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保衛國家領土的先進武器

近些年來,我國武器裝備無論研發速度還是先進程度,在很多方面都發展迅速。我國的軍事裝備從抗戰時期的小米加步槍,到如今的陸海空天潛全方位系統化發展,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防能力和捍衛國家利益的實力。

我國武器裝備走過了進口、仿製到自主研發的歷程,也在由量到質轉變。

現在咱們就列舉一下海陸空現役的頂尖裝備!!

戰鬥機——殲20

這些保衛國家領土的先進武器

根據2013年殲-20帶彈試飛照片顯示,殲-20的側彈倉可各攜帶1枚導彈,主彈艙擁有六個掛架,可攜帶6枚導彈。殲-20裝有4個外掛點,可在犧牲隱身能力的情況下加大帶彈量。在接敵過程中,殲-20可以用機載空對空導彈攻擊敵機,加上未來配備的可大角度離軸發射的導彈。

殲-20的可選裝備如下:

遠程空對空導彈:霹靂-21;

中程空對空導彈:霹靂-12D或霹靂-15;

近程空對空導彈:霹靂-10;

精確制導滑翔炸彈:雷石-6,飛騰-7;

機炮:一門30×165毫米GSh-301單管轉膛航空機炮。

轟炸機——轟6K

這些保衛國家領土的先進武器

中國空軍最新改進型轟-6K“戰神”轟炸機近期已經批量服役。轟-6K型戰略轟炸機是我國自行研製的最新型轟炸機,其研製藍本為原轟-6系列轟炸機。軍事雜誌《漢和軍事評論》解讀其具備戰略轟炸機的相關特點,稱其可以攜帶6枚射程達到2500公里的長劍-10空射巡航導彈。

最大載彈量:15噸

最大航程:9500公里

最大作戰半徑:4000公里左右,可打擊6000公里外的地面固定目標

一次發射量:108枚炸彈

每架轟-6K可一次性掛載6枚長劍-10導彈

轟-6K換裝了伊爾-76和運-20大型運輸機最新裝備的D-30KP-2渦扇發動機,使得轟-6K最大航程從5800公里增加至9000公里以上。

裝備

1、可掛6枚KD88巡航導彈,內部彈倉全部改為燃油艙;也有稱為了攜帶重量高達數噸的鑽地彈,內部彈倉可攜帶大型可拆卸油箱,從而可在鑽地彈與油箱間進行選擇;

2、D30/WS18發動機推力增大30%,耗油量減少20%,加上內部彈倉全部改油艙,航程比原轟6增加30%,即作戰半徑在常規任務情況下為3X00-4X00千米,滿足我空軍對遠海區域目標打擊要求。

3、換裝新型火控雷達和搜索雷達,取消機頭透明領航員艙和頜下雷達,將原領航員艙改裝為雷達設備艙。加裝前視紅外探測裝置。

4、加裝GPS+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5、所有機炮炮塔全部取消,尾部無線電操作員艙取消,換裝新型主動被動大功率電子干擾設備,保證突防安全。

預警機——空警-2000預警機

這些保衛國家領土的先進武器

空警-2000,是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全天候、多傳感器空中預警與指揮控制飛機。

空警-2000是戰略空中預警指揮飛機,已裝備中國空軍部隊。主要用於擔負空中巡邏警戒、監視、識別、跟蹤空中和海上目標,指揮引導中方戰機和地面防空武器系統作戰等任務,也能配合陸海軍協同作戰

空警-2000集偵察預警、通信導航、情報集成、指揮控制於一體,是空中作戰的信息系統節點和空中戰場樞紐,不僅具有預警探測、指揮控制功能,還具有多種作戰力量融合功能。它所裝備的通用數據鏈,既能將目標探測、定位、識別、跟蹤、監視信息實時分發給授權的指揮平臺和武器平臺,還能接收進入戰場信息系統的指揮平臺和武器平臺上傳的相關信息,按照用戶需求,生成新格式、新形式、新內容的信息,下傳給特定用戶。這種在線式信息互聯互通和共享,為分佈於不同維度的離散型作戰力量融合於一體化作戰體系,開闢了技術通道。

直升機——武直-10

這些保衛國家領土的先進武器

武直-10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種專業武裝直升機和亞洲各國第一種自研專業武裝直升機。結束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航空兵長期依賴法國海豚直升機的改型兼當武裝直升機的歷史,大大提高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航空兵的航空突擊與反裝甲能力。

武直-10原型機的照片顯示其加掛了中國在2002年推出的天燕-90(TY-90)直升機專用短程空對空導彈,爭取低空的制空權;“天燕”90空對空導彈擁有一組四片的電力驅動前部控制舵與一組四片的固定式尾部安定翼,彈長1900mm,彈徑90mm,彈重20kg,射程介於500~6000m,射高20~6000m,最大飛行速率2馬赫,能迎頭攻擊速率400m/s的目標或尾追攻擊速率320m/s的目標,採用冷銻化銦紅外線尋標器並內建數字信號處理器,具有全向攻擊、分辨紅外線誘餌以及離軸發射能力。

天燕-90通過飛行員的頭盔瞄準器鎖定目標,能瞄準敵方直升機發動機、旋翼和座艙等特定的脆弱部位,重3.5kg的戰鬥部以激光近發引信引爆,引信具有近發、接觸與自毀等功能,殺傷半徑為5m,單發命中率達80%以上。天燕-90已經率先裝備於直-9系列等中國陸軍武裝直升機上。此外,武直-10也可配備與直-9W共通的武器,包括紅箭-8(HJ-8)線導反坦克導彈、7聯裝火箭彈發射巢(可掛載四座)或32聯裝火箭彈發射巢(可掛載兩座)等,具備反裝甲、密接火力支援、對付各式軟硬目標的能力。

航空母艦——遼寧艦

這些保衛國家領土的先進武器

遼寧號航空母艦(代號:001型航空母艦,舷號:16,簡稱:遼寧艦),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隸下的一艘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也是中國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艦。

遼寧號航空母艦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70週年閱兵式中亮相。此前遼寧艦進行了改裝,改裝工程包括航母甲板上的區域劃分與標誌線顏色更改,內部各類管路進行顏色區分有利辨認,甲板上的艦載機著艦阻攔索更換了更有韌性的新材質型號。另在著艦甲板末端加裝了應急攔阻網,對於艦載機的起降安全添加了新的保險。此外,遼寧艦飛行甲板這次重新鋪設甲板防護塗層,飛行甲板則增加了甲板停機區,艦載機可以在這裡進行發動機試車、加油和裝彈等作業,對甲板艦載機調度與出動能力有不少幫助。遼寧艦的雷達系統的探測性能、探測目標數量、抗干擾能力等都有所提高

驅逐艦——052D型驅逐艦

這些保衛國家領土的先進武器

052D型驅逐艦,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建造中的新型導彈驅逐艦,為052C型的最新改良型,雷達、艦載武器配置與052C型有明顯不同。首艘052D型驅逐艦於2012年8月28日下水。

艦炮1×H/PJ-45A 130mm 70倍徑艦炮

導彈8×八聯裝新型垂直髮射系統(裝填防空導彈、巡航導彈與火箭助飛魚雷)

近防1 xH/PJ-12 730型近迫武器系統

1 x 24單元 HQ-10近防導彈系統

反潛2×三聯裝324mm 7424型魚雷發射器

其他不詳

核潛艇——094型彈道導彈核潛艇

這些保衛國家領土的先進武器

094型戰略核潛艇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二代彈道導彈核潛艇 ,是中國建造的排水量最大的潛艇,相比於上一代092型戰略潛艇,無論在隱蔽性、傳感器還是推進系統可靠程度方面都有較大提高。再配上射程8000公里的巨浪2型導彈,使其具有覆蓋全球的戰略核打擊能力。

094型戰略核潛艇開發始於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首艇於1999年開始建造,2002-2003年下水,2004年7月完工,至2009年秋,該型潛艇已經服役2艘,並且完成極限深潛、水下高速、深海發射戰雷等試驗與考核,至2018年,約有6艘 ,服役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北海和南海艦隊

094型彈道導彈核潛艇排水量達9000噸,該型潛艇服役也意味著我國海基戰略核力量成熟,與美國最先進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相比,我國的094也毫不遜色。

主戰坦克——99A主戰坦克

這些保衛國家領土的先進武器

99A式坦克是我軍最先進且完全信息化的主戰坦克,實現了火力、機動力、防護力和信息力的有效融合,體現了陸戰裝備的新水平。99A坦克主要用於壓制、消滅反坦克武器,摧毀野戰和堅固防禦工事,殲滅敵有生力量。

火力

99A坦克仍採用125毫米主炮。但性能有極大提升,能發射彈種更多,威力更強大,密集度更高。首次炮口增加了覘視鏡,可快速校準炮口誤差,增加射擊的精確性。

99A坦克是我國第一臺信息化坦克,通過信息化實現了火力、防護力與機動力的倍增。應用了我軍第一代陸軍裝備信息採集、傳輸、處理、顯示與綜合系統,實現戰場態勢共享、協同攻防、狀態監測、系統重構等功能,技術。

防禦

在早期的照片中,99A坦克的前裝甲視線深度超過一米,這樣厚度的裝甲在坦克上從未出現過。分析者經常以為99A坦克的炮塔前部裝甲是與之前的99改一樣,在原有的99式坦克矩形主裝甲上安裝楔形附加裝甲。

但是一張火控系統試驗檯的近照讓我們發現,新式主戰坦克的附加裝甲是以單塊形式直接安裝在主裝甲上的,也就是說楔形是主裝甲自身的形狀。防護能力之強已經不是之前中國各種主戰坦克可以比擬的了。

火箭炮——衛士-2D(WS-2D)遠程火箭炮

這些保衛國家領土的先進武器

WS-2多管制導火箭“衛士二號”是一種帶有控制系統的遠程多管火箭武器。它以高機動輪式越野車為運載方式,採用六聯裝貯運發射箱,火箭彈可根據不同的戰略戰術要求,換用六種以上不同類型的戰鬥部。該系統的火箭發射車通常以連作為基本作戰單元,任務是攻擊敵方400裡內縱深範圍內的目標。其中,“WS”-2D火箭炮系統由發射車、運輸裝彈車和指揮車、通訊車組成,一個作戰單元包括一輛射擊指揮車、6-9輛火箭發射車和6-9輛運輸裝彈車。和“WS”-2早期型號相比,“WS”-2D各項主要性能指標均有了明顯提高。

破甲-殺傷雙用途子母彈戰鬥部,子彈數量560枚,子彈靜破甲深度大於等於95毫米,子彈有效殺傷半徑大於8米。 綜合效應子母彈戰鬥部,子彈數量75枚,子彈預製破片數大於350枚,子彈靜破甲深度190毫米,子彈縱火面積大於60平方米。

雲爆彈戰鬥部,戰鬥部裝藥質量150千克,峰值超壓最大值35米處0.2Mpa,70米處0.03Mpa。

殺爆彈戰鬥部,戰鬥部裝藥量150千克,殺傷破片(含鋼珠)數50,000枚,有效殺傷半徑105米。

殺爆燃彈戰鬥部,有效火種數12,500枚,殺傷破片(含鋼珠)數40,000枚,有效殺傷半徑105米。

攔截導彈——紅旗-19導彈

這些保衛國家領土的先進武器

紅旗19攔截彈是中國陸基中段反導試驗的主角,用於摧毀中段飛行的彈道導彈。中國基於國家安全考慮,做出的防禦性戰略安全重大決策,打破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平衡。維護國家利益和領土安全。

2007年,拿它打過報廢的“風雲2”衛星,截止2015年8月,一起進行了數次攔截實驗,獲得了全發全中的優異成績。並且還能攔截其他國家射過來的洲際彈道導彈哦,由於洲際彈速度快,高度高,只能實施末端攔截,但是洲際彈以下(射程5500公里的)諸如飛毛腿,大浦洞,印度烈火啥的彈彈,由於射程近,高度低,我們是可以拿紅旗-19妥妥的進行中段攔截的,畢竟400公里的射程擺在哪裡嘛

洲際導彈——東風-41洲際地對地彈道導彈(DF-41)

這些保衛國家領土的先進武器

東風-41洲際地對地彈道導彈,是目前我國軍方對方公佈的戰略核武器導彈系統中的最先進系統之一。最大射程可達約14000公里,幾乎可以打擊地球上的任何一個地區。

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於2010年正式服役,可以發射一枚35-100萬噸級當量的熱核彈頭,或者6-10枚5-10萬噸級當量熱核彈頭!東風-41的移動性、射程、精度和配備多彈頭的特性,使其具有強大的先發制人的核打擊能力!

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由於射程可達14000公里,可攜帶10個主動指導分彈頭,可明顯改變中美戰略核力量的對比。

東風-41彈道導彈會給中國的二次核打擊能力帶來質的提升。中國僅有20枚左右的東風-5洲際導彈、10多枚東風-31洲際導彈和3個旅36枚東風31-A洲際導彈。東風-5投擲能力雖然強大,但作為液體導彈採用地下發射井部署,生存能力非常弱;東風-31的射程又無法覆蓋美國本土大部分地區,二次核反擊能力僅能依靠36枚單彈頭的東風-31A。再考慮到導彈存儲可靠性、生存率、發射成功率、飛行成功率、突防率,綜合抵達率可能僅有0.37,即假如美國實施先發制人的核打擊,中國之後發起反擊,可能最終僅有10多枚核彈能成功打擊美國本土。東風-41服役後,如署3個旅36枚,那麼能投擲的50萬噸當量彈頭將多增加108枚,核彈能成功抵達數量增加至50枚左右。巨浪-2導彈已形成初始戰鬥力,3艘094型戰略核潛艇可攜帶36枚巨浪-2,即有108枚核彈頭。核彈能成功抵達數量進一步增加至80-90枚,二次核反擊能力基本達到法國的水平,足夠摧毀美國十大工商業城市,這是能令美國認真思考後果的核遏制力

眼看2019年大閱兵就快來臨了,小夥伴們是不是很期待更多的武器裝備亮相,10月1日大閱兵我們相約一起,共同見證中國的強大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