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和AI拼“眼力”,北京天壇醫院發起動脈瘤診斷人機大戰

新京報快訊(記者 戴軒)今天(10月11日)上午,16名醫生參與了一場動脈瘤診斷的“人機大戰”,就疾病診斷與AI系統進行比拼。記者從主辦方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瞭解到,AI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多,動脈瘤診斷已是該中心研發的第五款輔助診斷系統。

近日,2020年中國卒中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暨天壇國際腦血管病會議拉開序幕。作為年會活動之一,今天上午,來自全國15家醫院的16位醫生分為“人”“人+AI”兩組,與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導研發的顱內動脈瘤AI輔助診斷系統進行了比試。經過兩輪比賽,“人+AI”組在動脈瘤診斷的準確率、時間、形態學參數測量等方面均獲勝。

“醫生的診斷結合AI的輔助,要比單純的、傳統的人工識別效果更好,這說明了AI技術在動脈瘤CTA(動脈血管成像)診斷領域的應用價值。”北京天壇醫院神經介入科主任李佑祥表示。

他介紹,顱內動脈瘤是一種嚴重的腦血管疾病,中國的一項橫斷面研究顯示,有7%的35歲-75歲的中國成年人患有動脈瘤。破裂導致的蛛網膜下腔出血預後較差,致死率約為35%-40%,且90%的患者在破裂出血之前沒有明顯的症狀和體徵,因此動脈瘤被稱之為埋在大腦裡的“不定時炸彈”。

由於動脈瘤的低破裂率和破裂後的高致殘、致死率,動脈瘤的檢出和檢測至關重要。然而,動脈瘤的診斷難度大、耗時長,受限於臨床醫師的個人經驗,在廣大的基層醫院,普遍存在醫生由於缺乏經驗,對動脈瘤的識別出現誤診、漏診及過度治療。

基於以上現狀,由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導,神經介入中心、神經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共同協作執行,開發了基於CTA的BioMind顱內動脈瘤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

北京天壇醫院放射科副主任劉亞歐介紹,AI輔助診斷系統有兩大應用場景。在大醫院,每天可能有近千例CTA檢查,大夫查看一個檢查,需要十多分鐘甚至半個小時,AI篩查則能在幾分鐘甚至幾秒內完成,提高效率;在基層醫院,當醫生無法確認時,AI可以提供幫助,“它可以達到天壇醫院副主任醫師的水平”。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

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告訴記者,該院從2017年建立人工智能中心,包括動脈瘤輔助診斷的AI系統在內,已經研發了5個輔助決策、診斷系統,其中一個系統已經過國家藥監局的批准,可作為醫療器械在市場上推廣。

“AI在神經科的應用,一是幫助臨床醫生輔助診斷,在基層,它能起到推動醫療均質化的作用;二是參與臨床治療,比如介入機器人、放療等,AI高效、快速、準確、不會疲倦,這是它的優勢,在一些需要長時間工作的情況下,AI能發揮更大作用。此外,在新藥研發、靶點發現中,AI也具有很大的潛力。”王擁軍說。

新京報記者 戴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