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式雷”文化縱論:雷金玉一定要姓“雷”嗎?

雷金玉,“樣式雷”建築世家第二代傳承人,擔任清工部樣式房掌案,歷經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間,主持興修圓明園和形成三山五園初期之格局,是“樣式雷”始祖雷發達之子。雷金玉之所以甘為大國工匠,放棄學而優則仕,傳承“樣式雷”建築,有三個核心要素:一是建築基因,對建築有著獨特的愛好,聰明愛鑽研;二是仕途不順,雖然在國子監讀書,且有七品官的預授官銜,但一直沒有實際補缺;三是適逢“康乾盛世”大規模營造,出成績很快。

“樣式雷”文化縱論:雷金玉一定要姓“雷”嗎?

以上三個核心因素造就了“樣式雷”世家的第二代傳承,雷金玉也是核心一代的重要傳承。因為沒有雷發達就沒有創始開端,沒有穩固的傳承根基,更不可能有傳承於後世,雷金玉所起的作用既有核心的傳承作用,又有雷發達創下基業的強基固本作用,加上突出業績在朝堂的影響力,其核心作用在三世雷聲澂的面臨雷金玉過世遭遇的時候,依舊可以憑藉前世留下的根基在其小妾張氏的竭力爭取下,完成第三代“樣式雷”傳承的平穩過渡。

“樣式雷”文化縱論:雷金玉一定要姓“雷”嗎?

由雷金玉的傳承我們可以發現,當代的家族企業也面臨二代傳承,無數個“雷發達”在改革開放的浪潮裡,獲取鉅額財富和巨大產業,隨著創一代漸漸老去,傳承的高峰漸漸來臨,誰是“雷金玉”?誰能成為“雷金玉”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

放在當代的二代傳承,也必須思考三個核心議題:一是基因和興趣,如果基因不對,興趣不在點上,傳承不但起不到正面作用,反而走向毀滅,這一點李嘉誠處理得非常好,老大李澤鉅善於守業,忠心跟隨李嘉誠幾十年,主業就具備了接班和傳承條件,老二李澤楷不是循規蹈矩之輩,他在科技,資本,互聯網大展宏圖新開闢一片藍天,反而成就了新的增長點,與主業遙相呼應,要做到這一點非常不容易,不但需要創始人的胸懷,更需要“放得下”;二是行業是否處於持續增長期,如果創立的產業是“馬車時代”,現在已經走向“汽車時代”和“飛機時代”,該行業無疑是走下坡路的,傳承不但會適得其反,還會將企業帶向深淵,如果處於平穩甚至是爆發式的增長期,那麼傳承的接力棒就是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就跟雷金玉一樣,處於“康乾盛世”的大規模營造時期,是最容易出成績的時候,有了不可替代的成績,就有了持續為下一代持續實現強基固本的基礎;三是想明白傳承的要點是什麼,是整體接班還是財富傳承,文化傳承?這一點關係到傳承的組織機制建設,如果是整體接班,需要搭建以傳承人為核心的領導班子,輔佐他,漢文帝劉盈有商山四皓,唐肅宗李亨也有李泌為首的核心輔佐班子,這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是財富與文化傳承,組織機制應該立足現代企業管理機制和職業經理人機制建設,歷史上的杜邦、洛克菲勒、三星等家族企業,中國當下的新希望、太平洋、廣廈等家族,也離不開這些關鍵要素做傳承機制設計。

“樣式雷”文化縱論:雷金玉一定要姓“雷”嗎?

中國“樣式雷”金像專家論證暨新聞發佈會(圖片來源:攝影)

從以上我們發現,雷金玉是“樣式雷”世家的二代,他姓雷,但也不姓雷,姓雷是寫在雷氏家譜上;不姓雷,是因為他乾的是皇帝的活兒,身家性命屬於國家。再看當今二代,其傳承屬於家族也可能不屬於家族,屬於家族是姓氏與財富,不屬於家族也可能是基因和興趣不同,也可能因為能力不同,能否能夠傳承創新具有變數,這就需要從文化傳承與機制建設入手。

雷金玉姓“雷”嗎?無數“雷發達”們可以從“樣式雷”世家身上得到不同啟示和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