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游养生境,寻觅水城泰州的老味道

泰州这座城市城市不大

但各种尘世的幸福很多

清晨的早茶,白天的园林古街

黄昏的望海楼暮色,夜晚的凤城河灯火

从黑瓦白墙到摩登都市,从古朴宁静到喧闹市井

就像一部悠长的人文纪录片

满是大气的东方灰调

今天的老字号打卡之旅

为你寻找水城泰州的老味道

慢游养生境,寻觅水城泰州的老味道


NO.1 梅兰春

慢游养生境,寻觅水城泰州的老味道


这是一家有着千年历史文化传承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是中国芝麻香型白酒的开创者。梅兰春酒是泰州名酒,原名:泰州酒。泰州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故乡,梅兰春酒是为了纪念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诞辰90周年而命名。

梅兰春酒问世以来一直倍受专家和消费者的推崇,近年来一直保持全国芝麻香型白酒产销排行榜第一,先后荣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中国优质白酒精品奖、中国历史文化名酒等多项殊荣。

NO.2 富春大酒店



慢游养生境,寻觅水城泰州的老味道


富春大酒店始建于1877年,经晚清、民国、新中国,至今已有142年历史。富春大酒店最初名为富春茶社,位于坡子街杜家巷口,清代早晨仅供应茶水,民国时期增营面点、干丝。自1937年起,富春茶社改称富春茶面馆,早晨及上午卖茶,下午说书,晚上演戏。解放前夕,更名为富春饭店。



慢游养生境,寻觅水城泰州的老味道



提起早茶,泰州人第一个想到的是富春。这个具有1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有三绝:干丝,鱼汤面,翡翠烧卖。这三绝可谓是泰州早茶的经典浓缩。

慢游养生境,寻觅水城泰州的老味道

慢游养生境,寻觅水城泰州的老味道

慢游养生境,寻觅水城泰州的老味道


NO.3 美味鲜食品

慢游养生境,寻觅水城泰州的老味道


江苏美味鲜食品有限公司前身“黄桥美味鲜菜馆”是以酒肆茶楼的形式,诞生于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至今已有136年。因风味卤菜的独特口味“味美而鲜”,深受食者的喜爱,“美味鲜”店号一直享誉至今,现有4大系列、40多个品种。

慢游养生境,寻觅水城泰州的老味道

慢游养生境,寻觅水城泰州的老味道

慢游养生境,寻觅水城泰州的老味道

慢游养生境,寻觅水城泰州的老味道

公司继承和发扬了老店的传统特色,使过去的小作坊的经营形式得以全面更新,集酒店部、卤菜部、熟食加工部、真空包装厂、经营连锁店为一体的中型食品有限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泰州市重点保护产品”、“泰州市名牌产品”、“江苏省优质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

NO.4 蒋垛猪头肉



慢游养生境,寻觅水城泰州的老味道


在泰州有一款传统名菜——蒋垛“维财猪头肉”。“维财猪头肉”,早在清咸丰年间就名扬三泰地区,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腊肉出锅、香飘三里”,说的就是姜堰区蒋垛猪头肉。相传,清咸丰皇帝南巡时曾路过蒋垛,吃过后赞不绝口,从此名声远扬。


慢游养生境,寻觅水城泰州的老味道



“维财猪头肉”的味美,首先源自选材上的严谨。肥而不腻,肉质绵烂,牙感轻爽,被食家誉为“闻到开胃,进口即化,一抿下肚” 视感清畅利爽,而且经过长时间焖煮,猪头肉中脂肪含量已降至极低,有健胃助消化之功能,食之绝无发胖之虞。

NO.5 泰兴·仁和楼

慢游养生境,寻觅水城泰州的老味道



仁和楼始建于清末光绪年间,有110多年的历史。泰州人提到大炉烧饼无人不知,它是泰兴名特产品之一,目前仅古仁和楼一脉单传。它采用传统制作工艺,上下炉火烤,馅心松软留香,每年春季开始生产至五月末结束,是时,人头攒动,购买的队伍排成长龙,看此景似乎印证了它的悠久历史。


慢游养生境,寻觅水城泰州的老味道



除了招牌的大炉烧饼,古仁和楼的蟹黄汤包是名扬海内外。有诗赞曰:“桂香蟹肥菊花黄,仁和汤包人争尝,皮薄蟹黄馅儿美,入喉泯嘴周身爽”可见其一斑。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品尝古仁和楼蟹黄汤包,因不得要领而留下“吃汤包甩到半背”之笑谈。除此之外蜂糖糕、仁和宣堡小馄饨等风味小吃,无不体现了传统淮扬名点精髓。



慢游养生境,寻觅水城泰州的老味道



NO.6 双鱼食品



慢游养生境,寻觅水城泰州的老味道


说到双鱼肉脯,对于任何一个吃货来说应该都不会陌生!江苏双鱼食品有限公司创于1936年,是具有八十年历史的肉制品加工企业,主要生产以“双鱼”牌猪肉脯为代表的熏烧烤肉制品、干肉制品、肠类肉制品、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及水产品火腿肉制品六大系列产品,年产各类肉制品逾万吨。


慢游养生境,寻觅水城泰州的老味道



双鱼猪肉脯两次荣获国家金质奖,1994年以来连续获江苏名牌产品;“双鱼”商标1992年以来连续获江苏省著名商标。


NO.7 南之缘汤包

慢游养生境,寻觅水城泰州的老味道


汤包是靖江的传统美食,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以制作绝,吃法奇,列四大名点之首(中华四大名点——靖江蟹黄汤包,天津狗不理包子、上海南翔小笼包、扬州三丁包)。靖江南园宾馆陶晋良带出了一支汤包“梦之队”,他们精心制作的南之缘汤包,在国内屡获好评。


慢游养生境,寻觅水城泰州的老味道


在蟹黄汤包的制作过程中,中国烹饪大师、国家特级点心师陶晋良要求蟹黄汤包必须按“流传了百十年的老法”进行,整个过程纯手工操作,精白面粉必须揉、捏上劲,每张皮子面皮厚薄均匀,包裹时手法用力均匀,每个折皱大小如一。

除汤包外所有的包子馅都是固态的,唯独靖江蟹黄汤包的馅是流动的汤,且皮薄如纸,吹弹即破,因其“皮薄光洁、汤足如泉、浓而不腻、味厚鲜美”而被誉为靖江一绝。


慢游养生境,寻觅水城泰州的老味道


这就是老泰州的味道

没有太多的奢华

有的只是对手艺和情怀的传承

找个时间,去寻找老泰州的味道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