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之死真是因为轻敌大意吗?并非如此,诸葛亮也要承担很大责任

大意失荆州,是蜀汉王朝的重大损失。除了丢失了荆州这个重要的战略要地之外,关羽也兵败被杀。后世人在评价关羽之死时,大部分都认为是因为关羽犯了轻敌大意的毛病,所以才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然而,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


关羽之死真是因为轻敌大意吗?并非如此,诸葛亮也要承担很大责任


至少,诸葛亮也要对关羽之死承担很大的责任。有人说,这恐怕不公平吧?要知道,当时蜀汉的负责人是刘备,诸葛亮只不过是大臣而已。但问题在于,当时的刘备身边,也只有诸葛亮这么一个说话有分量的谋臣了。


关羽之死真是因为轻敌大意吗?并非如此,诸葛亮也要承担很大责任


而且,最重要的是,诸葛亮也是所有谋臣当中,刘备最为信任和依仗的人。刘巴、黄权之类的人虽然也有才华,但是论忠心程度则远远不如诸葛亮。因此,诸葛亮理应提出建议和顾虑,以此来履行好自己作为大臣的职责。


关羽之死真是因为轻敌大意吗?并非如此,诸葛亮也要承担很大责任


然而,在史书上根本查不到诸葛亮在襄樊战役中的任何痕迹。夺下汉中之后,诸葛亮没有建议刘备加强对荆州的防御。在襄樊战争初期,诸葛亮也没有建议刘备制止关羽的军事冒险行动。尤其是在水淹七军之后,诸葛亮看着蜀汉集团上上下下的盲目乐观,他理所应当要提出自己的顾虑,那就是盛极必衰。


关羽之死真是因为轻敌大意吗?并非如此,诸葛亮也要承担很大责任


可惜,诸葛亮默不作声。也许,在诸葛亮的心中也有侥幸心理吧。而除了没有及时建议刘备之外,诸葛亮在外交方面也出现了重大失误。众所周知,诸葛亮一直是主张和孙权联盟,这才是《隆中对》的战略规划。而双方在荆州方面一直都争斗不断,产生了许多隔阂。


关羽之死真是因为轻敌大意吗?并非如此,诸葛亮也要承担很大责任


直到汉中之战后,孙权这边看到刘备势力不断强大,不敢再明着索取荆州了。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孙权这边一定是心里面不舒服。而诸葛亮作为蜀汉集团内部主张联合孙权的代表人物,理所应当要建议刘备,派出使者去修复和孙权的联盟关系。


关羽之死真是因为轻敌大意吗?并非如此,诸葛亮也要承担很大责任


可惜,诸葛亮还是没有这么做。从这个角度来说,诸葛亮自己就违背了《隆中对》的战略规划。而更要命的是,在襄樊之战前夕,曹操派遣满宠来拉拢孙权约定攻取荆州,这事儿已经被诸葛亮获悉了。可是,诸葛亮依然无动于衷。


关羽之死真是因为轻敌大意吗?并非如此,诸葛亮也要承担很大责任


按理说,诸葛亮至少得建议刘备加强荆州的防守吧?最起码,也得派一点军队支援关羽吧?但一点记载都没有。也许是被史官删掉了吧?但在夷陵之战后,诸葛亮感慨说“倘若法正还活着的话,就一定可以劝阻刘备东征”。这就说明,诸葛亮在整件事情当中,都没有对刘备发出过任何建议和劝阻。


关羽之死真是因为轻敌大意吗?并非如此,诸葛亮也要承担很大责任


因此,可以肯定来说,诸葛亮或许是说了不算的人,但是他必须要履行建议君主的职责,而不是觉得刘备不信任自己,就直接放弃当看客。所以,关羽之死虽然说是大意轻敌,但诸葛亮也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