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磊入選河北好人

身邊好人,戰“疫”榜樣。近日,經各地各單位推薦、網友點贊評議、評委會綜合審議,河北省文明辦發佈2020年一季度“時代新人·河北好人”。其中,1月榜單27人;2-3月(抗疫專類)榜單60人(組)。

  上榜的河北好人中,有逆行而上的醫護人員,有英勇無畏的人民警察,有忠於職守的基層黨員幹部,有無私奉獻的各行各業志願者,有慷慨捐助的社會愛心人士。他們以疫情為命令,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這些群體和個人,是2020年春天最撼動人心的風景。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時代新人讚歌。

  其中,“志願服務,貢獻力量”的磁縣小夥程磊光榮入選。

  程磊今年38歲,是磁縣觀臺鎮東艾口村村民,在中建三局工作,常年在武漢從事建築行業的工作。

程磊入選河北好人

  1月25日,大年初一,武漢火神山專科醫院建設號角剛剛吹響,武漢市又緊急決定半個月之內在江夏區黃家湖再建一所雷神山醫院。時值春節,武漢交通封閉,籌集物料、集結工人難上加難。得知這一消息,原本在居住地休息的程磊坐不住了。“國難當頭,匹夫有責。作為在武漢打拼了6年的磁縣人,不能袖手旁觀。我要參加建設!”程磊說,“要在那麼短時間建設火神山和雷神山兩座醫院一定很困難,我的技術肯定能派上用場,想到這裡,我立即聯繫了5個要好的同行朋友,沒想到大家一拍即合,沒有一個人退縮,第一時間加入到了建設隊伍,不談條件,不計回報。” 在這個特殊的“戰場”,程磊和他的“戰友們”穿上盔甲——黃色反光馬甲和安全帽,拿起各自的武器——圖紙、對講機、鐵鍬、電焊、鉗子……大家不分晝夜,全力以赴。

  在火神山,時間顯得尤為寶貴,土方開完,土工布鋪設,碎石墊層,集裝箱吊裝,設施安裝……一切施工節點都得以小時設定,有的甚至以分鐘計算,程磊工作6年,從未見過這種“不顧一切”的陣勢:他在工地上,一天顧不上喝一口水,吃飯幾乎成了他唯一的休息時間。為了火神山醫院儘快全面投入使用,程磊在不斷地突破著自己的極限,有時累的實在扛不住了,就在現場臨時找個地方眯一會,醒來繼續幹。

程磊入選河北好人

  工地很大,人手不足,作為黨員的程磊樣樣行,電焊工、水暖工、勤雜工……哪裡有需要他就到哪裡,每天工作都在12小時以上,拼命幹、拼命趕。“快一分鐘,可能就會多救治一個人,這並沒有什麼好猶豫的。”電話中,程磊斬釘截鐵的說。每天凌晨3點是程磊回居住地的時間。到家後,他會立馬把衣服脫掉,全身清洗消毒,拿出手機看妻子發來的視頻,4歲的小兒子在小視頻裡奶聲奶氣的給他打氣:“爸爸,加油,我等你回來。”

  集裝箱搭建完成,看到病床、設施一一入駐後,程磊知道,工程收尾了。火神山醫院完工後,程磊沒有回家,而是再次拿起自己的工具箱,前往同樣收治疫情感染患者的雷神山醫院,繼續戰鬥。恰逢元宵節,雷神山交付了,程磊和他的工友們坐在工地上吃了一碗熱氣騰騰的元宵。

  “參與火神山醫院的建設是我的榮幸,讓看到那麼多令人敬佩的‘逆行者’,我是黨員,更應該義不容辭。”程磊說。疫情之下,每一個懷揣著樸素善意、盡責盡職的平凡人,都可能成為這座城市的“英雄”,幫助城市“過關”,磁縣人程磊是其中之一。

  截至目前,已有1447人入選“河北好人榜”,這些身邊好人是有形的正能量、鮮活的價值觀,引導人們見賢思齊、擇善而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