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傲、悲憤、瘋癲、翻白眼:從畫作中讀懂“八大山人”


孤傲、悲憤、瘋癲、翻白眼:從畫作中讀懂“八大山人”

這個名字有點怪。中國姓氏裡大概沒有“八”這個姓的。這是八大山人在畫上題款時用的名號。我們來看看八大山人”這幾個字被題寫在畫上的時侯是個什麼樣子。仔細瞧瞧,是不是有點像“哭之笑之”?很有創意,不是嗎?但他為什麼要哭,又為什麼要笑?他哭什麼?又笑什麼呢?這得從他的身世講起。

八大山人本名叫作朱耷,出身明朝貴胄之家,是朱元璋的第十六子、江西寧王朱權的第九世孫,具有正宗的皇室血統。朱氏門庭有著深厚的家學淵源,祖父和父親都善詩詞書畫,八大山人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藝術啟蒙,八歲能詩,十ー歲能畫,十六歲參加科舉考試獲得進入官辦學校學習的資格,還因為其皇室出身被賜封為“輔國中尉”。

孤傲、悲憤、瘋癲、翻白眼:從畫作中讀懂“八大山人”

遠大前程本已燦然在目,卻不想清兵南犯,江山易主,皇室宗族慘遭滅門,世居南昌的八大山人一家九十餘口也倒在了血泊之中,唯有他一人得逃一死。那年他只有十九歲。

八大山人九死一生地逃了出來,藏身於南昌郊外的山谷當中。經歷了國破家亡的劫難,他已然對人生失去了信心,不久便在奉新縣的一座寺廟裡落髮為僧,就此遁入空門,不與塵世相往來。那時,被國仇家恨的烈焰炙烤著的八大山人只有藉助青燈黃卷的修行來平復內心的痛苦與悲憤,也只能在畫紙上宣洩滿腔的仇怨。他在無邊的寂寞與浩瀚的時間裡參悟人生。漸漸地,他的內心得以復歸寧靜。

孤傲、悲憤、瘋癲、翻白眼:從畫作中讀懂“八大山人”

於是,他對這個世界的態度也慢慢地發生了變化,他不再恨,也不作任何奢想,他只覺得一切都是那麼的讓人哭笑不得。現在我們應該明白了,他為什麼給自己起了那樣的一個奇怪的名字,為什麼又哭之又笑之了,他欲哭無淚,欲笑無聲。

八大山人繪畫風格的形成和變化與他的人生遭際有著直接的關係。我們可以大致將其分為三個階段:

孤傲、悲憤、瘋癲、翻白眼:從畫作中讀懂“八大山人”

第一個階段是他二十三歲入寺為僧起至五十五歲還俗為止。這一階段八大山人的繪畫注重寫生,總體風格較為寫實,他筆下的花草蟲魚形象都生動通真,跟他後來的作品比起來,情感表達顯得不夠充分。

《西瓜》石榴》、《芋頭》、《水仙》、《草蟲》等等,都是他這一時期較有代表性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風格是從陳淳、徐渭的水墨寫意畫風中脫化而來。我們可以把這一時期看作是他風格形成的準備階段。

孤傲、悲憤、瘋癲、翻白眼:從畫作中讀懂“八大山人”

第二個階段是他五十五歲還俗到六十五歲這十年。他為什麼還俗我們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他這時對人生的看法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才做出瞭如此重大的決定。總之,他回到了紅塵之中,以賣畫為生。

這時他開始用“八大山人”這個名字了,他“哭之笑之”了。他好像是瘋了。他的朋友陳鼎曾經用文字記錄下他的癲狂之態,說他一會兒趴在地上鳴咽,一會兒又仰天大笑,有時候還跑到街市上腆著個肚子扯開嗓子唱歌,要麼就手舞足蹈地亂蹦一氣。大家都很煩他,就灌他的酒,醉得不省人事了才能安靜下來。

孤傲、悲憤、瘋癲、翻白眼:從畫作中讀懂“八大山人”

但陳鼎也說不清楚八大山人到底是真瘋還是佯狂,因為他雖行為失常,可畫卻畫得異常精彩。他的畫筆墨雄豪,造型誇張,內心情感汪洋恣肆。他也許是故意裝瘋賣傻,以狂人的姿態譏諷時弊,嘲弄那些奴顏婢膝的官員。他的內心似乎又充滿了不平。

他的《孔雀竹石圖》就是帶有漫畫性質的傑作。畫中兩隻孔雀被故意畫得很醜,站在一塊搖搖欲墜的石頭上,寓意清朝的統治不會長久。他覺得那些迫不及待想往上爬的官員,都是一副奴才相,他們的模樣比他筆下那兩隻孔雀還要醜陋。

孤傲、悲憤、瘋癲、翻白眼:從畫作中讀懂“八大山人”

第三個階段是他六十五歲到八十歲這個時期,這時,他的畫藝已經完全成熟,他畫了許多的禽鳥,都是水墨寫意,筆法更加簡括,似不假思索,信筆塗抹,實則精心構思,一氣呵成。他筆下的禽鳥都睜著一雙碩大的眼睛,僅一圏一點便告完成,流露出冷寂、悽荒與孤傲的情緒。

八大山人雖然沒有“四王”臨摹古人那樣深厚的筆墨功夫,但他以超人的感悟力開創出筆墨抒情的新天地。他用水墨講述自己的身世與愛憎,以不守陳規的開拓銳氣展示個性,以象徵手法將物象人格化,表達主觀感受,開創出與“正統派”嚴謹的摹古之風全然相異的嶄新畫風,成為風格獨具的一代大師。

孤傲、悲憤、瘋癲、翻白眼:從畫作中讀懂“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除了花鳥畫,也作山水,但山水不及花鳥成就那麼高。他在世的時候,由於身份卑微,其成就並不為時人所看重。在他去世之後,其價值才逐漸為人們所認識。

清代中期名聲顯赫的“揚州八怪”和晚清的“海派”以及近代的齊白石、張大千、潘天壽等大師都無不受益於八大山人。

孤傲、悲憤、瘋癲、翻白眼:從畫作中讀懂“八大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