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技术人未来发展的唯一道路吗?

【科创人独家】听云联合创始人Wood陈靖华:最大危机是盲目乐观扩张,技术是我的精神田园全文链接http://b6i.cn/3EILJ


创业是技术人未来发展的唯一道路吗?

从1998年至今,Wood度过了21年的创业人生,体验过美好而短暂的青春热血,创建过延续13年的长寿科企。

  • 第1次创业:乌托邦——热血青年的自由之梦

科创人(以下简称科):您最初接触电脑和互联网是什么时候?

Wood:小学3年级第一次知道电脑,心里一直记挂着。1995年在大学接触到互联网,1996年毕业后在厦门信达公司从事网站建设工作,很幸运早早进入了互联网行业。

科:您第一次创业是1998年,当时选择创业是出于什么原因?

Wood:刚工作那阵接触到了Linux和大量开源软件,很快就入了迷。尤其《开源软件文集:开源革命之声》这本书,汇集了当时开源和自由软件运动先锋的思想,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巨大影响,最终让我选择了创业。

此外可能跟性格也有关系,我在 TGO 小组的好朋友洪强宁(人称洪教授)归纳过

创业的四种主观驱动:1.想做的事靠打工做不了,2.喜欢赌不确定性,3.有控制欲,4.不喜欢被人控制,我属于1、4和一小部分的2吧。

科:决定创业并不是因为一个商业目的,而是因为感性层面的追求?

Wood:当年就是想和几个玩得比较好的朋友一起,做点自己能决定的事。

科:这次创业有没有给您带来期待中的快乐和幸福感?

Wood:最快乐的时候是大家一起去电子城攒机(笑),能有一台称心的新电脑了。第一次创业一共就5个小伙伴,我们两个写代码的,什么都得干:产品设计、美工切图、代码实现、测试、打包、现场实施部署、售后支持……创业有这点好处,即便是一个微小的创业项目,也会逼着你完整体验一件事情的从A到Z。

我们的第一款产品是企业邮箱系统,选的是sendmail来做MTA,而sendmail的配置文件又是出了名的难读难写,据说本来就不是设计给人读的。为了搞定这个东西专门啃了那本著名的蝙蝠书。那时候刚毕业两年,没有太多技术积累和经验,都是靠看书、看网上资料自学,是我技术成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创业是技术人未来发展的唯一道路吗?

▲Batbook

科:如果现在给您一个时空门,穿越到1998年,给当初的自己说一句话,您会说什么?

Wood:一定要多关注商业因素(笑)。关注商业性不是关注钱,是关注市场需求,为需求提供解决方案。没有商业思维就会变成接单干活,被牵着鼻子走。我们5人团队做了两年,最终被一家上市企业投资并转换行业,也是因为自己没有明确的方向,觉得做这个也行、做那个也行。

  • 第1.5次创业:招安进京——被动式成长终致分裂

科:2000年,被一家上市企业投资,成立新公司朗川,从厦门北上进京……您在不同场合都将这次转折称为“1.5次创业”,原因是什么?

Wood:一是成立新公司是之前项目的延续,二是这次创业没有结果。

科:从2000年朗川成立到2006年您离开,6年对于创业项目而言已经不算短了,您所说的“没有结果”指的是?

Wood:首先是被动转换了行业,并不是说做企业软件和电子政务软件有什么不好,但就创业而言,这并不是一个由内向外的主动选择。其次是最终结局不太好,团队不断扩张,业务规模也越来越大,突然有一天,团队中有一个人带走了一半的研发团队自立门户,还带走了业务。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让我彻底反省了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科:您认为自己需要为那次团队分裂承担很大的责任?

全文链接http://b6i.cn/3EILJ

在互联网领域,每一个技术人都是匍匐前行,中年危机,新鲜血液的涌入,不断更新的技术法则,创业仿佛成了技术人未来发展的唯一路径。

双12,又是技术人24小时忙碌的时间,每一个重要的节点,每一次重大事件的参与都有他们的身影,作为背后的支撑者,他们是孤独而勇敢的。想看更多技术人创业故事,欢迎留言评论。

关注公众号CTOKCQ,与更多BAT高管创业者对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