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難以忍受的職場怪象,你是否早已見怪不怪?

近幾年來,各大企業的90後員工“裸辭”事件發生頻繁,大多數人在茶餘飯後批評著90後的輕率與狂妄,卻少有人深究,這群90後所不能接受的到底是怎樣一個充斥著各種怪象的職場。

1.形式主義是王道

在現如今的大部分企業中,追求形式主義的不良作風大行其道,沉下心來做工作的人卻是少之又少。就拿領導實地視察這件常見公務打比方吧,領導的視察地點與在崗人員是提前安排的,員工的建言獻策是提前安排的,就連解決措施甚至也是提前安排的。大家都享受在被粉飾雕琢的太平氛圍當中,沒人關注僵硬不變通的制度是否會越發僵化,沒人關心底層員工的工作阻礙是否會越發擴大,沒人在意冗長重複的反饋材料是否會越發增加,一切都為了完成形式而服務。而這種沒有靈魂的工作,又有幾個年輕人願意配合一輩子?

90後難以忍受的職場怪象,你是否早已見怪不怪?

圖源網絡

2.履歷經驗佔主導

機會並不一定留給有準備的人,卻更有可能留給履歷精彩、經驗豐富的人。那麼,機會何時才能輪到降臨在年輕但有進取心的人身上呢?不知從何時開始,工作經驗先入為主的成為了考量一個員工是否優秀的重要標準。我們不能全盤否定經驗可以塑造人這一事實,但這也不是衡量員工是否適合某項工作的唯一標杆。年輕的員工一味的將熱情付諸具體工作,有經驗的員工反而因司空見慣而偷懶耍滑,而等到論功行賞的時刻,領導總是自然而然的將更多的獎勵堆積到有經驗的員工身上。久而久之,越有經驗的人越有上升空間,那麼,習慣被忽略的年輕員工中,又有幾位會選擇繼續等待呢?

90後難以忍受的職場怪象,你是否早已見怪不怪?

圖源網絡

3.契約精神作桎梏

公司與員工從法律層面本是契約關係,講究遵守契約精神。但往往公司是冷酷的利益機器,是“有理走遍天下”的甲方,可惜員工是人,是感情動物,於是受傷的總是員工。公司可以因為資金短缺而給員工降職降薪降保險,公司可以因為經營不善而隨時要求與員工終止合同,公司可以因為節約成本要求員工一人多崗、一崗多能……公司一方面要求員工對公司單方面的付出、熱愛與犧牲,一方面又極盡各種方式的向員工咆哮著“我不要我真誠,我只要你真誠”的獨白。所以,尚且純粹的90後為什麼就不能用裸辭這種相對極致的方式表達對不公平關係的不滿呢?

90後難以忍受的職場怪象,你是否早已見怪不怪?

圖源網絡

那些深受職場怪象折磨的年輕人們,假如公司欺負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裡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終會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