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肩痛”我最懂

肩部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很多人都经历过(年龄或老或少、疼痛或轻或重、时间或长或短、)。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以为肩痛无非就是得了肩周炎,只是小毛病,自行在小区内锻炼就好了。但是未曾想到越锻炼,肩周疼痛症状越重。不仅未能解决原有问题,反而使肩痛症状恶化。

在到医院就诊前,很多人都困惑自己的肩痛到底是有严重的疾病还是仅仅是暂时的反应?是需要到医院检查治疗还是通过休息等待自愈?是需要忍痛锻炼还是必须制动休养?

其实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来理清关于“肩痛”的疑问。

要弄懂“肩痛”的原因,首先要明白“肩部”的组成:

骨骼---有肱骨头(包括大小结节)、肩胛骨(肩峰、喙突、关节盂、肩胛冈)、锁骨;

肌肉---有组成肩袖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肩部周围肌群(三角肌、斜方肌、菱形肌、背阔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胸锁乳突肌等);

韧带---喙肩韧带、盂肱上中下韧带、肱二头肌长短头肌腱和关节囊。神经---臂丛神经来自颈神经(颈椎)。肩部和胸部相邻。

区别肩痛的原因,先看疼痛是否影响肩部活动:如果肩部疼痛并且活动受限(或者活动会诱发、加重疼痛):肩周炎或者肩袖损伤---肩部本身的问题;如果感到肩部疼痛但是活动没有问题:神经痛---颈椎病(根性疼痛)或者牵涉痛---冠心病(左肩)胆囊炎(右肩)---都不是肩部本身的问题。

颈椎病引起的肩痛---感觉到肩部持续疼痛,会有上肢甚至手部疼痛麻木,严重时会肌力减低(先从远端表现为著---手部往往最明显),肩部活动正常,有静止时的自发痛,夜间加重;肩部和上肢上举后疼痛减轻(神经根刺激减轻),查体会有颈椎旁压痛,但是肩部没有任何压痛。误区:并非颈椎病就会颈部疼痛。

牵涉痛---往往是阵发性疼痛为主,可以有自然缓解过程。也是觉得肩部疼痛,但是局部没有压痛点。可以伴随有其他症状,冠心病引起的左肩牵涉痛多因劳累情绪波动发生或加重,会伴有心慌或憋闷感;肝胆疾病引起的右肩牵涉痛多数与饮食有关,可以伴随上消化道不适的症状。

牵涉痛原因---躯体感觉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的传入在同一个脊髓平面,中枢神经系统的感知无法分辨。


肩周炎和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和肩周炎是引起肩痛的主要原因,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方向完全相反,肩周炎要活动,肩袖损伤则要制动,甚至要加外固定。

肩周炎主要病因是肩关节周围组织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导致关节囊发生粘连,因此适当的功能锻炼,早期康复尤其重要。

多数肩周炎累及的部位集中在三角肌、肱二头肌、斜方肌或菱形肌等肩关节外部肌群,会有局部明显压痛点。

肩周炎患者多数对于抗炎镇痛药物反应很好,在用药缓解疼痛的同时,我们熟知的爬墙、双肩上举、甩肩,对于缓解单纯肩周炎粘连,增加肩关节活动度,促进肩关节康复,都能取到很好的作用

肩袖指的是围绕着肩关节的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这四块肌肉和肌腱,形成袖套样一样的结构,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肩关节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肩袖损伤就是其中的一个肌腱或者几个肌腱发生损伤(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把筋扭了”)。


不恰当的运动或者反复劳损就容易造成肩关节的稳定结构装置受损导致肩袖损伤。有些老年人喜欢利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单杠或吊环中的转肩、举重抓举时的突然背伸等动作,都易损伤肩袖。经常进行网球、棒球、排球、攀登等需要上肢举过头顶类的运动,日积月累,也容易造成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在本质上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多数没有明确外伤史。肩袖损伤英文名称为“Rotater cuff tears”,这个“tears”是撕裂的意思,而不是外伤的意思。因此,外伤史并不是诊断肩袖损伤必须的条件。

肩袖损伤最主要的症状是肩关节疼痛,且经常在做过顶动作时加重,主动活动疼痛更加明显,严重时夜间会痛醒(83%)。但是疼痛位置多不确切,成钝痛、游走性,多在肩关节前后边缘,可放射到三角肌止点、肘关节、前臂等部位,需要与颈椎病鉴别。肩袖损伤通常导致肩关节无力、主动活动丧失,主要是前屈、外展、外旋或内旋力量弱。应该明确的是肩袖损伤造成上肢肌力减弱,但上肢可以完成上抬动作,如果上肢完全无法上抬,应考虑臂从神经损伤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开始时肩关节被动活动度能完全保留,疼痛可导致一定程度的主动活动受限,发生粘连性关节囊炎后被动活动才受到影响。

如果是肩周炎,肩膀“冻住”了,无论是自己还是在他人的帮助下,肩膀无论是从哪个方向都是抬不起来的;

肩袖损伤,在他们帮助下,肩膀一般都能抬起来,实现正常活动范围

你的“肩痛”我最懂

在治疗上,肩周炎往往是自限性疾病,可以自愈(就是不治疗也会自己好);而肩袖损伤往往需要药物或者手术干预才能缓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