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犯困夜晚清醒?老年人提高睡眠质量注意五点

你有多久没有睡个好觉了?人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但是越来越多的人白天工作压力大、不清醒,晚上睡不好、睡不着。因此,睡眠成为困扰许多人的问题。如何拥有良好的睡眠,可以从了解和掌握影响睡眠节律的因素入手。

白天犯困夜晚清醒?老年人提高睡眠质量注意五点

影响睡眠节律有两大因素

生物钟和睡眠压力是控制我们昼夜觉醒和睡眠规律的两大因素。其中,生物钟受光线的影响最大,会导致大脑分泌物质来调节清醒和睡眠的节律,作用最为明显的就是褪黑素。当夜晚来临,天色变暗,大脑内的褪黑素就会明显分泌,增加睡意。如果夜晚光线太强,褪黑素就会分泌减少,影响睡眠。所以,夜晚睡觉之前,要减少使用手机等有荧光屏的设备,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使用遮光性好的窗帘,舒适的床品。

生物钟还会受到饮食、运动的影响,所以应该在午后避免摄入含有咖啡因的食物,比如咖啡、茶、可乐、巧克力等,睡前避免吸烟、饮酒,晚餐不宜空腹,也不宜食用过油、难以消化的食物,规律地锻炼身体,都有助于生物节律的调节。同时,睡前应该避免剧烈运动,运动爱好者可以选择睡前两到三小时运动,以保护睡眠。

生物节律的另一个影响因素为睡眠压力,是指随着清醒的时间推移,大脑会不断增加对睡眠的需求。清醒的时间越长,对睡眠的需求就越大,到夜晚睡眠时就会睡得更快、更深、更沉,睡眠时间也会更长。所以,为了建立良好的睡眠节律,我们一旦醒来之后就不要再赖床,也不要过长时间睡午觉,即使头一晚没有睡好,也不要再补觉。

根据自身情况,参照影响因素,调整你的睡眠节律,可以帮助你轻松入睡,提升睡眠质量。

白天犯困夜晚清醒?老年人提高睡眠质量注意五点

老年人为啥睡眠质量差?

大部分老年人伴有睡眠障碍,睡眠时间明显减短,而且睡眠一直处于半睡半醒状态,入睡困难,白天没有任何精神。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患上了器质性的疾病

当老年人患上高血压、脑梗塞以及大脑动脉硬化等脑部疾病时,会减少大脑的血流量,引起脑功能以及代谢发生失调,从而导致失眠。另外,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颈椎病以及糖尿病等也会影响到睡眠,加重失眠症状。

2、生理老化

经研究发现,人们的衰老和睡眠质量数量也有很大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质量以及睡眠时间都会越来越短,老年人睡眠以及入睡维持就会相对困难,而且白天总是打盹,因为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神经元的脱失会让睡眠周期节律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睡眠调节功能下降。

3、能量消耗少

大部分老年人每天没有工作,也没有怎么运动,身体能量消耗少,并且经常有午睡,到了晚上身体不累会有睡眠质量差的情况。

4、不良的情绪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会出现悲观的情绪,因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这些不良的情绪会让他们晚上一直睡不着觉,也就是说老年人容易出现情绪上的失眠,作为家属要做好心理上的安慰工作,让他们保持愉快的生活,减少不良的心理。

白天犯困夜晚清醒?老年人提高睡眠质量注意五点

老年人改善睡眠做好五点

1、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

老年人的睡眠比较浅,容易被惊醒,而在醒来后却难以入睡,因此要保持睡眠环境的安静,而且光线要昏暗,有利于黑色素的分泌,让老年人在舒适的环境下一觉到天亮。另外,要控制好室内的温度,舒服的温度也能促进睡眠。

2、适当做运动

大部分老年人不怎么爱动,没有怎么运动,但其实老年人适当运动可以促进睡眠,而且还能舒缓身心,每天适当运动,通过散步、瑜伽、太极拳来消耗身体体能,这样在晚上睡觉时易感觉疲劳,就容易入睡。

3、晚饭吃七分饱

老年人晚饭不要吃太多,摄取七分饱,避免肠胃负担加重,因为老年人的肠胃蠕动比较慢,摄取过多食物会因为消化慢,导致在睡觉时还在不断消化工作,让睡眠受到影响。避免过多摄取提神食品,如浓茶、咖啡、红牛等,尽量远离这些饮品里面含有的物质,会提高大脑兴奋度,容易影响睡眠不易入睡。

4、午睡要控制好

由于老年人一天运动量少,睡眠时间较短,午觉时间过长会让身体精神在夜间难以入睡,因此要控制好午睡时间,不超过60分钟。

5、经常使用白桦茸

白桦茸属天然养生臻品,除了防癌抗癌、增强免疫力、预防三高外,还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据科普书籍《探秘白桦茸--来自西伯利亚的药用真菌》一书介绍,目前已发现的白桦茸中的有效化学活性成分已高达 215 种,主要报道的有多糖类、三萜类、甾类、多酚类、黄酮类化合物及木脂素等成分 ,其中大部分化合物已经成功从白桦茸中分离出单体并鉴定结构。

在白桦茸众多活性成分中,多酚类物质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氧化自由基。早晚各冲泡饮用一杯白桦茸精华,能滋补强壮,具有强心、益气、扩张冠状动脉和改善心肌微循环、降血压、降血脂作用,能有效地预防血栓形成,明显降低血液黏度。它也具有镇静、安神作用,能改善神经衰弱人群的睡眠。

白天犯困夜晚清醒?老年人提高睡眠质量注意五点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为人民网、家庭医生在线、北青网等媒体;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