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的吳起,為何最終卻只落得被亂箭射死的下場

對於吳起此人,可能說得多的,被人所熟知的也主要就是兩個方面,一是他親手創建並領導的不敗兵種魏武卒,一個就是他的變法成就,吳起變法,而他在當時無論是變法成就還是軍事成就皆是耀眼非常,可以說得上在當時的吳起確實是一個百年難遇的一個奇才,然而就是這麼一代奇才最終卻遭遇亂箭射死的可憐下場,不由得也讓人感到唏噓不已。

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的吳起,為何最終卻只落得被亂箭射死的下場

吳起像

吳起,衛國人,曾師從曾子,非常善於用兵,但是人無完人,過高天賦和能力的背後也隱藏著令人不齒的瑕疵,我想即便在古代那個女性地位普遍不高的年代,對於”殺妻以求仕“的做法也是存在普遍不齒的看法的吧,但是吳起就這麼做了,只因為當時的魯公疑慮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恐他不能盡心助魯以抗齊,所以吳起就把自己的妻子給殺了,以表明自己的態度。

《史記·吳起孫子列傳》 齊人攻魯,魯欲將吳起,吳起取齊女為妻,而魯疑之。吳起於是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

另外,吳起為人性格上也是有一定缺陷的,有種快意恩仇的感覺,而他這種性格也為當時人所不齒,就連他的老師曾子也因為此與他斷絕了師徒關係,可見一般,不過此段記錄存在一定的個人猜測以及個人好惡因素在其中,雖不可盡信,但由此也可見一斑。

《史記·吳起孫子列傳》 魯人或惡吳起曰:”起之為人,猜忍人也。其少時,家累千金,遊仕不遂,遂破其家,鄉黨笑之,吳起殺其謗己者三十餘人,而東出衛郭門。與其母訣,齧臂而盟曰:‘起不為卿相,不復入衛。’遂事曾子。居頃之,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而與起絕“

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的吳起,為何最終卻只落得被亂箭射死的下場

魏武卒模型圖

吳起雖然說個人問題上存在一定的瑕疵或者說缺陷,但是他在軍事上的成就是著名的,大名鼎鼎的魏武卒,攻掠秦國城池,生生的壓制住了秦國數十年難以寸進一步,以五萬新卒對五十萬秦軍,大破之,創下了以少勝多的經典神話,雖然說吳起一生也算是身經百戰,但這次無疑算是他軍旅生涯的一次巔峰,無論是從以少勝多大敗秦軍來看,還是從檢驗自己改革軍制的成果來看皆是如此,而魏武卒這種職業化的軍制制度也為後世所普遍遵從。

《吳子·勵士》 武侯召吳起而謂曰:“子前日之放行矣。”起對曰:“…君試無功者五萬人,臣請率以當之”…於是武侯從之,兼車五百乘,騎三千匹,而破秦五十萬眾,此勵士之功也。

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的吳起,為何最終卻只落得被亂箭射死的下場

吳起

吳起治兵的一視同仁,愛兵如子的思想也是他能夠百戰百勝的一種基礎保障,而且他的政治主張和政治思想也是以民生為主,史記記載,吳起為將衣食住行皆與普通士卒無異,且士卒生了惡瘡,還能做到親自為他吮吸,面對魏武候的讚歎山川地勢之好,他卻主張政權的穩固不在山川地形,而在於施德政於民,可見他的治軍治國的思想都是非常清晰明確且具有前瞻性和先進性的。

《史記·吳起孫子列傳》 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

《史記·吳起孫子列傳》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

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的吳起,為何最終卻只落得被亂箭射死的下場

吳起劇照

而吳起對於變法上的成就也是不遜於自己軍事上的成就的,在吳起由於魏武侯的猜忌不信任,最終轉投到楚國,為楚悼王實施變法,在史記《史記·吳起孫子列傳》中有如下記載簡述了吳起變法的主要措施

《史記·吳起孫子列傳》 楚悼王素聞起賢,至則相楚。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鬥之士。要在彊兵,破馳說之言從橫者。於是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諸侯患楚之彊。

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的吳起,為何最終卻只落得被亂箭射死的下場

而變法的後果也的確增強了楚國的國力,擴增了楚國的疆土,加強了楚國的核心凝聚力,但是卻也因為變法的殘酷性和苛政少恩也為他招來了很多嫉恨,而對於自己曾經的政權穩固在德不在險的政治主張此刻卻也拋之腦後,也為此招來了殺生之禍。

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的吳起,為何最終卻只落得被亂箭射死的下場

對於吳起的最終下場,太史公司馬遷也說過,能說到的未必能做到,能做到的未必能說出來,吳起明白施德政與民是維護政權穩固的基本保障,但是一到楚國卻背離了自己的政治初心,得罪了一大批舊權貴族,最終為自己招致殺禍,被舊權貴族射殺於楚悼王遺體旁邊,而他的身死也宣告了大有成效的變法的失敗。

太史公曰: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吳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論,論其行事所施設者。語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孫子籌策龐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吳起說武侯以形勢不如德,然行之於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軀。悲夫!

正如太史公所言一般,怎一個悲夫了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