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私有化是马斯克的“幻梦”?

特斯拉私有化是马斯克的“幻梦”?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重演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特斯拉要私有化?

是的。马斯克厌倦了上市带来的烦扰,周二(8月7日)发推文要以420美元的价格私有化特斯拉,如果成功,将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退市交易。

马斯克在社交网站发布了特斯拉私有化的消息,引发了美股敏感反应。特斯拉股票一度上涨11%,但随后特斯拉股价下跌2.43%。此举也引发监管部门关注,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向特斯拉连续发问。除了求证特斯拉所发信息是否属实,也追问为何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公开信息而不是在监管文件中披露。监管部门也质疑马斯克的推特信息是否符合投资者保护决定

很多“独角兽”企业通过股市成就传奇,譬如苹果市值刚刚超过万亿美元。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等也在为万亿美元市值而努力,有些高科技企业却不愿意上市,譬如中国华为。特斯拉,因何有退市年头呢?

也许和马斯克的性格相关。作为特斯拉的CEO,马斯克市电动和自动驾驶汽车的引领者,他在IT时代做着AI时代的梦。个人发射火箭、电动汽车、无人驾驶,这些有些科幻的想法都被马斯克变成了现实,“钢铁侠”并非浪得虚名。

当市场沉浸在苹果传奇时,马斯克正在打造他的特斯拉新世纪。不过,走在时代前头的弄潮儿,要么带来新的传奇,要么成为新工业革命的“烈士”。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处于黎明前的黑暗中,马斯克的主要困扰是融资难—而这也是特斯拉上市的原因。

一旦上市,就带上了紧箍咒,除了监管者,还有华尔街,也包括空头投机者。上市虽然解决了特斯拉的部分融资问题,但也给马斯克带上了紧箍咒。习惯天马行空的马斯克不得不被无形的监管约束,还必须和媒体纠缠,尤其是那些源源不断的负面消息,以及投资者的喋喋不休。特斯拉2010年6月上市,到2015年年初马斯克已经后悔上市。马斯克认为,“一家上市公司周围有很多噪音,人们经常对股价和价值发表评论。公开上市肯定会增加任何特定企业的管理开销。”

与其说马斯克是引领高科技的创业者,还不如说他是极富想象的创新者。因此,他对上市企业的财务季报非常反感,认为这种上市企业的僵化设计,是对企业长远战略的阻断,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他认为分析师繁琐的财务数据分析是“无聊透顶”,对于股市波动引发的分析视为噪音。简言之,上市带来的约束和烦恼,让马斯克难以忍受。不喜欢股市的江湖,就会金盆洗手。更让马斯克难以忍受的是,华尔街投机空头一直在觊觎特斯拉,特斯拉也被视为美国股市做空最多的股票之一。据统计,特斯拉被做空的股票数量在美股中排名第四位,市场上依然存在着130多亿美元的做空量。虽然,马斯克曾让空头亏损47亿美元。

这正应了一句股市箴言—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但谨慎又不是马斯克的个性,如果谨慎就不会有特斯拉。关键是,马斯克上市的目的主要是融资,但是上市以来,马斯克依然未能摆脱资金流不足的困扰。上市融资和被现金流困住,似乎成为马斯克难以忍受的逻辑悖论。因此,今年愚人节,马斯克以一种相当无奈的“自黑”方式在推特上分享了一张被PS过的马斯克破产的图片。

马斯克的退市想法和对上市产生的一系列烦恼,其实是科创企业上市初期的典型“病症”。被监管层束缚、被舆论场关切、被投资者议论和被投机者惦记,都是上市应该付出的代价。需要资本的支持,就难免会被资本绑架,这是股市的基本规律。马斯克不是乔布斯,也不是比尔-盖茨,他超前的思维,超越性的产品,和市场很难做到同频共振。对于市场各个环节的关注、怀疑甚至是唱衰,马斯克感到难以承受,也符合马斯克的真性情。

特斯拉退市的私有化能够实现吗?这取决于三个方面:

一是特斯拉有没有足够退市的钱?按照420美元计算,特斯拉市值大约是730亿美元,马斯克能凑足这么多的钱吗?英国金融时报认为,马斯克已经找到了投资者,沙特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和孙正义的软银都对特斯拉感兴趣。前者掌控资金规模高达2500亿美元,似乎有能力成为马斯克的大金主。不过,摆脱股市,其实也会受制于退市后的私有资本操控,马斯克只不过摆脱了华尔街的紧箍咒,又套上了沙特资本的脚镣。不习惯被资本操控又急需资本流的马斯克,这可是个大难题。

二是特斯拉要想私有化,必须要通过50%以上的流通股股东同意。因此,马斯克想退市,决定权并不在他手里。

三是马斯克可能面临SEC是否操纵股市的调查。因此,特斯拉私有化不一定能够实现,但是马斯克却极可能引火烧身。

特斯拉一直受到现金流、产能不足和破产流言的滋扰,但是二季度财报出来后,Model 3的产量增幅较大,形势一片大好,Model 3的产能上来,特斯拉也就走上了市场正轨。马斯克此时提出特斯拉私有化,对股市而言有卸磨杀驴的意味。因此,从华尔街到普通股民,肯定不会让特斯拉私有化。

特斯拉私有化更像是马斯克一厢情愿的“幻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