戰,言語粗俗不堪,並稱:“你捐了多少錢,我還你,不缺你這個××的錢。”


水滴籌創始人沈鵬致歉,出售苦難,收割善良韭菜的生意能走多遠

當別人爆出真實情況後來還可以這麼理直氣壯罵人,你哭泣著求著捐款的時候的態度去哪兒了。

一樁樁,一件件無疑讓愛心人越來越寒心,難道愛心就該這樣被消耗?

平臺對發起救助的人的資質怎麼審核的?明明可以自己承擔的家庭卻非要眾籌?


02

當前公益現狀

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登記認定慈善組織僅僅7500多個。面對個人救助日益龐大的社會需求,慈善組織光是疲於應付都做不到,更不用說滿足需求了。

所以,在目前,如果將希望寄託在現有的慈善組織上,根本是個笑話。

水滴籌創始人沈鵬致歉,出售苦難,收割善良韭菜的生意能走多遠

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市場。

所以,專門服務於個體救助的互聯網商業平臺趁虛而入,它們簡單粗暴,直接回應需求;所以它們快速擁有大量用戶;而對於平臺來說,不需要花一分錢,用戶就是金錢,所以平臺得到迅猛發展。

一部手機,動動手指,就可以輕鬆完成捐贈等公益行為,也讓更多普通人有了參與公益的機會。據統計,2018年,中國有84.6億人次參與互聯網公益。

從這點可以看出,大眾不缺少做公益的熱情,願意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缺的是可信賴的機會和渠道。

03

公益和商業是否能融合?

支付寶的“相互寶”也曾經引發質疑。同樣,另一個籌款平臺輕鬆籌也因收取2%的平臺服務費,引發公眾廣泛質疑,最終在輿論的壓力下,輕鬆籌對個人大病求助實行0手續費。


水滴籌創始人沈鵬致歉,出售苦難,收割善良韭菜的生意能走多遠

免費的通常是最貴的,尤其是對水滴籌,輕鬆籌它們來說。因為它們本就不是公益組織,真正的身份是創業公司,從事的是商業行為,只不過包裝的產品是苦難而已。

0手續費,0管理費?商業的本質是逐利,不盈利的商業資助是走不遠的。

沈鵬曾經在訪談中也表示,

我們要可持續地做公益,如果只有公益就不可持續;只有商業,公司發展就會偏離初衷,同樣地不可持續。

公益是否可以和商業結合?

華民慈善基金會理事長盧德之說:

在一個商業社會,無論幹什麼,要完全脫離商業是不可能的,關鍵要看目的是什麼?公益和商業的關係是目的和手段的關係,可以用商業的手段去實現公益的目的。

水滴籌的盈利模式是什麼?

水滴籌的公開資料顯示,其業務由水滴籌,水滴公益,水滴保與水滴互助四大板塊組成。


水滴籌創始人沈鵬致歉,出售苦難,收割善良韭菜的生意能走多遠

水滴公司做健康公益獲得客戶,基於客戶賣健康保險領域獲得收入。

根據水滴數據,目前水滴全平臺獨立付費的用戶數超過2.5億,且“水滴保”業務復購意願高達73%,水滴保與支付寶及騰訊旗下的微寶被併成為互聯網保險領域的“流量三保”。

這樣的模式下,水滴籌盈利的核心點就在流量(用戶),這包括求助者和捐助者/潛在捐助者;所以,水滴籌的模式就是:

苦難(求助者)——被髮掘(地推/口碑宣傳)——被包裝成“苦難故事”——捐款(愛心人士買單);——搭配保險賣給用戶及其它附加。

流量為王,而每一個苦難背後就時巨大的流量。

所以,這次掃樓事件實際上水滴籌想要快速佔領市場,擴大用戶規模的手段之一。

這種地推勸人求助的模式反應了水滴籌的真實問題,那就是在業績壓力和提成誘惑下,把這事變成套路,拋棄了誠信,將不符合社會認同的求助者包裝成“苦難故事”,然後販賣給不明真相的大眾。

只是這樣的苦難真的可以批量複製?而出賣苦難的生意模式到底能走多遠?


水滴籌創始人沈鵬致歉,出售苦難,收割善良韭菜的生意能走多遠

04

水滴籌目前存在兩大問題

一,水滴籌目前最大的風險來自詐捐。

避免詐捐的核心是預先核實真實財務情況以及建立監督機制;

水滴籌中,求助者首先是發到自己的朋友圈,而第一時間進行捐款的人多是跟自己強相關的人。一旦發起水滴籌,就意味著將自己暴露在身邊人面前,而他們又是最好的監督人。

但是不是水滴籌就什麼事都不用做了?

當然不是,作為平臺方必須負起責來。提前審核,符合條件的才允許發起募捐。要不然時不時的暴雷會讓平臺很快死無葬身之地。

其次建立起自己的信用分,像支付寶的芝麻分;捐助人也設立獎勵信用分,需要幫助時優先得到救助;求助者一旦發生詐捐,進入黑名單,限制其消費行為;這一點在水滴籌官網有看到已經有24人被納入黑名單;其次起訴詐捐者追回捐款;第三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水滴籌創始人沈鵬致歉,出售苦難,收割善良韭菜的生意能走多遠

只有這樣,才能讓好心人的善心真正幫到需要的人。

二,善款最後的走向;

善款是否真正用於救助上面,還是說用作它用?

目前求助者提款後,後續走向,開銷支出並沒有強制要求提供證明等。這給了很多投機的人可乘之機。錢我用了,至於用在哪兒,不能全憑一張嘴。

其次,沒有用的多餘的錢呢?是退回還是怎麼用?

所以,對於水滴籌來說,建立後續的跟進機制和團隊尤為重要,在私心和利益面前只有有效的機制最有用。

05

朋友圈關於水滴籌的消息:

“就是一年幾百千把塊錢的事情,哪兒需要臨到頭來求爺爺告奶奶,發朋友圈消耗信任......”


水滴籌創始人沈鵬致歉,出售苦難,收割善良韭菜的生意能走多遠

可能有人會覺得有推銷保險的,但是他講出了一個道理;自助者天助,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提前為自己和家人做好保障。


水滴籌創始人沈鵬致歉,出售苦難,收割善良韭菜的生意能走多遠

慈善是促進社會公平,更是社會進步的一個標誌。

最喜歡的一個明星古天樂,在他默默捐贈多家學校被曝出後說:

我對此事不願多談,只希望在自己有能力時多幫助別人。

對於我們來說,沒有誰希望生病,但疾病和意外總是讓人猝不及防。

一方有難,八方相助。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伸一把援手,也許就是一個小小善意,能挽救一個生命,一個家庭。

願我們都不需要走到需要救助這一天,也願我們即使遇到困難仍然有人相幫。

水滴籌創始人沈鵬致歉,出售苦難,收割善良韭菜的生意能走多遠

相關數據來自:新浪財經


我是明媚,與你分享職場心得、創業故事。一起向上生長。歡迎關注,你的關注是我分享的最大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