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卍”字符究竟是左旋還是右旋?

佛教的“卍”字符究竟是左旋還是右旋?

“卍”字是佛的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據《長阿含經》說它是第十六種大人相,位在佛的胸前;又在《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六說是釋迦世尊的第八十種好相,位於胸前;在《十地經論》第十二卷說釋迦菩薩在未成佛時胸臆間即有功德莊嚴金剛“卍”字相,這就是一般所說的胸臆功德相。但是,在《方廣大莊嚴經》卷三說佛的頭髮也有五個“卍”字相,在《有部毗奈耶雜事》第二十九卷說佛的腰間也有“卍”字相。“卍”僅是符號而不是文字,它是表示吉祥無比,稱為“吉祥海雲”,又稱“吉祥喜旋”。因此,在《大般若經》第三百八十一卷說佛的手足及胸臆之前都有吉祥喜旋,以表佛的功德。“卍”字的符號,有向右旋——“卐”,有向左旋——“卍”。根據《慧琳音義》《慧菀音義》及《華嚴經》等,總共有十七處說到“卍”字相是右旋。但是《陀羅尼集經》第十卷所示摩利支天像所拿扇子中所畫的“卍”字相乃是左旋,還有日本奈良藥師寺的藥師佛像腳下的“卍”字相也是左旋,但是多數的記載是右旋。最早在印度教的主神如毗溼奴及克利辛那,胸前就有“卍”字相。古印度傳說,凡能統治世界的轉輪聖王,皆具有三十二種大人相;佛是法中之聖王,所以也具三十二種大人相,此在《金剛般若經》中就有記載。在近代,右旋或左旋時有爭論,而大多數都認為右旋是對的、左旋是錯的。尤其是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歐洲的希特勒也使用“卍”字相來作為他納粹主義的標幟。此後即有更多的爭論,有的說希特勒所用的是左旋,佛教所用的是右旋。其實在唐朝的則天武后時代,曾經創造了一個字——“卍”,念做“日”字,象徵太陽的意思,就是左旋;希特勒使用的是斜角形的“卍”,佛教則是正方形的“卍”。至於印度教則以右旋表示男性的神,左旋表示女性的神。根據日本國士館大學光島督博士的研究,“卍”字本非文字,西元前八世紀時始見於婆羅門教的記載,乃是主神毗溼奴的胸毛,是稱為vatsa的記號而非文字,至西元前三世紀始被用於佛典。到了西元后一世紀時,又更名為svastiko,本為牛犢頭部的毛髮螺旋相,演變成主神毗溼奴的胸毛相,後成為十六種大人相之一,又成為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總之,在佛教不論右旋、左旋,“卍”字均系用來表徵佛的智慧與慈悲無限。旋迴表示佛力的無限運作,向西方無限地延伸、無盡地展現,無休無止地救濟十方無量的眾生,故亦無須執著、揣摩“卍”字形相的表現是右旋或左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