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偏瘫后“挎篮手、划圈步”?医生:就是这样“练成”的!

58岁脑出血患者张先生告诉我,他因为发病初期没有采用正确的锻炼姿势,结果练成了“挎篮手、划圈步”,非常的懊恼。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呢?今天,我针对脑中风康复训练的一些误区,为大家科普一下。


中风偏瘫后“挎篮手、划圈步”?医生:就是这样“练成”的!

警惕!中风偏瘫后康复方法不正确,容易练成了“挎篮手、划圈步”!


中风偏瘫后一般是在病情稳定48小时后进行康复运动训练,主要包括良肢位的摆放、关节被动运动等;进入到恢复期后以功能训练为主包括从坐位到站立为的训练、平衡训练、步行练习等,这个期间的治疗若操作不当或缺乏正确的引导形成误用综合症或费用综合症,为肌肉萎缩、关节挛缩、足内翻、足下垂埋下难以逆转的后果。


中风偏瘫后“挎篮手、划圈步”?医生:就是这样“练成”的!

警惕!中风偏瘫后康复方法不正确,容易练成了“挎篮手、划圈步”!


导致“挎篮手、划圈步”的原因主要有这几方面:

1、没有把训练重点放在患侧肢体、体位转移。

偏瘫病人的康复训练应把重点放在患侧的恢复上,不能不分轻重缓急地“练了上肢不练下肢”,而对患侧肢体的有效训练相对较少。正确的方法是尽量用患侧去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动作。


中风偏瘫后“挎篮手、划圈步”?医生:就是这样“练成”的!

警惕!中风偏瘫后康复方法不正确,容易练成了“挎篮手、划圈步”!


2、康复训练的方法不正确。

偏瘫患者一般应“上肢不练屈,下肢不练伸”(注意:这是一般偏瘫患者的训练,有些特殊病例需用特殊的训练方法,而且每位患者都应该针对自己的情况,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自己的训练方案)。上肢伸和屈是一对肌肉在起作用,屈的动作好练,伸的动作难练,光训练屈,不训练伸,就成了上肢向胸部勾紧,挎篮的姿势。划圈走路同样如此,光练踢腿伸腿,却很少训练腿打弯,结果膝盖和踝关节不能屈曲。而事实上,如果能坚持正确的康复治疗,大部分人都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和生活。


中风偏瘫后“挎篮手、划圈步”?医生:就是这样“练成”的!

警惕!中风偏瘫后康复方法不正确,容易练成了“挎篮手、划圈步”!


3、对于中风偏瘫的康复训练的观念错误。

很多人认为康复训练就是伸伸胳膊踢踢腿,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患者没有劲儿就一味进行上肢拉力、手握力,下肢踢腿、架着走等训练,结果加强了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的肌肉张力,最终导致严重的痉挛甚至挛缩畸形,练成了一侧手向内扣着,上肢挎着,下肢划圈走的结果——典型的偏瘫步态。

多练、勤练是很多家属的鼓励,患者自我的提醒,结果家属架着患者大步走,而患者自己也“刻苦地训练”,每天坚持走很多路,还要求走得很快。结果患者就练成了“踮着脚”上下跳着“走”,长时间过度地使用健腿或患腿结果造成关节损伤等严重问题。

建议患者朋友,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千万不要急于求成。

我是一名神经科医生,擅长神经科、脑血管病及其后遗症的诊治和康复治疗,您有相关问题可私信或评论区留言,我会抽空为大家免费解答。#健康真相馆# #健康科普排位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