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今天是公曆4月2日,佛門泰斗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一代宗師,慈悲永存,值此緬懷之日,讓我們吃素(餐桌放生)敬香供燈,唸誦《普賢行願品》廣做功德。


讓我們點一盞心燈,紀念佛門泰斗本煥長老,一起深深地緬懷,發大願、修梵行!


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本煥長老,佛門泰斗

虛雲大師接法弟子

當代中國佛教著名高僧

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

弘法寺開山宗長


弘法80餘載,佈道30餘國

皈依弟子200餘萬人

法嗣近千人

妙道弘法,華開天下


本煥長老一生弘法佈教,建寺安僧,籌集資金數億元,興修寺廟十幾座。臨終前,老和尚交待要荼毗(即火葬),悼詞也親自改過了。

“不要念過多的溢美之詞,不要那些花裡胡哨的東西,就叫我一個修行人。”老和尚對信眾最後的開示是:一輩子老老實實做事就好。


對本煥長老最好的緬懷

就是像他那樣忠於自己的信念

像他那樣愛國愛教

像他那樣笑對苦難

像他那樣悲憫蒼生


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2012年4月2日

(農曆三月十二日)

凌晨0點36分

長老在深圳弘法寺示寂

享年106歲

僧臘、戒臘84年

長老荼毗開窯後,鐵欄融化,

但全身骨骼完整,皆為舍利。


泰國、柬埔寨、

澳大利亞、斯里蘭卡

等國內外眾多寺廟紛紛建塔

並專機恭請本老舍利永久安奉。


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本老的彩色舍利


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本煥長老舍利


▲其中一顆血紅色舍利

比紅寶石還璀璨,

十分神奇和罕見


一代宗師逝矣,

慈悲精神永存!

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本煥老和尚的一生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

廟裡有個老和尚……”


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本煥長老,是當代中國佛教著名高僧、佛門泰斗和禪門尊宿,曾任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主席及名譽會長。長老以“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為畢生宏願,一生中行化南北,中興道場祖庭,廣弘禪法,普度眾生。


長老法名心虔,俗姓張,名志山。1907年9月21日出生於湖北省武漢新洲,7歲就讀私塾,深受孔孟思想文化的薰陶,善根深厚。


由於長老看到國家危難,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深感世事無常,便生髮菩提之心矢志出家。1930年於報恩寺禮傳聖法師座下披剃,同年於武昌寶通禪寺持松長老座下受具足戒,圓具後前往揚州高旻寺來果禪師座下學禪。為成就道業,長老七年不出山門,曾以頭懸樑、夜不倒單打生死七,勇猛精進一心參禪。

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1937年長老於保定起香,三步一拜朝禮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全程六百華里,歷時六個月,又經半年朝拜完五個臺頂。長老於碧山寺用剪刀剪破手指,用針刺破舌根,以血為墨,日書六百字,用時六個多月,共抄寫了《楞嚴經》、《地藏經》、《金剛經》、《文殊師利法王經》和《普賢行願品》等19卷血經,共計20餘萬字,大部分血經在亂世中散失,如今僅存一部《普賢行願品》。


1942年10月長老於五臺山西天寺閉關,三年時間,長老共閱四千多卷藏經,釋放了一千多堂焰口,超度在戰爭中喪身的中國抗日將士和百姓。1948年在南華寺接法於近代禪宗高僧虛雲長老,成為臨濟正宗第四十四代傳人。1958年蒙冤入獄,1973年出獄,前後二十多年,1982年得到平反,長老晚年每當提及此事,卻不曾有過怨言。


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長老出獄後雖然年屆高齡,但仍心懷蒼生疾苦,銘記“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誓願,在一百多歲的高齡,每天仍然堅持三點十分起床,日誦《普賢行願品》數十卷,不曾懈怠。每天接待上千人,結萬眾緣,不知厭倦,海內外僧俗弟子多達二百餘萬人。

長老一生主持恢復道場十多座,深圳弘法寺,廣州光孝寺,韶關大雄禪寺,丹霞別傳寺,湖北報恩禪寺,黃梅四祖寺,江西百丈寺,浠水斗方寺,隨州大慈恩寺,南雄蓮開淨寺等等。

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2012年4月2日凌晨零點36分,本煥長老示寂於深圳弘法寺,世壽106歲,戒臘84夏。

這一天,四眾同悲,海天垂淚,荼毗法會後,開窯分揀出靈骨舍利數萬顆,形狀大小不一,七彩紛呈,璀璨奪目,這是長老德行圓滿的又一明證!


本煥長老一生持戒清淨,嚴於律己慈悲待人,建寺安僧匡扶道風,誓願弘深,以身垂範作世人楷模,深受四眾弟子的尊崇和敬愛。

祈願長老悲愍眾生,倒駕慈航,乘願再來,廣度群迷!


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本煥老和尚囑咐:

《普賢行願品》是成佛的根本,普賢菩薩十大願是《普賢行願品》的核心,亦是成佛的根本。

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本煥長老法語

多修多得,少修少得,不修就沒得


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眼裡要有大眾的影子,耳裡要有大眾的聲音,心裡要有大眾的功德,身上要有大眾的恩惠。我們的智慧是修來的希望大家利益眾生,種金剛菩提種子。佛是智慧具足,福德具足,我們學佛是要增福開慧,所以我祝願大家培福報,長智慧,早日成佛。


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自己雖然是一個出家人,但首先是一個公民,國家的興衰,人民的疾苦,不管大小,都有一份責任


對於佛教的信仰來說,最重要的是

慈悲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一切眾生都離得苦!那就好了!所以,我們佛家,不是完全為自己,我們都是為人民。我們不但現在為人民,我們盡未來劫還要為利益人民、教育人民。如果我們不能這樣忙,那我們的福德不能具足,智慧也不能具足。我希望大家各位好好地要忙,多為社會忙,為國家忙,為人民忙。


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父母恩德難報,但一定要報。

一個人,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這對兒女是一個好的教育,兒女就會越孝敬父母。


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不苦修行,磨練自己,難忍能忍,怎能入道?自己不能入道,不發菩薩心,又怎能發願渡人?


你們年輕人妄想多,想了還要做,做了以後還要成!什麼都想要,怎麼可能放得下?各人有各人的因緣,各人有各人的福德因果。


現代人最難做到的就是專一。當今社會信息氾濫,選擇過多,不需要多專一就足以讓你的人生目不暇接。


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好好用功

古人講:一失人身,萬劫難逢。我們這個人身難得來。既是得了人身,你們就學。學是為了將來教育後代、培養後代,為了國家出力、為了給國家效勞。既是為了國家,也是為了人民。這個在世間上是一定要,不可少的。


我們成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利益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救度一切眾生,莊嚴自己將來成佛的國土。


好好發心,好好修,

多修多得,少修少得,

不修就沒得。


個人吃飯個人飽,

個人生死個人了。


人人需要點亮心燈!


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普賢菩薩行願品

本煥老和尚曰:

普賢菩薩行願品是成佛的根本


本煥老和尚將自己書寫的血經《普賢行願品》奉為日課,直至百歲高齡,仍堅持早晚必誦。無論是有病住在醫院,或在外出途中,都不忘記唸佛誦經。誦經習慣早已是八風不動、順逆不忘,令人敬仰。


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普賢菩薩行願品》,了不起。

為什麼講了不起呢?《普賢菩薩行願品》是成佛的根本,生西方極樂世界,最好的。

為什麼講最好呢?不是我講得好,是普賢菩薩的願力大,願力好。所以我講,我一直念《普賢菩薩行願品》,一個鐘頭念八遍,七分半鐘念一遍。我早晨念三個鐘頭,夜晚念一個鐘頭。一天念四個鐘頭。為什麼《普賢菩薩行願品》要多念呢?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我剛才講了是我們成佛的根本,我們生西方極樂世界最好的方法。


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我們眾生成佛的福德因緣,在眾生當中,沒有眾生,一切都不能成佛。這是《普賢菩薩行願品》講的。我們大家要去行,要去學,學了以後要行。怎麼行呢?要利益眾生,教化眾生,成就眾生,救度一切眾生。這就是我們行。我們要學好要行好,將來才能成佛。我們學不好,行不好,將來要想成佛是不可能的,就是要這樣。


這一世,長老用他的普賢行願帶我們走了一個世紀——他刺血寫經、燃臂孝母、建寺安僧、弘法利生……直到他105歲時,他還是堅持四點鐘起床,誦經誦到七點,七點吃早餐、散步,八點開始接待信眾……多不容易啊,這一生的行持!無數人被他感染,被他折服,通過與他的結緣,走上了回家的路!


百歲老人,一代宗師,佛門泰斗,已化作一祥雲,一蓮花,遠遠地在天空,

微笑地望著我們,等著我們回家!


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本煥長老圓寂紀念日(公曆4月2日)丨百年菩提,無盡緬懷!


“只要走,

總有到家的時候!”

願佛弟子、有緣人

都能把對長老的思念化為行動

好好修行

就是對本煥長老最好的悼念


當記無常

發菩提心,行普賢大願

精勤修行

以他老人家的行持為榜樣

不斷完善人格

未成佛道先做人

人成即佛成!


以此共勉,

並祈願本煥長老不捨眾生,

乘願再來!


讓我們一起深深緬懷

發大願、修梵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