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一个“听话”的孩子,你先做一个“听话”的父母了吗?

前几天,我带女儿到楼下玩,正好有一堆施工完还没有运走的沙子,孩子们一个个玩的不亦乐乎。

正玩着呢,女儿突然跟我说,她要脱鞋子。

我问:“你脱鞋子干什么呀,鞋子有沙子吗?”

女儿说:“我要踩沙子。”

我突然明白并问她:“你是不是想在沙滩上一样,光脚踩踩沙子呢!”

女儿点点头说:“嗯,是的。”

我就帮我女儿一起把鞋子脱了下来,女儿撒欢了,在沙堆上又蹦又跳,还哼起歌来。

这时,旁边的妈妈们着急了:

“你快给她穿上鞋子,这沙子不干净呀!”

“就是,给她穿上吧,这又不是海边的沙子,万一扎着脚怎么办?”

我笑笑说:“没事,我看她挺喜欢的,玩的挺好,就让她玩会吧!”

妈妈们更急了:“你不能听她的呀,孩子可不能惯着。”

“你怎么这么听孩子的话,这样孩子就更不好管了”

我只是笑笑,没再争辩。

想要一个“听话”的孩子,你先做一个“听话”的父母了吗?

可是心里却有点隐隐的担忧,我们都太希望孩子听我们的话了,以至于遮蔽了让我们看到孩子真实需求的眼睛。

我们的惯性思维里都认为让孩子听话才能让父母最省心,最欣慰。

岂不知,先做一个“听话”的父母不仅是最省心,最轻松的育儿方式,而且还能收获一个真正快乐又“听话”的好孩子。

1

前一段时间,闺蜜打电话向我哭诉。

她说,最近晚上临睡前,孩子突然想吃糖果,可是闺蜜担心孩子临睡前吃糖果对牙齿不好,就没给孩子吃,结果孩子大哭大闹。

闺蜜说她把从书上看的各种育儿法子都用上了,包括转移孩子注意力,不急不吼地讲道理,然后温柔而坚定地跟他说不可以,最后共情孩子的情绪,然而,孩子依然坚持要吃,嚎啕不止。

闺蜜的处境,我深有体会。

有一句话是懂了这么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养育孩子最无奈的就是学了这么多育儿的法子,依然应付不了家里这个熊孩子。

我跟闺蜜说:“你听孩子的。”

想要一个“听话”的孩子,你先做一个“听话”的父母了吗?

闺蜜惊讶道:“那怎么行,不行,对身体不好!”

我说:“你是宁愿因为担心睡前吃一块糖而损坏他的身体让他大哭大闹,还是选择满足他,让他吃完以后,幸福甜蜜的睡个好觉。”

闺蜜疑惑地挂了电话。

过了几天,闺蜜发信息说:“我接受了你的建议,听了孩子的话,虽然也有点担心,但是当下也没有别的法子了,结果过了三天,他就没再要了,好像过了个瘾似的。”

作为父母,我们很难每时每刻都能感知到孩子的需求,如果真的遇到类似闺蜜这样的情况,我们不妨试着接纳孩子的需求,做一个“听话”的父母。

心理专家武志红说:“孩子听话,是一场代代相传的骗局。”

父母听话,则是应对一切熊孩子的灵丹妙药。

2

前一阵,下了几场雨,小区的路上积了好多的水洼。

女儿看见了,就喊“泥坑,跳泥坑”,边喊边往泥坑里面走。

我知道她想起了小猪佩奇最喜欢的跳泥坑。

当时女儿穿着凉鞋,虽然也有些顾虑,但是我感觉到女儿特别特别想进去跳一跳。

于是我就没有去阻止她,只是站在旁边看着。

女儿在里面又蹦又跳,全身都被水给溅湿了。

我就在旁边等着她,等她玩够了,她自己说,“妈妈走吧,衣服湿了,回家换衣服吧。”

我说:“好”。

想要一个“听话”的孩子,你先做一个“听话”的父母了吗?

隔了几天,我带她出去玩,路过一个已经结束施工的基地,地上也是积了一片水。

女儿又看见了,喊着“泥坑,跳泥坑。”

我看了看,水实在有些脏,混杂着水泥,石灰还有一些垃圾。

我跟女儿说:“这个泥坑,咱们不跳了,这里的水实在太脏了,好吗?”

女儿看了看我说:“水太脏了,不能跳了。”

然后我就牵着她的手走了,中间没有丝毫的挣扎和哭闹。

孩子其实是最讲道理的人,当我们接受了她的意见以后,她很自然的也会顺从我们的意见。

我碰到太多因为父母不允许孩子做什么,孩子却偏偏去要去做。

想要一个“听话”的孩子,你先做一个“听话”的父母了吗?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对抗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一种情绪,一种感觉到自己不被接纳的情绪。

当我们先去倾听孩子的意愿,听孩子的话以后,再去要求孩子,孩子就懂得了我们不是在否定他的需求,而是当下这个事情不适合做。

孩子就会很欣然接受我们的建议。

先有“听话”的父母,才有“听话”的孩子。

3

记得女儿有一次,临睡前想要看会电视,

我说:

“今天太晚了,你如果想看,我们明天再看,我们现在去洗漱,好不好?”

女儿非常坚决:

“不好,不行。”“我就要现在看。”

磨了半天,女儿就是不听,我温柔而坚定,女儿却大吼大叫起来。

后来,我说:“那这样吧,你看十分钟吧,十分钟以后我们就去洗漱好吗?”

她看着我,点点头。

想要一个“听话”的孩子,你先做一个“听话”的父母了吗?

十分钟后电视自动停止。

我正在刷牙,女儿自己从沙发上跳下来,走到我面前说:“妈妈,我要洗漱。”

这是我女儿第一次主动的说洗漱,平时都是我苦口婆心,甚至强制抱到洗手盆边,她才会勉强接受,而且每次刷牙洗脸都是叽叽歪歪,带着自己的小情绪。

而这一次,她竟然全程无比配合,认认真真地洗漱了一回。

这让我明白,孩子只有感受到自己是行为选择的主人,她才能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们大人要求的“听话”,常常是孩子迫于父母的权威不得不接受,所以总是带着些情绪和敷衍。

我们只有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当孩子感觉到自己才是自己行为的主人时,他才会心甘情愿的去做。

正如瑞典儿童文学家林格伦说:如果孩子无时不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

我们做一个“听话”的父母,孩子才能成长,才能走向真正的独立和自由。

4

做“听话”的父母不是对孩子言听计从,不是对孩子行为的纵容,而是对孩子意愿的尊重。

儿童专家尹建莉说:“‘听话’的实质是如何理解儿童,如何平等对待儿童,纵容只是溺爱。”

前段时间黄多多钢琴获奖的消息又上了热搜,许多父母都羡慕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其实,我们更应该看到多多先有一个别人家的父母,才有了现在的多多。

试想一下,才13岁的黄多多染成紫色的头发,我们有多少做父母的会真正“听孩子的话”呢?

在育儿路上,作为父母很容易就会表现出权威和强势,这会给孩子带来压制和逆反。

做一个“听话”的父母,是希望孩子在我们对他的教育中能感觉到有他的自由,当孩子感觉到自由,就会自然而然的学会顺从,而不是压制下的服从。

愿我们都做一个“听话”的父母,收获一个“听话”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