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身為明朝第一位太子,朱標本身到底有多厲害?

不是一條友


朱標出生於1355年,朱元璋的嫡長子。1368年,朱元璋稱帝,13歲的朱標被封太子,此後度過長達25年的儲君生涯。朱元璋一共有26個兒子,只有朱標全程見證了大明建立的全過程,最瞭解朱元璋,最得朱元璋的歡心。

大明建立之初,朱標就被當成接班人培養。當然能否接班,還要經過很多考驗。皇權傳承的依據有三:嫡、長、賢。

嫡,正宮皇后所生,內涵是在一夫多妻環境中平衡夫妻關係。

朱標出生於1355年,朱元璋的大兒子,當時的朱元璋正帶著一幫兄弟打天下。等朱元璋打下天下為王,有了偌大家業和一系列老婆孩子,朱標就變成大王的嫡長子。1368年,朱元璋稱帝,13歲的朱標被封太子,此後度過長達25年的儲君生涯。朱元璋一共有26個兒子,只有朱標全程見證了大明建立的全過程,最瞭解朱元璋,最得朱元璋的歡心。

換句話說,大明建立之初,朱標就被當成接班人培養。當然能否接班,還要經過很多考驗。按照傳統政治套路,皇權傳承的依據有三:嫡、長、賢。

嫡:正宮皇后所生。

長:按年齡最大。

賢:指才能和品德,參考標準:

首先是能不能把多數人團結起來控制場面,不亂。其次是能不能帶領大家實現一個目標,謀發展。第三,面對非常局面能不能拿出非常手段。

嫡長子朱標相對於後面二十多位弟弟們,在“賢”這條上優勢明顯。文的一面,他在治國理政方面表現出的才華遠勝其他兄弟,能讓那幫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功勳信服。其他兄弟沒有充分的機會表現,當然也無法讓功勳們信服。尤其是藍玉,除了朱元璋,也只有朱標能讓他服氣。

朱標為人比較寬厚,他弟弟犯錯,朱標會想盡辦法求情。這點讓朱元璋很滿意。首先帝王也是父親,也希望自己的兒子們能和平共處。朱元璋雖然殺伐果斷,但因其農民出身,很看重親情。朱標的為人讓朱元璋覺得把權力傳給他是一個靠譜的選擇。

另外朱元璋起家之時,很多戰略方式參考劉邦。按照漢朝套路,初期用鐵血手腕,殺人較多,接班人需要寬厚一些聚攏人心,從而建立一個強大的帝國。朱標的特色正好和漢文帝和漢景帝類似。從戰略角度考慮,朱標也是一個靠譜的接班人。

嫡、長、賢,三條佔全。因此朱標的太子地位從沒有受過威脅。正常情況下,朱標是朱元璋的天然接班人。然而朱標在1392年英年早逝,年僅39歲。

培養20多年的接班人就這樣突然沒了,而且還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六十多歲的朱元璋悲痛欲絕。朱標下葬後,朱元璋召見群臣時悲傷地說,“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於死,命也!”由於朱元璋對朱標感情深厚,他直接越過眾多的兒子們,立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允炆身上有朱標的影子,朱元璋認為朱允炆也會是一個和朱標類似的接班人。

也許朱允炆在性格上看起來很像朱標,但遠沒有像朱標那樣經過了充分的時間鍛鍊。為培養朱標,朱元璋清洗了以胡惟庸為代表的文官集團,並清洗武將集團。朱標和藍玉的關係,類似於漢武帝和衛青。藍玉其實就是朱元璋留給朱標的柱石,猶如李世民把李勣留給李治。但朱元璋認為,自己死後,藍玉只有朱標能駕馭。朱標死,藍玉斷無繼續活的可能。朱元璋為穩固朱允炆的地位而清洗武將,殺藍玉,殺傅友德,殺馮勝。

1398年,朱元璋死,年輕的朱允炆繼位,和齊泰、黃子澄等書生頭腦發熱,激進削藩。燕王朱棣造反,四年靖難,從北京打到南京,朱允炆不知所蹤。這是歷史上大一統朝代唯一一個王爺造反成功的案例。隨後朱棣把都城從南京遷往北京。

如果皇帝是朱標,那麼大概率就沒有朱棣靖難這檔子事。因為朱標當皇帝是眾望所歸,朱棣也沒有和朱標競爭的底氣。朱棣造反,很大原因是被朱允炆削藩逼得太急,不想坐以待斃。這是朱允炆政治不成熟的表現。

如果皇帝是朱標,即便削藩,也是徐徐圖之,不至於逼得太緊。如果皇帝是朱標,朱元璋不會殺藍玉等人,如此即便朱棣謀反,也會被收拾掉。

如果皇帝是朱標,朱棣大概率會在北平和蒙古人的作戰中成為一代名將。明朝的都城會一直在南京,這將對中國格局影響深遠。這個影響非常之大!


金兆鑫


儲君之位可以說是古往今來最危險的職位,據統計自漢朝算起大概有四百多位太子,其中能正常繼位的不到百分之十,其餘的都不乏因父子反目,父殺子、子殺父的,還有受到各個眼紅的兄弟妒忌而被擼下臺的。

明朝懿文皇太子朱標無疑是這百分之十中的冠軍,不止深得朱元璋信任,就連其儲君之位也是堅如磐石,整個大明朝從上而下無一人對朱標的繼位之路有過任何的阻攔,這實在是千古難見。建文大臣方孝孺稱其“盛德聞中夏,黎民望彼蒼”,未必就是溢美之詞。

為什麼朱標能違背千古以來險象環生的儲君規律上,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他的老爸朱元璋身上。


所謂三歲定八十,以馬上打天下的朱元璋,急需培養出一個能以文治天下的繼承人,而朱標就是完全按照朱元璋鋪排的路去走的

元朝至正十五年,朱元璋長子朱標出生於太平縣人陳迪家中,這一年正值濠州紅巾軍首領郭子興去世,朱元璋開始取代郭子興的一年,事業正式起步。也就是在這一年,長子朱標出生,事業開始發展,同時後繼有人的朱元璋十分高興,特意在其五歲的時候,選了當時的大儒宋濂教授朱標經學。

到了元至正二十年,朱元璋已經攻下了南京,和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人鼎足而立,在謀士劉伯溫、朱升的建議下,朱元璋在南京實行屯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並在盧龍山一戰大破勁敵陳友諒的水軍,太平、安慶、信州、袁州等地非敗即降,朱元璋逐漸成為東南數足之中最強大的一足,儼然有一統江南,改元換制的資本了。

  1. 宋濂自小就有神童之稱,強學博記,精通詩書禮儀春秋五經,這些都是儒家經典,是培養一個出色的守成之君的範本;
  2. 元至正二十七年,此時的朱標已經十二歲了,朱元璋更是親手選擇了有“浙東四先生”之稱的劉伯溫、宋濂、章溢、葉琛四人教導朱標,在這一年於南京建立吳政權,立朱標為吳王世子;
  3. 次年,朱元璋下令讓朱標以長子身份,回去鳳陽老家祭祖,臨行前耳提面命,要求朱標要“知鞍馬勤勞,知衣食艱難,知風俗美惡,以知吾創業不易”。

可見朱元璋對於朱標的培養,即不死記硬背,也不不學無術,而是文實結合,即學習儒家經典,知典故明事理,又親自上山下水以瞭解民情世俗,更重要的是:要讓朱標的形象在其統治根基中儘快建立起來,以便日後傳位。


為了建立朱標的朝野威望,朱元璋恢復元朝舊制,設立中書省,以朱標為中書令,李善長為左丞相、徐達為右丞相:

  1. 自隋唐建立三省六部制以來,尚書省以“國家樞機,百官之本”成為了三省之首,而金朝時期,罷免三省獨置尚書省,以尚書令為百官之首,成為實際上的丞相;
  2. 元承金制,依舊沿用尚書省制度,只是改了名字,稱為“中書省”,以中書令為最高長官,歷來以元朝皇太子兼任,統管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3. 為了避免皇太子權勢過大而影響到皇帝,所以元朝的太子兼中書令一般都是“首居重器,未嘗事事”,也就是有名無實,大權全部掌握在左右丞相手裡,而且制度也十分嚴格,終元一朝也不過四位皇太子有兼過中書令職位。

可是不同於元朝對皇太子的處處掣肘,朱元璋對朱標的中書令權力是傾囊相贈,更是由於看不慣元朝制度的提防,朱元璋讓大臣詹同根據歷代東宮制度,選擇了一大批勳將老臣、新進進士填充東宮,李善長、徐達、常遇春、馮宗異、湯和、耿炳文、劉伯溫、章溢等皆入東宮,教導太子之餘協助其處理政事,“若有事在外,必太子監國”。

可見朱元璋對於朱標的培育,是要一個寬厚仁德、禮賢下士的儒家仁君,以及治國有道,睿智通達的法家硬漢,同時還要品性端正、體察民情的千古聖君,是要有宋仁宗的“仁”兼漢武帝的“武”,毫不偏科才行的。

朱元璋以聖君標準來培育朱標,朱標也以聖君形象來回饋朱元璋

自從朱標被立為吳世子以來,到繼位明太子,他對授業恩師宋濂一直是禮待有加,完全不以太子身份自居,而是以一個求學問道的三好學生對待,稱宋濂不呼其名,而是尊稱為“師傅”,以胡惟庸案為例,宋濂之孫宋慎被捲入胡黨,七十二歲的宋濂因此受到牽連,差點被殺,多虧了朱標和馬皇后全力救援,才被朱元璋安置於茂州。

此外像弟弟秦王朱樉、晉王朱棡驕縱不法、肆意妄為,惹得朱元璋恨鐵不成鋼,同樣是朱標出面求情,這才免得父子之間相互猜忌,甚至於兵戎相見的情況發生,這比起之前的朝代,乃至於日後清朝的宗室之爭來說,朱標的仁德也算是千古少見的了。而且不止對於親兄弟,就連非親生母親的馬皇后以及朱元璋的義子們,朱標依舊把他們當成家人來對待,毫不厚此薄彼。

由於朱元璋在建國初期,多依賴義子們東征西討,所以有時會發生一些軍事部署上的矛盾,性格剛烈的朱元璋一口氣上來指著臉就罵,而這些義子們都自小長在馬皇后身邊,情同母子,兒子們被罵,作為母親的馬皇后自然不高興,朱標就入後宮慰解馬皇后,讓她不至於直接衝去找朱元璋理論,給父母之間的感情充當了一絲潤滑劑。到最後,有云南王之稱的沐英,在聽到義哥哥朱標去世之後,哭到吐血,不久後就去世了。

而且朱元璋要朱標體察民情,多多關注民間疾苦的事,朱標也沒有絲毫含糊、做作,在隨著朱元璋出外巡視時,經常將衣食物件分發給沿途百姓,深得百姓感恩,同樣是方孝孺,稱其“三朝兼庶政,仁孝感嬰孩”,甚至於日後朱允炆能得到朱元璋欣賞併成功繼位,究其原因就是他的孝義不亞其父朱標。以方孝孺被族滅也不願為朱棣作繼位詔書的硬氣,他對朱標的讚賞,就不可能會是假意誇大之詞。



當然,在燕王朱棣的口中,這位朝野公認的仁德哥哥,被說成了“柔弱”、“所為多失道”,也就是說朱標軟弱無能,毫無治國之才,可是事實確實如此嗎?

  1. 洪武七年,貴妃孫氏去世,朱元璋命令朱標領頭,率諸子穿孝服為其服喪,可是這完全不合禮法,朱標堅決拒絕其要求,氣得朱元璋拔刀相向,結果朱標還是沒有同意朱元璋的要求,朱元璋再氣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2. 洪武十年,朱元璋下令以後所有政事全由太子先處理批閱,然後再交到自己手上(令自今政事並啟太子處分,然後奏聞),自此朱標處理政事長達十四年,如果是一個毫無治國之才的朱標,能在朱元璋手裡活過十四天都算是奇事了;
  3. 洪武年間發生了胡惟庸案、李善長案、郭桓案和空印案,朱元璋大殺功臣,朱標求情,朱元璋為此拔了一滿是木刺的樹枝讓朱標拿著,朱標不拿,朱元璋訓斥說:“我殺功臣,就是為了幫你拔刺”,可這歪理依舊說服不了朱標,直言“上有堯舜之君,下有堯舜之民”,又氣得朱元璋拿著椅子就打。

朱元璋的性子有多狠就不用說了,像朱樉、朱棡這些諸王,被朱元璋說了有罪,連個屁都不敢放,只有一個認罪待誅的份兒,朱標雖然做太子久矣,但朱元璋要廢也是可以廢的,比如“燕王類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可見朱標完全不是像朱棣所說的那樣“柔弱”、“無能”,而是一個治國有道、外柔內剛、博學多才的仁君,這也完全符合朱元璋對其的培養方向。

朱標很好地按照父親所規劃的路線走,並在其中發展出自己的性格和能力,這一點是很得朱元璋喜歡的,畢竟朱元璋雖然尊崇漢高祖劉邦,也希望朱標能像漢惠帝劉盈一樣仁厚,但也不能完全和劉盈一樣,以免引起外戚、宗室干政的後果。


不過朱元璋並不怕朱標會反他,雖然朱標仁德友愛,可狠了一輩子的朱元璋也不敢把這萬一建立在彼此的信任上,他在政治上也做了不少壓制朱標的手段

自古君臣父子相疑是一個逃脫不了的怪圈,朱元璋雖然信任朱標,朱標也沒有造反之心,可時間一長難保有好事之人在兩者之間捕風捉影,令本來情感很深的父子反目成仇,最後你死我活了。漢朝時期的巫蠱之禍以及唐朝的承乾之亂,可謂是殷鑑不遠。

漢朝時期,武帝太子劉據同樣深得漢武帝的信任和疼愛,七歲就被立為太子,挑選了家世清白、民望甚重的石慶為太子太傅,負責作為劉據的啟蒙老師,之後還有嚴青翟、石德、趙周、周建德等,無一不是當代大儒。到了劉據長大後,漢武帝更是違背自己厭惡結黨的想法,讓劉據開設博望苑招攬賓客,逐漸形成了太子黨和帝黨兩個派系,最後釀成了無法挽回的巫蠱之禍。

到了唐朝,李世民長子李承乾出生於太極宮承乾殿,故得高祖李淵賜名李承乾,既有因地起名的古制,又包含了“承繼乾坤”之意,其寵愛信任無以復加,未來是不可限量的。而李承乾的老師,又都是李世民親自挑選的,陸德明、孔潁達等都是當世的儒學大師,孔潁達更是孔子的三十一世孫,到了李世民繼位後,又立李承乾為太子,並令其臨朝聽政,開始培養其執政治國的能力。

可惜啊,因為東宮幕僚的壓制,生性喜好自由的李承乾被活活逼反,和父親李世民的間隙、弟弟李泰的威脅、加上幕僚的攛掇,本來繼位之路一片光明的李承乾,在暗殺李泰失敗後起兵謀反,和漢王李元昌、大將侯君集謀害李世民,結果謀反被鎮壓了下去,李世民心痛之極,但還是把李承乾廢為庶人,流放黔州,另立懦弱的李治為太子。

有這麼多的前車之鑑,朱元璋不可不防啊:

  1. 朱元璋對於朱標的培養方向始終是重文輕武,因為他知道一旦涉及到了武事,朱標很容易會受好鬥的武將的引導做事,對日後的治理國事也是百害而無一利,軍隊這方面永遠都是把握在朱元璋手裡的;
  2. 洪武三年,朱元璋開始分配九邊諸王,分守九邊以御蒙古,可是這九人的作用不止對外,更是對內,如果朱標真的敢提前繼位的話,這九邊諸王就敢領兵南下,朱元璋所親手製定的《皇明祖訓》,即是壓制九邊諸王,也是讓他們可以入宮勤王的手段;
  3. 以朱元璋為朱標安排的東宮幕僚為例,為首的李善長、徐達號稱朱元璋的文武雙臂,他們即是百官之首,也是東宮之首,在他們的手裡,朱標怎麼樣都翻不了天的。

朱元璋所選擇的東宮幕僚,是教導朱標處理國事的人才,最重要的是,他們基本都是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兄弟手下,他們對朱元璋的忠誠度要遠遠大於對朱標的,而且不讓朱標另選幕僚,就是為了避免像劉據、李承乾這樣結黨營私、偏聽偏信的局面:

朕於東宮不別設府僚,而以卿等兼領者,蓋軍旅未息,朕若有事在外,必以太子監國。若設府僚,卿等在內,事當啟聞,太子或聽斷不明,與卿等意見不合,卿等必謂府僚導之,嫌隙日生。

朱元璋讓李善長教文,徐達教武,以“周公教成王克詰戎兵、召公教康王張皇六師”的前例,要朱標成為一個文武兼備的君王,以免以後一遇到兵事就手忙腳亂的,有點“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的感覺,可是對於軍隊這塊,朱元璋絲毫不放權,而是分散於九邊諸王身上,以壓制太子朱標。



總結:朱標之所以深得朱元璋信任,主要還是因為他是完全按照朱元璋所規劃的路線成長的

朱標雖無兵權在手但卻是文才武略俱全,又因為東宮幕僚基本都是朱元璋安排,朱標也無法結黨營私,可以說朱元璋已經把朱標身邊的引爆他的引子全部清光了,自然也很放心地將皇位傳給朱標了。

而朱標也沒有辜負朱元璋的寄託,他的所作所為完全符合朱元璋對繼位者的要求,也是一個少見的仁德之君,同樣也深受那些飽受朱元璋折磨的文士階級的厚望,朱標盡得天下文人之心,所以就算有幾個不長眼的臣子,要推動朱標謀反,也很容易引起正直文人們的口誅筆伐,做事也得三思而後行了。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 前言

大明王朝皇太子朱標的治國理念是以儒家的“仁義”思想為指導方針,他堅持治國不靠殺戮樹威。

朱標當了二十五年的皇太子,長期以來,生活在十分矛盾和壓抑的環境下,這種漫長的煎熬,終於耗盡了朱標的理念和生命。

(爹爹呀,你把功臣都殺幹浄了,叫兒臣即位後“情何以堪?”

生逢其時的大兒子一一朱標

朱標極其幸運,他出生於元至正十五年(1355),而這時的朱元璋正是“否極泰來”的時候,三年前的至正十二年,朱元璋放下粗糙的土紅齋碗,一跺腳離開飽受廚房師兄的冷眼臉色,一個後空翻飛躍出皇覺寺大門,這個吃不飽飯的二十二歲和尚一路上施展輕功,投奔濠州的紅巾軍頭領郭子興。

飛龍在天 利見大人

郭子興成了賞識青年和尚的貴人,朱元璋因為優秀,所以提撥。我上面關於朱元璋武功的稍微描述,並非吹棒,而是他在長達十五年的刀頭舔血的廝殺中,史載:“從旁翼衛,跳蕩無前,斬首捕生過當。”

他成為領導九個人的“九夫長”,郭子興決定將他列入自己的核心圈子,為了攏絡住青年和尙的心,把自己的義女,民間稱為“馬秀英”的,許配給朱元璋。

朱標出生時,朱元璋已經是義軍元帥,第二年打下集慶,擁有自己的水軍。到了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自立為吳王,1368年,大明王朝建立,朱標被立為懿文太子。

爹爹,“陛下誅夷過濫,恐傷天和”喲!

仁厚與殺戮

說實話《明史》對朱標的記載是籠統與含糊的,而且篇幅很少,即使如此,仍然可以看到他是在父皇精心呵護下的年輕儲君,他從小就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和教育,有了文化和優秀文人的指點,朱標對於治國的手段更傾向於“懷柔政策”,“仁”

為綱。

《明史》稱朱標“天性仁慈”,這就與乃父的濫殺成為鮮明對比。

當初期的大明王朝發生令人恐懼的洪武年間“四大案”而陷入血海腥風中時,他不止一次為那些罪犯求情,這種舉動出自“儲君”,朱標的風險是很大的,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原則,百折不撓。

(爹爹,治國真的需要“堯舜之君。”)

洪武十年(1377),朱標22歲,朱元璋下令,國家大事可以讓朱標處理。

身為太子,朱標對國家大事親歷親為,絕不假手他人,而且朱元璋讓大臣們與朱標接觸,聽大臣們議事,從而獲得治國的經驗,朱元璋的箴言只有四個字“仁、明、勤、斷。”

即使如此,朱標仍然對父皇的殘酷殺人手段予以反對。朱元璋在氣惱之極下明說:“我現在做的一切,都是為你以後執政掃清隱患,為你除去,這是你的福氣。”

朱標的“厲害”在於,父皇的話已經說絕了,朱標於情於理可以不聞不問,大不了以後自己上臺為這些人給個“御賜某某節婦”的牌匾,歷史就是這樣輕飄飄的逝去.....

朱標冷冷的回敬父皇:“上有堯舜之君,下有堯舜之民。”

父皇氣得摔碎了一個元青花大罐,朱標也又嚇又氣大病一場。

(兒子呵,父皇懂這些道理,你歷練太少,我百年以後,你就懂了。)

應該說朱氏父子的成長道路完全不一樣,朱元璋何嘗不願做一個“堯舜之君”,但是,四書五經畢竟是理論知識,從血雨腥風中走出來的朱元璋多疑殘忍,朱標又何嘗不知呢?

巨大的精神壓力,己近不惑之年的朱標不可能如題主所言是“文韜武略”,他在矛盾與惶惶不安中走完了自己三十七年的生命歷程。

結束語

朱標的過早去世,對於朱元璋的打擊實在太大,他對朱標的確是寄予厚望,但是,造化弄人,事與願違,為了避免皇位繼承人的爭奪,也為了彌補自己對長子的愧疚,他作出一個並不高明的決定,立嫡長孫朱允玟為皇長孫,今後繼承大統,歷史老人一聲長嘆:可惜了,朱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