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濮之戰:晉文公主動退避三舍,一戰使晉國成為中原霸主

導語:周襄王二十年的時候晉國和楚國在城濮展開了一場戰爭,此戰目的就是爭奪中原霸權。在這場戰爭中晉文公主動當縮頭烏龜,一舉取得了勝利,一戰使經過成為華夏民族的燈塔,從此晉國引領華夏民族“尊王攘夷”,晉文公也成了繼齊桓公之後的又一位霸主。

城濮之戰之前的國際形勢

春秋時期周王室雖然衰敗了,但是周禮這杆大旗還是有很強的號召力,齊桓公就是豎立起“尊王攘夷”的大旗,這才成就了一番霸業。

當時的周王室就相當於現在的聯合國,雖然名義上是天下共主,但實際控制力非常小,地域之間有了矛盾往往都是自行解決。齊桓公幹的事就是打著周王室的號令,多次代替周王室召開國際峰會(九合諸侯),調停局部戰爭、出兵維護和平。

城濮之戰:晉文公主動退避三舍,一戰使晉國成為中原霸主


但是齊桓公死後,中原各諸侯沒有一個能扛起大旗的君主,權力陷入真空,南方的野蠻人(楚國)趁機北擴。楚國是不遵周禮的,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和中原諸侯的意識形態不同,齊桓公生前多次以意識形態不同為藉口敲打楚國,遏制楚國北上的勢頭。

但是齊桓公並沒有搞一系列遏制楚國的具體政策,以至於被壓制的矛盾在齊桓公死後開始爆發。當時宋襄公自不量力,試圖用他並不存在的威望來接替齊桓公的霸業。宋襄公也有模有樣的搞了一個國際峰會,邀請了楚國、齊國、魯國等一系列小國。小國是去了,但是齊國和魯國並沒有去,他們認為宋國不具備軍事調停的實力,如果峰會談不好,估計楚國就會趁機北上。

城濮之戰:晉文公主動退避三舍,一戰使晉國成為中原霸主


在峰會上楚國的利益訴求並沒有得到滿足,因此楚國綁架了宋襄公,並且派兵大舉北伐宋國。之後宋國挫敗了楚國的侵略,並且在魯國的調停下楚國也釋放了宋襄公。但是雙方的矛盾越來越深,隨後宋襄公和楚國展開了泓水之戰。宋襄公在這場戰爭中堅持“仁義作戰”,錯失良機,以至於兵敗。宋國兵敗後中原諸國一時間無人遏制楚國北擴,楚國迅速把勢力範圍擴大到黃河北部地區。

宋襄公死後宋國遭到楚國報復性打擊,宋國招架不住,為了避免滅國所以請求第三方(晉國)調停。上面我們說過了,楚國和中原諸侯的意識形態不同,中原諸侯他們是尊周禮的,他們是有共同政治觀點的,晉國經過一番考量後決定救宋,一邊讓宋國用金錢拉攏齊、秦,同時出兵伐曹、衛國(楚國北擴的馬前卒,俗稱狗腿子)。

城濮之戰的過程

從晉國插手的那一刻其實就開始了戰爭,只不過在初期晉、楚是在政治上展開一場無硝煙的戰爭。我個人認為政治戰爭其實非常重要,軍事戰爭只不過是政治談崩了的結果,雙方無法用政治解決問題,只能通過武力達到彼此的利益訴求。

晉國的決定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從文字上我們很難看明白晉國為什麼這樣佈局,我們需要打開春秋時期的地圖。

城濮之戰:晉文公主動退避三舍,一戰使晉國成為中原霸主


如圖所示,晉國夾在了齊、秦之間,如果齊、秦有一方對晉國的調停不滿意,那麼晉國就有可能面臨兩線作戰的危險。春秋時期的格局是“一超多強”,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強大到一挑三、一挑四,所以大國開展大規模軍事行動必須考慮到周圍大國的態度。

受制於地緣政治,宋國在齊國旁邊,一個國家周圍出現了一個強大的政權,那必定會對國土構成軍事威脅,宋國在泓水之戰後對齊國構不成威脅了,而且還能起到威脅楚國借道伐齊的作用。但如果坐視楚國吞併宋國,那楚國必定會對齊國構成軍事威脅(ps:此時曹國、鄭國、衛國是楚國的狗腿子,楚國完全可以借道伐齊,但有宋國在,楚國也不好長驅直入)。

齊、楚之間意識形態不同,雙方更是積怨已久,這種矛盾是需要鐵和血來解決的。但是齊桓公晚期齊國爆發了一場政治鬥爭,政治鬥爭嚴重消耗了齊國的國力,齊國一時間無力應對楚國的威脅。與其過早面對矛盾還不如賣宋國和晉國一個順水人情,後世史學界單方面強調齊國看在金錢的面子上才同意調停的,這是不對的。讓宋國保全下來符合齊國的利益,齊國沒必要反對調停。

同時秦國與楚國有領土接壤,楚國強大起來不符合秦國利益,一個半死不活的楚國才符合秦國的利益。而且晉文公時期秦國和晉國交好,雙方締結了政治聯姻(秦晉之好),而且秦國的主要戰略方向是西擴,沒必要在這個時候把晉國得罪了。晉國在一開始就通過外交關係解決調了威脅,可以全心全意對付楚國。

城濮之戰:晉文公主動退避三舍,一戰使晉國成為中原霸主


當時晉國決定伐曹、衛,開始與楚國扳手腕。晉文公流亡曹國時,曹國國君偷看晉文公洗澡,而且當時曹國政治腐敗,晉國打著“弔民伐罪”的口號伐曹,完全合情合禮。伐曹需要經過衛國,按照周禮來說晉國合情合禮,衛國應該准許借道,但是衛國投靠了楚國,也開始不遵周禮,斷然拒絕了晉國的合理需求,因此晉國佔領了道德制高點,伐曹、衛完全合情合禮(ps:以上所說的禮都是周禮,解釋一下,避免讀者認為這是錯別字)。

楚成王一看晉國要支持宋國,就讓大將子玉不要去招惹晉軍,避免兵戈。楚成王是個明白人,他認為晉文公在外流亡十九年,歷經千難萬險才回到晉國,他經歷了常人難以忍受的苦,他的能力也要超乎常人,這種人是老天庇佑的人,不要自找苦吃(天之所開,不可當)。但是子玉偏偏不聽,以至於楚成王大怒,給他的部隊也很少(少與之兵)。

子玉其實也是有些能力的,他向晉國提出一個要求,那就是晉文公要釋放曹、衛的國君,作為政治交換,他們也會釋放宋國之圍。晉文公本身就是想要遵從周禮,樹立一個大國形象,繼而圖霸。如果晉文公不聽子玉的建議,那就相當於告訴天下人晉文公並不是想要解宋國之圍,是為了一己私慾而發動的戰爭。這樣以來晉文公就從名義上就要弱一頭,出兵的合理性就不在了。晉臣先軫認為子玉的建議十分切中要害,楚國這是以一言定三國,我們如果不聽他們的建議,那就等於放棄宋國。與其這樣,還不如偷偷放了曹、衛國君,然後威脅他們與楚國劃清界限,最後徐徐圖之。

之後曹、衛國與楚國斷交,怒氣衝衝的子玉率兵追擊晉軍。晉文公在流亡時期受過楚王恩惠,曾經許諾兩國交戰的時候會退避三舍(90裡),因此晉文公下令軍隊退避三舍。當時將領們都不滿意未戰先退,紛紛提出反對意見。晉臣狐偃則是認為出兵要名正言順,晉文公受過恩惠,曾經許諾退避三舍,如果我們不照做,那就是失信,我們理虧。我們如果後撤,他們還追擊,那就是他們仗勢欺人,我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迎戰。最後晉軍後撤三舍,退到了城濮地區。楚將子玉認為晉國不行了,所以大舉追擊晉軍,並且聲稱“日必無晉矣”。

城濮之戰:晉文公主動退避三舍,一戰使晉國成為中原霸主


雙方開戰時晉國下軍衝擊楚國右翼,楚軍右翼擋不住猛烈的攻擊,很快就潰敗了。在戰爭中軍隊有一點小潰敗都會加劇士兵的恐慌心理,更別說楚軍右翼幾乎是全軍潰敗了。為了避免楚軍大規模潰敗,子玉加強了對晉國中軍和上軍的攻勢。晉國下軍擊潰楚軍右翼後開始佯裝敗退,楚將子玉認為可以從晉國下軍打開突破口,所以讓楚軍左翼追擊晉軍。楚軍左翼追趕上晉國下軍時,晉軍中軍迅速截斷楚軍左翼與指揮部的聯繫,迅速整合部隊擊潰了楚國左翼。

左翼和右翼相繼潰敗,楚將讓中軍停止進攻,殘部迅速退出戰場。晉軍在楚軍撤退後佔領楚軍營地,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城濮之戰的總結

戰術總結

《孫子兵法》有云:“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晉國用的最好戰術就是通過利益避免秦、齊插手此次調停,試圖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事實上楚國已經有了停止戰爭的念頭,如果不是子玉強行出兵,那晉國完全有可能不戰而勝。在謀略上、外交上晉國都比楚國優秀,而且在實戰戰術上也非常精彩。主動挑選有利自己的主戰場,同時誘敵深入激起軍隊作戰情緒,最後充分吸取臣子的意見,靈活佈局軍隊進退,一舉戰勝楚軍。

反觀楚國,君臣思想不一,子玉強行出兵導致楚王大怒,給他的兵力也是非常少的一部分。在春秋初期楚國都是靠龐大的體量碾壓弱國取勝,通俗來講就是擅長打“人海戰術”,但是晉國不是弱國,本身軍隊人數就不少,更何況這次楚國出兵並不多,在軍隊人數上楚國也沒多大優勢,甚至雙方還有可能是旗鼓相當。在戰爭中受晉軍誤導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以至於楚軍左翼被包圍,這都是子玉犯的錯誤。兩者相對比,高下立判。在這一場戰爭過後子玉羞愧自殺,很明顯他是為了他犯下的錯誤買單,但他犯錯的代價就是楚軍損失慘重,楚國北擴的勢頭被遏制,被迫退到桐柏山、大別山以南地區。

城濮之戰:晉文公主動退避三舍,一戰使晉國成為中原霸主

晉國的軟文化輸出

《左傳》寫城濮之戰中頻繁出現三個詞彙,“德”出現了6次、“禮”出現了9次、“信”出現了3次,晉文公反覆提及德、禮、信,為什麼?為的就是對外輸出軟文化,建立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從而更好的圖霸。我們在上面就說過了,晉國和楚國的意識形態不同,晉國是遵周禮的國家,它完全對外調停中原矛盾,守護華夏文明,為的是什麼?為的就是讓周圍的諸侯服氣,重新豎立“尊王攘夷”的大旗。要想做到這些,晉國必須具備強大軟文化,這一點是軍事做不到的,必須要豎立“德”、“禮”、“信”。宋襄公其實也是走的這個路子,他在戰爭中反覆強調仁義,就是想要豎立一個負責人的形象,但可惜他的軍事實力不支持他圖霸。

在戰爭中楚國也試圖挫敗晉文公的想法,試圖打斷晉國對外輸出軟文化,子玉和晉國做的政治交換就是例子。不過晉國並沒有讓楚國如意,晉國拒絕了子玉的建議,同時主動釋放了衛、曹國國君,讓這兩國開始親晉。

在城濮之戰後晉文公召開了國際峰會(踐土之盟),晉國被推為盟主,周天子也派代表參加此次峰會。此次峰會決定了晉文公霸主的地位,中原諸侯無不朝宗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