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菜燴酸菜,年底盛宴

小時候,每到臘月,總會有人殺年豬請客。養了八九個月的本地黑豬,膘肥體壯,肉質鮮美,比現在養豬場出欄的生豬要好的多。

隨著一聲悽慘的嚎叫,一股鮮血從豬脖子噴湧而出,一直噴到大盆中。一道東北大菜——燴酸菜即將閃亮登場。

說它是大菜,是因為,每戶人家一年只能到年底做一次,平時是可望而不可及。參與人員少則五六人,多則十幾人,人數眾多。食材需要一大鍋,是農村灶臺上的大鐵鍋,一鍋菜七八十人吃不完。

東北大菜燴酸菜,年底盛宴


這道大菜的主要原料是豬肉、東北酸菜、血腸。豬肉是剛剛殺的大肥豬的肉,以血脖(殺豬時捅脖子,脖子有淤血,故稱血脖)肉為主,外加一些腰條、五花肉等。先把肉放鍋中煮熟,再放酸菜、血腸一起小火慢燉,燉1個小時。此時,酸菜中融入肉味,肉中融入酸菜味,蘸點蒜醬,吃一口,滿嘴流油,唇齒留香。

燴酸菜中的肉以肥肉居多,我吃不了肥肉,只能吃酸菜。這道菜中的酸菜有了肥肉的滋養,變得特別好吃,吃上一口就上癮。好在是在親戚家,他們特意給我挑了一小碗瘦肉。瘦肉、肥肉要蘸蒜醬吃,酸菜也蘸蒜醬吃,這樣才越吃越香,越吃越愛吃,越吃越想吃。

東北大菜燴酸菜,年底盛宴


燴酸菜中的血腸是殺豬當天製作的。殺豬後接的豬血要馬上用棍子攪動,不停攪動,直到豬血涼了。豬血要兌水,兌水比例很講究,水兌多了,蒸熟後太稀;水兌少了,蒸熟後太老,不好吃。兌水之人一般都是經驗豐富者,一般人主人不放心。

兌好水的豬血一部分灌血腸,一部分放小盆中蒸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搜索,這裡就不過多介紹了。

東北大菜燴酸菜,年底盛宴


殺年豬請客的主食一般是苞米碴子,這條不成文的規矩從我記事起就存在,不知何時何人定下來的。

殺年豬請客那天,男人們負責殺豬及善後工作,婦女們負責煮苞米碴子、切東北酸菜、剝大蒜、搗蒜泥等工作。

席間,大家一邊吃菜,一邊喝酒聊天,其樂融融。

東北大菜燴酸菜,年底盛宴


這幾年長年在外務工,春節回一次家也住不了幾天,燴酸菜是吃不上了。家鄉的八零後、九零後、零零後絕大多數都像我一樣,常年在外,很難相見,漸漸的變得生疏了。很多小年輕我都不認識了,他們應當也不認識我。社會的不斷髮展、不斷變化,豐富了大家的就業渠道,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個性,發揮自己的才華,實現財富自由,獲得愛情,得到夢寐以求的生活。

東北大菜燴酸菜,年底盛宴


大家更自由,更分散,鄉情也變淡了,能聚在一起殺年豬,吃燴酸菜的日子變得遙遙無期。

最近幾年,東北飯店推出一款殺豬菜,其實就是燴酸菜,吃了一回,難吃的一塌糊塗,不如回家炒土豆絲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