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亮:疫情影響下中國乳產業新變化特點

至今蔓延全球新冠疫情對各國實體經濟造成巨大影響,一方面人流減少、失業增加造成居民消費需求下降;一方面生產及物流受限造成投資、貿易出口等下滑。根據中國國家統計數據顯示,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1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下降20.5%;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3323億元,同比下降24.5%,民間投資18938億元,下降26.4%。

疫情對國內乳製品行業也造成巨大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造成國內乳品需求下滑。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春節走親訪友以及戶外旅遊被禁,中高端乳品銷售下滑;餐飲、酒店、影院等歇業引起特渠乳品銷售減少;送奶上戶等配送中斷造成低溫產品銷售下滑。消費下滑,節後大促引起產品價格下滑。據商務部監測,2月最後一週零售終端牛奶和酸奶銷售價格比春節前小幅下降0.9%和0.3%。

二是影響乳製品生產。由於疫情影響節後復工時間及人員返廠遲滯,延緩乳品生產。據統計,1-2月,我國乳製品產量同比大幅下降17.5%,是2008年10月(同比下降28.8%)以來最大降幅。

三是導致生乳滯銷,價格嚴重扭曲。部分地區生乳運輸受阻及下游消費不振傳導到上游造成生乳滯銷及價格大幅下降。經過2018和2019年,中國奶牛養殖業逐步在良性恢復,但此次疫情無疑給恢復發展的奶牛養殖業沉重打擊。據山東等地部分中小養殖戶反映,疫情期間個別收奶價格低至1元/公斤,而龍頭加工企業反映每天收奶噴粉量達到上千噸。

為促進消費,乳品企業積極採取措施並推動行業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積極引導功能性乳製品發展加快。疫情讓免疫力功能乳製品迎來市場契機,目前受消費者歡迎功能性產品包括益生菌、乳鐵蛋白。常見乳製品包括酸奶、乳酸菌飲品等液態奶,以含有乳鐵蛋白為標配高端奶粉。

二是順應“新零售”,加快銷售方式創新。很多企業憑藉敏銳市場洞察力,研究“宅經濟”,創新銷售方式,使產品訂單數大增。如國內以銷售低溫巴氏為主龍頭乳企以擁有龐大訂戶數量和供應鏈能力“送奶到戶”為基礎,整合現有牛奶配送渠道,推出“送菜上門”服務,並實現跨界開展生鮮配送業務。

三是焦距最後一公里,物流體系建設加快。目前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產品銷售採用的是三級以上分銷體系,自身物流體系和配送能力較弱,都是通過第三方的物流體系來實現。受新冠疫情影響,物流及配送體系中斷,導致部分地區尤其是三四線市場零售終端缺貨、斷貨現象較為嚴重。

四是供應鏈全球佈局,應對自然及市場風險從容。從企業供應鏈來看,進一步推進國際化發展,實現供應鏈體系的全球佈局,從而降低市場、自然等因素帶來的風險。同時,在建立多渠道供應鏈體系的基礎上,運用大數據技術,加快推動整個供應鏈的數字化、信息化、可視化、風險預測預警、資源靈活調配等體系建設。

五是疫情加速奶粉品牌大小分化。那些具有很強品牌專業塑造能力、在終端渠道建設和管理比較精細、建立線上與線下一體化”地推”以及擁有多元龐大供應鏈體系的企業都是此次疫情最大受益者。而具備上述優勢企業基本都是大型龍頭企業,相比較,中小企業在線上消費者教育、終端配送能力、供應量等都面臨捉襟見肘,無疑失去提升市場份額機會。

在這裡我重點強調一下,此次疫情讓企業重新認識到配送體系專業和安全重要性。除一線大城市外,其他地區奶粉銷售渠道仍較分散,實現“最後一公里”配送仍需不斷摸索完善。未來,二、三線及部分四線市場的社區店將有很大發展,將降低母嬰流通成本,提高產品動銷效率,成為“最後一公里”配送、實現專業服務的高效平臺。

對企業而言,將加快推進實現渠道扁平化發展,從而進一步快速、高效、低成本實現產品銷售,推動母嬰新零售發展的探索和渠道變革。當下的三級以上的分銷體系將慢慢消失,從而被專業物流體系和零售替代,線上將進一步完善專業配送體系搭建,線下門店加快向線上業務延伸,逐步實現線上線下有效分工,線上產品信息宣傳和線下地推活動相結合,消費者教育內容方面也會有更大的改進,使教育活動更具有品牌塑造和提高消費黏性的作用,從而推動母嬰傳統零售業態向現代服務業態加快轉型。(作者宋亮,高級乳業分析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