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大智慧,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见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

出自出自宋代,林逋的《省心录》。即使现在读来依旧受益匪浅,道尽了生活的奥秘,与古人的智慧。

耳不闻,眼不视,口不言其中各有玄机。

耳不闻

年少时每逢假期,总是会有一道沟坎摆在我的眼前。从学校回到家里,总有那么一帮邻里邻居,亲朋好友比父母还关心我的成绩。真关心者少之,无非是想与自家孩子,较个高低。得个心里的安慰或气愤,何必呢。反到是苦了孩子。有时并非考的很差,只是没有比过别人,也难免皮肉之苦。考的好时,又会有别的孩子因此挨了打失了朋友,无奈至极啊。现在很多年轻人恐惧回家,想来也和儿时常被问成绩有异曲同工之妙。

目不见

盯着别人不如,过好自己。无数活生生的例子不知打疼了谁的脸,又有多少,少年英才活成了中年废柴。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相信上帝关了门必定会为此开一扇窗,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手有十指且各有长短,每一根都有自己的用处,拿笔,拿筷,点钞票,各有所用。人更是一样,你所见也绝非他人的全部,见人短时伸出大拇指给个鼓励,江湖路远来日方长。

口不言

贵人语迟,沉默是金,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谨言慎行。电视上,领袖们说话语速都会很慢,领袖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草民呢。往往一句善意的话可以拯救一个人,而一句恶意的话也会毁了一个人。

我小学时中途转校,导致成绩一落千丈也的确拖了班级的大腿。班主任对我说:我脑子有问题,且让我和一真正的精神病患者同学共处一桌做以分类,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竟然觉得她说对。好在后来换了班级我才得以慢慢恢复正常。

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见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看似是在帮助别人,给别人方便。但是真正受益之人却是自己,得大智慧,得大自在,得大满足。

古人的大智慧,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见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