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打,你还能怎么教育孩子?

孩子就是天使。可是孩子调皮捣蛋的时候,确实气的想打他。

如果打的不狠,没有效果。打的狠了,当时会产生一定的效果,但会让孩子害怕,也可能会给孩子以后留下阴影,疏远亲子关系。

一个朋友给我讲过他的一个故事,他小时候是一个很爱哭的人。那时候,家里比较忙,爸妈根本顾不上他,在爸爸看来就是:哭有什么用,哭哭哭,你就使劲哭吧,哭累了,你就不哭了。

除了打,你还能怎么教育孩子?

其实后来才发现,这种是比打更可怕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孩子之所以哭,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最终的目的无非就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

小孩子,特别是叛逆期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尝试一些出格的事情来测试家长的底线。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罚和犯错之间的联系并不能分的很清楚,也就是说,如果他犯了错,家长下班回家知道了,再打,他基本搞不清楚为什么。

除了打,你还能怎么教育孩子?

那么该怎么办?

西方人有种教育方式,是Natural Consequences,也就是自然后果。

比如,孩子喜欢把脏手往别人身上抹。找个机会,在他把脏手往家人身上抹的时候,把衣服脱下来让他给洗干净。听起来很夸张,却能让他知道他的行为导致的自然后果就是衣服会脏,谁弄脏的就谁来洗。

再比如,他突然打你推你的时候顺势”假摔“,这种动作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因为如果打的是小孩,的确会有”摔倒“的可能。把”假摔“和带他去公园联系到一起,他就知道,打了爸爸,推了爸爸,爸爸摔倒了,受伤了,就不能带他去公园了,或者不能带他去玩了。最后的结果是,因为他的行为受到了惩罚,去不了公园了。

简单来说就是,找孩子最喜欢的,比如,打球。在约定好打球的日子,只要出现脏手抹的动作,就进入洗衣服模式,如果不能及时洗干净,那么打球取消。

如果出现打人推人,”假摔“之后,打球也取消。同样的惩罚,自然后果不是父母强加给孩子的,而是像天冷不穿衣服冻感冒一样自然,孩子接受起来容易得多。

除了打,你还能怎么教育孩子?

还有一点就是Empathy(共情)就是说让他能体会到他人的感受。

比如他喜欢把脏手往别人身上擦。哪天他穿上最喜欢的新衣服,爸爸试试把手弄脏往他身上擦(当然,最好用可水洗的颜料之类)。他哭过之后,当着他的面洗干净,跟他说对不起,并承诺爸爸今后再也不会这么做,希望他也不要这么做。

又比如他打人推人。在保证他不会手上的前提下推他,让他感觉到被推差点摔倒。这之后问他喜不喜欢被人推,跟他道歉,承诺爸爸不会再推他,也希望他不要再推别人。

另,教育路上必须一家人同行,所有的方法要同妈妈爷爷奶奶统一口径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