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債融資開足馬力 券商切入“吸金”模式

3月創出月度發行量新高,4月券商短期融資券發行規模又可能超800億元。截至目前,年內券商短融發行額(含已披露發行計劃但未發行短融)已超3000億元,而史上年度最高發行量也不足4500億元。此外,今年券商再融資計劃密集落地,超千億元規模蓄勢待發;還有多家券商排隊等待IPO。

4月券商短融料超800億元

據Wind統計,截至20日,4月以來,已有18家券商完成601億元的短融發行繳款,若計入未完成發行繳款的180億元證券公司短期融資券,4月券商短融發行額將達781億元。考慮到下旬可能還有券商發行短融,4月券商短融發行量超800億元是大概率事件。從月度發行規模看,4月券商短融發行量或僅次於3月的938億元。

今年以來,券商密集發行短融。1月發行量環比陡增31%至660億元,2月繼續攀升,月度發行量史無前例地突破700億元。3月更是“大踏步”,發行量直接越級衝破900億元,迭創月度新高。

與此同時,證券公司債也有所增長。1月發行量環比回升數倍至342億元,2月環比增超200億元,3月近乎翻番,發行規模達1005億元。目前來看,證券公司債4月回落幅度較大,截至20日,發行規模僅300億元。

由此來看,今年以來的券商債券融資主要依賴於短期融資券。一位券商人士表示,去年監管部門提高頭部券商的短融餘額,以促使券商發揮流動性中介的作用,對券商融資有所鬆綁。而且,當前資金利率較低,券商也需要補充流動性以抓緊開展業務。

熱衷股權融資

不僅發債“吸金”,券商還熱衷於利用股權融資“補血”。Wind數據顯示,截至20日,已有6家A股上市券商利用IPO、增發、配股以及可轉債進行融資,規模達331億元。而去年A股上市券商股權融資規模不足60億元。

目前,規模最大的當屬中信證券1月進行的增發,融資規模達134.6億元。中銀國際證券是今年首家完成IPO的券商,融資規模為15.2億元。華安證券成為近年來為數不多的利用可轉債融資的券商,發行規模為28億元。東吳證券、天風證券、國海證券均利用配股方式募資,融資規模分別為59.9億元、53.5億元、39.9億元。

截至20日,尚有14家券商、共計超千億元再融資蓄勢待發。其中,海通證券、國信證券、中信建投三家券商分別擬定增募資200億元、150億元、130億元,8家券商合計擬定增近800億元。財通證券、華林證券分別擬發行38億元、20億元可轉債,目前已獲股東大會通過。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家券商配股計劃獲證監會核准,包括山西證券、招商證券、國元證券。此外,3月29日,紅塔證券發佈了配股預案。上述四家券商合計擬募資超300億元。

此外,還有券商在排隊等待IPO。中泰證券IPO申請已獲核准,萬聯證券已收到證監會的首次反饋意見,財達證券、國聯證券也在隊列當中。

股債雙管齊下,券商為何這麼“愛錢”?從上述券商披露的募集資金用途可以看到,資本中介業務、自營投資業、信息建設等都是重要投向。這顯示出當前券商的發展方向:向資本中介轉型,向金融科技轉型。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