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土地承包法》将加快城市化进程


新《土地承包法》将加快城市化进程


疫情不会改变城市格局的趋势,而是会加速城乡格局的演化。

下一阶段的城市化中,人口将进一步向城市聚集,《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修订,将进一步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

1

两条主要修订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承包期延长30年

第一个关键修订,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那时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会超过5%。所谓的三农问题,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慢慢消化掉。所以,承包和永久承包,并没有太大区别。

第二个关键修订,是从法律上确立了“三权分置”的制度,也就是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这将为农民进城免除后顾之忧。

2

修订的实质

鼓励农民进城落户,促进土地和人口流转

国家保护进城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村民可以一边进城落户,一边继续享有村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

这既可以保障了农民很作为村集体成员的利益不受损,还可以进城分享城市化的好处,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会因此顺畅很多,而土地和劳动力这两大要素的流转,就大大增加了,这两种基本要素的有效供给,也就大大增加了,对于未来的城乡发展,也会有好处。

3

修订的背后

发展阶段和政策思路的变化

以前城市化率不高,农村有大量人口。到了现在,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0.6%。考虑到人口流动的统计有遗漏,实际的城市化率可能更高,劳动力日趋紧张的情况已经发生了。这时候鼓励农民工进城。

一方面可以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劳动力,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


新《土地承包法》将加快城市化进程


农业生产必须有一定的规模,否则农业生产积极性会受影响,粮食安全也会出问题。承包经营权的分离和流转,可以使得土地慢慢聚集到愿意种粮、善于种田的人手里,实现规模经营。

与“规模生产”相对应的,是“规模居住”。现在很多农村,有大量的住宅,基建,但是没有人居住或是使用率不高,这不仅浪费了各种支出,也浪费了土地。以后农民数量会更少,这种情况会更严重。

4

未来中国的城乡格局

乡村作为传统中国最基本的社会单元,会慢慢消失,人们会逐步聚集到少数的镇子上。未来的最基本行政单位,也会慢慢变成镇。乡土社会的解体,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结果。从1990年到2017年,我国自然村的数量,从377万减少到317万,减少了30%,行政村的数量,从102万减少到60万,减少了40%多。乡土社会的解体,早已经在发生了。


新《土地承包法》将加快城市化进程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年鉴和历次农业普查数据。

随着土地和人口流动的理顺,城市化会进一步推进,人口会更多向城市聚集。

未来已来。这次《农村土地承包法》修订,已经把未来折射得很清楚。亿万家庭,在规划未来的时候,也要考虑这个基本格局的变化。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已经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