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闲聊财务人员的财务分析与评价

提到财务分析,人们马上就会想起一大堆的财务指标,这个速度那个比率。有些搞财务分析的人忘了自己为啥搞财务分析。包括我们现在出版的很多财务分析的书籍,基本上没搞清楚财务分析的目的。有人说目的很简单,财务出来一大堆数字,看不懂,财务分析就是解读这些数字,此谓“财务分析就是财务解读” ,于是出现了很多财务报表解读的书籍和课程,这些基本上是针对非财务人员而言的。我们不仅要问你解读财务数据干啥?有人说我要投资它,我要买它的股票,我要发现它可能的虚假。一个外行通过财务解读发现财务数据是否有虚假,可能吗?不可能。如果有可能,有一个职业就没有必要出现了,这就是CPA,注册会计师。他们的职业使命就是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鉴证。财务分析能鉴证财务数据,要会计师事务所干嘛?

周末闲聊财务人员的财务分析与评价

也有人说,我们是解读给公司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为啥需要财务解读?显然是为了管理,为了改善企业的经营活动。这就矛盾了,财务报表是一定时期企业经营活动的总结,也就是某个时期经营活动已经结束,已经结束的东西还怎么改善?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既成事实的管理都是无成效的。财务报表是既成事实的总结,已经没有了改善的时间。有人说是为了改善未来,你信吗?财务会计是据实做账,未来是据说。可能会引导管理者做一些未来的调整,但怎样调整、是否有效,其实都是不确定的。为管理者做的财务分析实际上是财务总结,有点盖棺论定的意思。从管理意义上来讲,意义不大,财务报表是马后屁,财务分析是马后屁的屁。很多企业的财务分析讲的都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阿拉伯的故事……。

周末闲聊财务人员的财务分析与评价

也有些朋友说,财务分析是财务评价,对企业一段时期的经营活动进行评价。既然是评价就要有评价的指标和标准,于是财务人员各显其能,发明了各种指标,前段时间,在机场书店里看到一本厚厚的《财务指标大全》,翻开看了看,都差点脑溢血了,所谓指标实际上是就是,拿一个财务数据去除另一个数据,得出一个结果,数学上统称“商”,财务上统称为“指标”,然后给他们起一个奇怪的名字。

周末闲聊财务人员的财务分析与评价

如同一个医生给人设了很多奇怪的指标,不停地告诉各种指标的异常程度,然后问他有什么办法没有,回答是准备后事吧。我本来活的挺好,让这个庸医一鼓捣,明天就玩完了。本来很幸福,现在天天抱着寿衣睡觉。多害人啊。再说这些指标有标准吗?其实没有,比如一个企业资产负债率多少就是好的多少是不好的呢?很多人脑子里是百分之七十,谁说的呢?有什么理论依据啊?一概没有,只能回答大家说的。对银行的人来说,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百分之十可能更好,而对企业来说,负债率越高越好。有家企业老板问我,他们公司资产负债率是百分之二百,为什么没倒闭?我问谁借你的钱?他说是马云。倒闭了最大的受害者是谁?当然是马云,所以马云能让你倒闭吗?负债对花钱的人来说不是风险,对借钱的人来说是风险,借钱的人不着急,你个花钱的人着什么急?你这个财务评价天天说我离死不远了,有今天没明天了,马云说,我在下一盘大棋,你个会计能看得明白吗?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会计说话,闭嘴!所以,真正有效的财务分析既不是财务鉴证也不是财务总结,也不是财务评价。那是什么呢?大家可以聊聊,财务分析究竟应该是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