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和红薯的区别是什么?

把红薯叫做地瓜,对于我这个地瓜的忠实粉来说,着实跟他们急过一把。

地瓜其实可以说是红薯的亲戚,也是长在地里的,挖出来的时候满身是泥,大小也和红薯差不多,大大的个头绝不会被误认成是土豆。但是地瓜的形状和红薯是绝对不一样,地瓜是纺锤体,上尖下圆,而不是红薯那样的长条形。地瓜的口感和红薯也完全不一样,它更像是一种水果,非常嫩,白色果肉,无籽无核,味道清甜,没有一点酸味,带一点泥土的香气,可以说是给人一种非常纯的感觉。地瓜的皮也不是用刀削的,而是用手撕的,就好像撕嫩树皮的感觉一样,当然地瓜的皮比树皮要薄多了,也很有韧性,撕下来以后就露出非常光滑的白肉,而且形状一点都不会改变。

地瓜和红薯的区别是什么?

前两天不知怎么心血来潮在百度百科上查了一下地瓜,发现解释是地瓜是红薯的别名,或者说地瓜就是正名,红薯是地瓜的别名,竟然真正的地瓜一点也没有提到。虽然说叫法不同各地有各地的习惯,但是既然红薯已经有它自己的名字了,再霸占一个原本就有其物的地瓜作为别名,怎么说也太不厚道了。

中国太大了,物种太多了,把人都搞晕了。还没法让物种起源演变的专家和民俗方言专家开会论述此事,所以总的来说爱叫什么叫什么吧,发现有卖不同品种买来吃吃自己区别去吧。我个人理解“薯”是我中华大地固有物种,偏于细长棍棒状,像擀面杖,像山药棍,当然不一定长那么直,也没那么长,所以红薯应该是这种形状,而皮带红晕,所以叫红薯,不是认为的“红瓤地瓜”叫红薯,烫手的山芋应该是这。红薯瓤色粉白,蒸煮熟吃,多数口感“干”甜,这就和“干瓤地瓜”的口感类似。我认为一般意义上百度搜到的地瓜,应该是明清还是近代引进的番薯,具体年代请专家解答,注意番薯的“番”字,外国的,这种番薯地瓜形状多近似枣核形、纺垂形、橄榄形,当然变异带弯的也很多。皮色棕粉红、肉色等等,瓤色有橘红的、有橘黄的、有淡黄的、有粉白的等等,近来又有紫薯(紫瓤地瓜),更让人联想到这是个洋玩意。见过吃过的都是“番薯”地瓜,生吃刚挖出来的,脆脆的,有点硬,微甜,不知道所谓的“红薯”能不能生吃。

所以我认为地瓜生吃口感好,红薯口感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