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化療是把“雙刃劍”如何用好很重要

放化療是把“雙刃劍” 如何用好很重要!

專家簡介

高力英,甘肅省腫瘤醫院放射治療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甘肅省衛生廳領軍人才,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專業委員會第六青年委員,中國抗癌協會鼻咽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放射腫瘤專業委員會鼻咽癌學組委員,甘肅省腫瘤防治聯盟鼻咽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腫瘤防治聯盟甘肅聯盟甘肅放療醫聯體主任委員。在頭頸部腫瘤、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惡性淋巴瘤、兒童腫瘤的放射治療和綜合治療領域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在過去的10年裡,我國惡性腫瘤生存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這與腫瘤科學知識的逐漸普及,全民倡導科學良好的生活習慣,民眾防癌意識的提高,國家對於大病、疑難病診治能力的大力提升及癌症的早診篩查和癌症治療的水平提高有關。而放化療就是其中的治療手段。

相對來說,放化療的治療也是一把“雙刃劍”,給患者帶來希望的同時也會給身體帶來其他的不良反應。具體會帶來哪些不良反應,出現不良反應後該怎麼應對?甘肅省腫瘤醫院放射治療科主任、主任醫師高力英進行了專業解答,幫助癌症患者共同防治。

問:對於癌症病人,有哪些治療方法或者措施?

答:癌症通常是泛指各種惡性腫瘤,癌症的發生發展具有惡性細胞組織不受控制生長、侵略其他細胞組織的特徵。一般根據惡性腫瘤細胞擴散的程度將病期分為I、II、III、IV期,不同期別的癌症所選擇的治療方法也不同,最終治療效果差別很大,有很多早期癌症是可以治癒的疾病,所以癌症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非常重要。

癌症治療方法有多種,為了大幅度地提高治癒率,常常需要聯合各種治療方法進行綜合治療。目前臨床治療癌症常採用的方法有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療法、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內分泌治療、基因治療、中醫中藥治療、核素治療等方法,其中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療是最基本的治療手段。

腫瘤的放射治療在近20年來得到了飛速發展,高精準放射治療設備和技術臨床應用,質子、重離子射線裝置走入癌症的臨床實踐中,先進的臨床治療方法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治癒惡性腫瘤的目的已經部分可以實現。隨著醫學基礎的深入研究,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在多種惡性腫瘤的廣泛應用,使得既往一些難治性、晚期癌症有了可以使用的有效治療手段。一些更加有效、低毒的化療藥物、免疫治療藥物為癌症患者帶來了希望。

放化療會出現多種不良反應

問:放化療有哪些不良反應?應該如何處理?

答:1.胃腸、消化道不良反應表現為厭食、噁心、嘔吐。這類副反應的發生主要是因為放化療引起胃腸功能紊亂,目前通過預防用藥、治療用藥可以減輕副反應。

2.血液系統不良反應表現為外周血象下降,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化療藥物、放療射線對骨髓內各種造血細胞的分裂繁殖抑制,從而向周圍血中釋放的成熟細胞(包括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減少, 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這時需要皮下注射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進行升白治療,或者給予口服升白藥物治療。

3.發熱:化療、放療過程中引起發熱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是腫瘤組織在治療中壞死吸收,導致吸收熱;另一方面是由於血象下降、免疫功能減退合併病毒或細菌感染而引起發熱;有時聯合化療或其他免疫增強藥物等可使發熱加重。

4.放化療導致的皮膚、黏膜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口咽疼痛、口乾、腹瀉、黏膜出血,射線照射部位的皮膚出現色素沉著、瘙癢、脫皮。這類不良反應的發生除了與局部皮膚、黏膜的解剖結構有關外,還與使用的不同的化療藥物、劑量有關。放療中這類不良反應與射線照射總劑量、分次劑量、總療程時間、射線種類有關;其次與外界氣候條件及患者的自我保護等因素有關。這類不良反應目前可以通過預防性的使用皮膚、黏膜保護劑,調整治療方案和使用高精準的放療技術得以改善、減輕。

5.放化療導致的外周神經不良反應。如上肢、下肢出現麻木,手足綜合徵,均屬於外周神經毒性,口服維生素、保護神經類的藥物,可以得到一定的緩解。

6.脫髮:化療藥物、放療射線對頭髮毛囊的生長都會有影響,當毛囊的損傷修復不能滿足毛髮生長的需要時,會引起脫髮。化療導致的脫髮常常在化療1-2周後出現,表現為全頭頭髮逐漸自行脫落,而放療導致的脫髮常常發生在射線穿過的區域頭髮脫落,患者在治療前最好將長髮剪短,便於治療期對頭髮的護理。這類不良反應在停止放化療後一定時間內可以完全恢復。

問:放化療是把雙刃劍,哪些人不適宜做放化療?

答:放化療是治療癌症的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但放化療對患者的身體要求相對較高,必須符合一定條件才可以進行放化療,如何使用好放化療這把雙刃劍,揚長避短,是癌症患者,特別是腫瘤科醫生必須面對的問題。五類癌症病人不適合放化療:1.心、肝、腎的功能嚴重障礙者;2.年老體衰或惡病質者;3.骨髓功能不佳,白細胞在3×109/L以下,血小板在80×109/L(直接計數)以下者;4.有較嚴重的併發症和感染、發熱、出血傾向者;5.放療前存在受照射部位的皮膚黏膜非腫瘤性破潰者。

問:化療期間,很多病人出現各種症狀,如手腳麻木、口腔潰瘍、血小板降低等,該怎麼解決?

答:患者在化療期間出現手腳麻木常見於一些特定類型的化療藥物治療中,如鉑類(尤其是奧沙利鉑)、紫杉醇類、氟尿嘧啶類、長春鹼類等藥物,它會導致患者的手足麻木、怕冷怕熱或者對冷熱感知下降。這是因為與神經毒性有關化療藥物導致的藥物性周圍神經炎所致。患者的手足麻木症狀多為輕中度,多數在停藥後數月或數年可自行緩解。有些較為嚴重的可能需要醫療手段的介入。一般情況下,可給予患者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維生素B1、維生素B12、彌可保等,也可以給予含有天麻素、細辛等的中藥對化療所致外周神經毒性進行調理。除了藥物治療外,針灸、電療治療、熱敷等其它非藥物治療都能起到一定的療效。化療期間患者不能碰一切涼的物體,如水龍頭、門把手、鐵的床頭等,也儘量少食或不吃涼的食物。

由於化療藥物會對血液系統的造血細胞造成傷害,所以血小板的下降也是常見的化療的副作用之一。當血小板下降的不是很明顯時,可以採取食療的方法,多吃紅米、紅豆、紅花生等物質熬製的湯羹。當血小板下降比較嚴重,應及時給予口服升血小板的藥物,如氨肽素、升血小板膠囊等,也可以應用皮下注射白介素-11、促血小板生成素藥物。如果出血比較嚴重,應該給予輸注血小板,並且應用止血的藥物治療。

口腔潰瘍和口腔黏膜炎是頭頸部癌放化療中常出現的併發症和副反應。口腔黏膜炎的非藥物性治療十分重要,需要從營養、衛生習慣等多方面進行。醫護人員應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根據口腔pH值選擇合適的漱口液。鼓勵患者每日做張口、鼓腮、叩齒等鍛鍊,增加口腔黏膜皺襞與外界的氣體交換,破壞厭氧菌的生存環境,防止發生繼發感染。治療期間避免辛辣食物,以防止對口腔黏膜的刺激。積極的營養支持將增強口腔黏膜抵抗能力,促進黏膜炎的修復。大多數口腔黏膜炎在治療結束後能痊癒,因此症狀控制是關鍵,措施以局部對症治療為主,系統全身治療為輔。有條件的患者可使用細胞因子或黏膜保護劑,出現黏膜明顯感染時採用抗生素治療。

飲食也要“個體化”

問:放化療期間飲食應該注意什麼?建議怎麼吃?

答:不同年齡患者和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案時,飲食的要求也不相同,就像治療需要個體化一樣,滿足不同的癌症患者不同的飲食需要,也一樣是個體化的,特別是在治療中出現不良反應時,合理飲食需要在專業營養師指導下完成。

1.口乾、咽痛、口腔黏膜炎、食管炎發生時:可食清涼、無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堅硬、粗糙的食物。飯菜不宜太熱,肉要剁細,蔬菜或水果若無法嚥下可以榨成汁飲用。

2.噁心、嘔吐、厭食、腹瀉發生時:飲食宜清淡而少油膩,少食多餐,菜中可放少量薑汁以調味,儘量避免不新鮮的或氣味怪異的蛋白質食品。腹部放療有時還會出現腹脹、腹瀉。此時宜食用易消化、清淡、少油膩的食品,忌含纖維素多的食品及黏膩、寒涼食品。

3.尿頻、尿急、尿痛及血尿是化療藥物性、放射性膀胱炎症狀,常發生在膀胱癌、前列腺癌、子宮頸癌、直腸癌等盆腔腫瘤的放射治療期間,以及使用較高劑量的特定類型化療藥物(如環磷酰胺)所致。這時病人應多飲水,多排尿。此外,加服適量小蘇打,使尿液呈鹼性,或者使用一些解救藥物預防出血性膀胱炎的發生。

4.疲乏、骨髓抑制白細胞和血小板下降發生時:適當多食雞、鴨、魚、肉等,宜採用煮、燉、蒸等方法烹製。還可以選擇含鐵較多的食品,如動物的肝臟、蛋黃;菠菜、番茄、芹菜等蔬菜;水果可吃李子、菠蘿、葡萄、橙子等。

另外當病人出現進食困難、病情和治療消耗加重時,各種常規食物提供的營養素攝入難以滿足日常生理需要、治療需要,這時應該儘早採用專業營養師按照患者所需的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比例配置的腸內、腸外營養液來獲取營養素,進行營養治療。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歐陽海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